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洱是普洱茶发洋地之一.种植普洱茶有上干年的历史。从商周“始贡方物”至近代,普洱茶一直是饮料中的佳品。但由于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量低,品质提不高,普洱茶没有发挥出优势,形不成拳头产品,群众处于贫困状态。近几年来,茶叶公司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帮助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发展茶叶,脱贫致富。建立规模较大的茶叶基础普洱茶叶公司自1985年以来,在县人民政府划定的5万亩国有荒地上,大力发展商品茶叶基地,先后在普洱县动先、德安、同心、凤阳等乡镇,规划开发建立了板山、竹山、大黑山。会莲、白草地五个具…  相似文献   

2.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六十六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今天勐海茶厂已经步入了规模发展时期,拥有占地380亩的普洱茶综合加工厂,遍布各乡镇的茶叶收购组和茶叶初制所,以及重要原料保证的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绿色生态茶叶种植基地。大益普洱茶作为普洱茶顶尖产品,其大益七子饼茶(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562等)、勐海沱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一心只为做好茶,大益茶人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将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茶经典。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的历史,开始于明代 今日民族:请您给我们定义一下普洱茶,这个是外界比较模糊的概念.在茶叶的分类体系中,它属于什么类型? 吴疆:在六大茶类里面,普洱茶划归为黑茶类.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云南大叶种,晒青,加上后发酵,以这三个指标为准.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7,(4):14-19
普洱历史源远流长,是镶嵌在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设立普洱府270多年来,普洱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自1949年设立思普区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以来,普洱又走过了58年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5.
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饮茶,这些人群中至少有一半人知道世界名茶普洱茶,普洱茶的家乡就在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资源的中心,拥有世界三大茶树王和万亩野生古茶林以及闻名世界的普洱茶,有1300万人靠茶吃饭。无论从弘扬民族文化还是发展云南特色经济的角度看,时代都在召唤云南茶产业的“二次创业”。 云南茶叶品牌铸造和文化提升的龙头在哪里?专家提出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三地州的21个县市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遗产。 事实上,申报无论成功与否,对云南茶叶的品牌构筑和借助文化创新的深层产业整合都将产生重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10年间一个普洱茶饼的价格就翻了几十倍!据说如今全国有千万人在狂炒普洱茶,男女老少都要挤上这条船,只为暴利!一个老茶商说,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做了10年左右的商户,90%以上是百万富翁,一半左右是千万富翁!这也难怪,10年间一个普洱茶饼的价格就翻了几十倍!  相似文献   

7.
张幄 《创造》2007,(4):60-61
说他是茶人,因为在云南省第二届普洱茶交易会的一间参展门面里采访他;说他是公务员,因为他在普洱市委办公室上班;而他的身份却没有因此而变得复杂.他说:"我是普洱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以往经常参加一些接待或者出差,客人知道我们这里出产普洱茶,难免会拉一些关于普洱茶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正>吴疆:作家,茶文化学者。著有《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等著作。其2008年出版的《普洱茶营销》一书,被称为业界第一奇书,也是被盗版最多的专业性书籍之一。普洱茶的历史,开始于明代今日民族:请您给我们定义一下普洱茶,这个是外界比较模糊的概念。在茶叶的分类体系中,它属于什么类型?吴疆:在六大茶类里面,普洱茶划归为黑茶类。准确的定义应该  相似文献   

9.
云农(市)字〔2005〕34号各州、市农业局、文化局:为弘扬云南普洱茶文化,规范茶叶市场,推进云南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云南省农业厅与云南省文化厅决定联合举办“云南省普洱茶文化精品店”评选、认定活动,在全省认定一批云南普洱茶文化精品店。为切实做好云南省普洱茶文化精品店  相似文献   

