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北京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村干部占多数,贪污受贿案件多,窝案、串案多,涉案金额虽不大,但社会危害性大.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主观上对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重视不够,客观上预防犯罪的相关制度过于粗疏,因此,应从推进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惩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红梅  刘荣 《法制与社会》2010,(34):290-291
职务犯罪案件中,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有其自身的案件特点与发案原因,通过案件办理研究其规律,特点,将对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实践工作的一种思考与总结,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拟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对职务犯罪案件研究以及侦查实务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陈奕 《法制与社会》2012,(33):212+214
现阶段法律界对于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主体问题观点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造成司法机关的认识不一,管辖权的判断不一,这直接影响到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的查处。新形势下,存在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农村党支部及其成员、村民小组和下属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大学生村官等基层组织,确立这些组织中的干部范围对于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基层社会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比较严重,查处困难,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期,我们对浙江省某市两级检察院2008年至2011年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黎德才 《法制与社会》2012,(25):223-22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显著增加.本文从近几年来查办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分析入手,探讨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监督与预防.  相似文献   

6.
苏磊 《法制与社会》2010,(33):239-239,242
涉农案件对稳定农村基层组织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近几年发生的涉农案件相关数据就涉农职务案件的预防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杨奕萍  刘钰 《法制与社会》2014,(10):216-21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进,征地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也日渐突出、犯罪频发,不少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巨大,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此种现象,通过对征地拆迁领域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分析研究,提出通过专人预防、技术预防、制度预防等途径预防征地拆迁领域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农村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为打击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通过了对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司法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主体身份的认定问题进一步做了规定,为检察机关查处此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解释》的颁布并未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相反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和立法解释的不明晰,使得检察机关在查处此类案件时常常陷入司法适用的困境。对此,本文结合现有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贪污贿赂、侵占挪用犯罪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陈成 《政法学刊》2014,(1):81-88
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情况日趋严重,打击与防范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已迫在眉睫。要准确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首先应当在法律层面上准确界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主体范围及其职务活动范围。在准确界定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状况的实证研究,发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以此进一步分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侦查对策,以形成打击和防范此类犯罪的高压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有效遏制和预防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近十年笔者所在检察院反贪局查办的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犯罪特点,揭示其犯罪原因,思考源头治理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贿赂职务犯罪中,“村干部经济犯罪”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此类犯罪也是影响农村基层稳定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统计,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203件。其中农村职务犯罪案件线索84件,占受理案件线索总数的42%。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51件56人,其中村干部职务犯罪21件25人,占立案总数的41%。尤其在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容易出现大量的举报线索。这些案件线索多以署名并联名的形式出现 ,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征用,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违法犯罪特点、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村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国涛 《法制与社会》2010,(35):294-294
农村基层干部物欲型职务犯罪案件,是指农村基层干部在强烈物质欲望驱使下,为谋取金钱、贵重物品等财物利益而所实施的职务犯罪行为,这些行为恶化了干群关系,加剧了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直接侵害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掌握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对预防和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窝案、串案频发,不仅侵害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的利益,还影响到了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高发暴露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管理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拟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所暴露出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我国各级组织中最基层的干部,是直接面向群众、面对基层工作的"村官"。他们手中掌握着一些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权力,行使着村基层组织的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决定权和支配权。权力虽然有限,但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村干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日趋严重.违法犯罪案件频发。令人深思。我们通过调查宜都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2,(16):258-259
近年来,随着花都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及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大量流向农村,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涉农资金的管理和支配权力不断扩大,而相应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涉农职务犯罪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2011年以来,花都区检察院共立案查处涉农职务犯罪10件10人,约占我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50%,亟待加大惩处和预防力度.本案拟从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为出发点,分析该类犯罪高发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打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经济违法犯罪情况日显突出,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减少职务犯罪,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明了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农村基层的党务、村务和经济事务等均由村党支部、村民 委、经济合作社等组织承担,有时任职交叉,分工界限不明确,故在 处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时,应将三种组织(党支部、村 民委、合作社)与三种职务(公务、自治事务、经营事务)排列组合后, 决定当事人的行为应当适用哪一法律认定行为性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形成是社会系统非良性运行的结果。当前农村处于特殊转型时期,村民集体效能低下、社会控制弱化形成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不良客观环境,而要预防和减少犯罪,需要改善和加强社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