10.
<正>春节长假期间,台湾各地纷纷举办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来自云南的普洱茶香、民族歌舞,来自河北的舞狮、年画,以及福建的杂技等,给岛内的春节带来浓浓的年味。自大年初一开始,"诸事吉祥·云茶联谊"茶文化交流活动在高雄佛光山与台湾民众见面。每天3场的普洱茶品鉴会座无虚席,活动持续到2月13日。据了解,每场品鉴茶会在沐手礼宾、静心调息、普洱茶品鉴等内容中,还穿插了茶道美学表演、普洱茶主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丽芳 《创造》2003,(5):28-29
对世界来说,普洱茶是世界上有相当影响的名茶;对中国来说,它是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茶之一;对云南来说,普洱茶是我省历史上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首屈一指的名牌。还有前些年有关专家对普洱茶累积的无形资产作过评估:认定普洱茶是一个有着300多亿无形资产的品牌。实际的情形是,普洱茶还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资源优势,而没有形成经济优势。基于此,笔者以为,普洱茶发展到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贺薇  苏莉  杨志坚 《今日民族》2005,(5):F003-F003
2005年4月28日,“啪!”,一声脆响,随着云南省人大副主任梁公卿手中的长鞭一甩,并宣布“‘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进京马帮启程!”,一支由120匹骡马组成的大马帮,驮载着云南的普洱茶,走向北京!这次活动将是震撼全国茶界的一次活动,是云南打造“普洱茶”文化和历史品牌的一次大行动。三百多年前,云南普洱茶经五个多月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自然发酵”,进贡京城,其色味“享誉京华”。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最稀世难得的神奇物产,和最坚韧不拔的马帮精神,成就了普洱茶动人的魅力。三百多年后,云南普洱茶将再次历时五个多月…  相似文献   

13.
杨红文 《今日民族》2008,(2):65-66,F0003
不知什么时候起,昆明街头的茶叶铺悄然多了起来,城南城北还建起了几个茶叶批发市场。走进去,各式各样的普洱茶占据了店铺的十之八九。一时间,喝普洱茶成了一种时尚,藏普洱茶好像充满了无限商机。我对茶只是停留在喝的程度上,还没有上升到品、赏、藏的地步,却也跟风而动,与朋友跑到了普洱市镇沅县去看大茶树。  相似文献   

14.
生活新知     
《创造》2015,(Z1):66-67
<正>饭后不宜马上喝普洱茶一些人吃完油腻的食物届,喜欢马上喝普洱茶,以解腻消食。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健康的,原因在于,普洱茶中含有单宁酸。饭后立即喝普洱茶,胃中没有消化的蛋白质会与单宁酸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继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普洱茶还会妨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导致人体对铁的吸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有幸到普洱市宁洱县的汤谟老人家对普洱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考察,还接触到了完全不同于普通普洱茶饼的茶饮方式——茶膏。应我们的要求,汤谟老人答应为我们在他家里现场制作闻名已久的普洱茶膏,由他的妻子和孙子担纲制作,他从旁指导。制作茶膏从早上7:50开始,一直到傍晚17点多才结束,整个制作过程持续了近十个小时,并且需要时刻有人在机器旁察看茶膏制作情况,因此制作一次茶膏非常辛苦也极耗心力。  相似文献   

16.
欧阳林夕 《创造》2006,(7):56-59
前不久有朋友问,何谓茶?我众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问者自答曰:南方有嘉木。其并没有给出最完整的“答案”。茶界知“南方有嘉木”者,应该必知“天下重普洱”。而这“普洱”既是地,亦是茶,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扬名天下。  相似文献   

17.
品味普洱茶     
云亦 《今日民族》2006,(2):48-48
我们想用目光穿透历史,很难很难!用舌尖来体味历史,我们可以!一饼茶,托在手上,轻轻的,我们甚至可以忽略这微不足道的重量。在岁月的熏染之下,所有的浮华都随风而去,与岁月之波一同沉入时间的洋底。开一泡普洱茶,就像打开了历史的窗户,我们冲饮的不是那一芽芽的茶叶,而是一叶一叶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生动。一饮一啜,我们用味蕾在和历史对话。沧桑,深沉的历史,随着温软的水一起流进血液,融入灵魂。有人说:喝普洱能喝出沧桑,我喝普洱,喝出的是感恩。感谢采茶人的辛勤,感谢岁月的厚爱,感谢上苍的恩赐,感谢这泡茶的水,感谢这盛茶的杯子,感谢这时光…  相似文献   

18.
易水 《创造》2012,(1):76-77
这是一组令人叹服的数据:浙商在普洱市的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社会公益事业捐资600余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2000多人……炫目的数字背后,是普洱浙商充沛的活力和强劲的实力,是普洱浙商的优秀品质和创业精神,是普洱市浙江商会成立6年来以责任铸就品牌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9,(3):31-33
赣府厅发〔2008〕81号2008年12月31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全面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陈眉江 《创造》2007,(4):54-57
说起宁洱,可能很多人还很陌生,但这个刚刚改名的县城,却是以前滇西南有名的历史重镇。普洱县——也就是更名前的宁洱县,是普洱茶的中心原产地、得名地、加工地、集散地。普洱之名,最早源自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明政府将此地命名“普耳”。到了万历年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将此地称为“普洱”。清雍正七年,设普洱府,从此普洱正式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