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被领导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权力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即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指领导者担任一定的职务,同时具有与职务相应的法定职权而产生的一种支配力量;自然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由个人素质和具体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巨大影响力量.领导活动的具体实践已经证明,领导职能的发挥和领导作用的大小,同领导者的影响力关系甚为密切.凡个人影响力强的领导者,其领导职能的实现程度就高,其领导作用的发挥效果就好.这一基本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领导者均应具有权力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领导效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领导权威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行为的能力。在领导活动中,无论哪一层级或哪个部门的领导者,要有效地行使领导职能,实现领导目标,都应该拥有权威。因此说,领导权威是领导者带领被领导者高效益地实现领导目标的关键。 权威的形成首先是依赖于权力。社会组织给予领导者一定的权力,使领导者有权调遣和任用下属成员,有权给他们以奖赏或施以惩罚,从而  相似文献   

3.
简论“非权力影响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权力影响力也叫自然性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以非权力因素的个人特征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的能力.本文具体分析了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因素,指出了增强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怎样提高威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领导者,要想提高威信,充分发挥领导效能,一定要注重并发挥好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领导者不仅要靠权力性影响力,更要靠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凝聚人心,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是实施权力性影响力的润滑剂。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与“领导”本质属性、特征、职能、“被领导者”的人性特征以及信息的逐步对称有关。为有效提升领导者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一要以“德”为首,树立“官德”;二要博学多识,优化“T”字形知识结构;三要以“能”为本,全面提升领导者综合能力;四要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有情”管理。  相似文献   

6.
一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领导威信是靠领导者自身的品德修养、知识才能、阅历情操等非权力影响力凝聚而成的一种精神感召力,与依靠组织或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等带强制性影响力所获得的被动服从  相似文献   

7.
顾振楠 《理论前沿》2001,(19):25-26
领导者的权威来自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非权力因素与职权没有必然联系 ,但却是领导者正确行使职权的基础。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应把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领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交往和领导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一个群体或组织的领导者要实现有效的领导,首要的是要具备对下属的足够影响力。权力是领导影响力的基础。但仅有权力是不够的,领导影响力还受领导者的品德、  相似文献   

9.
张长生 《理论前沿》2006,(13):47-47
做好一个单位的工作,关键在领导班子,而领导班子的关键是团结。团结需要合作,合作有利于团结。作为正职领导,在工作中树立并体现自己的威信,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但正职领导的和诚处世的能力却是使单位或行业得到和谐发展的基础。因此,正职领导要善于运用威信的力量,使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同时要善于体现“和”的力量,使大家主动、自愿地去落实工作。1.要善于运用自然影响力来体现威信威信并不是让人惧怕,而是让人自觉地信服,权力的使用往往是最后的一个选择,因此要尽量少用权力的影响力。为此:一要注重自然影响力的培养。领导者特…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领导工作是人类永恒的、特殊的、重要的实践活动 ,领导者应正确运用权力或权威 ,重视非领导权力的运用和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领导者科学文化水平与品德修养 ,做一个学习型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2.
以能令众以德化众--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领导效能的提高,而非权力影响力起着更重要更关键的作用.以能令众是领导活动的核心和灵魂.领导者以能令众的"能",植根于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规律和领导方法与艺术的把握.以德化众是强化领导效能的不竭动力.领导者的"德",对下属的影响是基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层面的,其所引起的变化是下属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素质的根本提高和灵魂的净化.这种变化对于领导者领导活动效能的提高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非权力影响力在领导活动中至关重要,本文就领导者如何获得非权力影响力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领导力是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领导力的实现要有制度权力作保障,但单靠制度权力不能很好地实现,还必须依靠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后者是非制度权力下的领导力。制约非制度权力下的领导力的因素有领导者的综合素质、领导者的行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等。通过提高领导者的综合素质,进行领导力训练,建立和谐的领导集体等措施可以提升非制度权力下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5.
一个成功和称职的领导者关键在于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领导者要十分重视自己的影响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权力影响力也称刚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和权力构成的,其构成因素有三:(1)传统观念。传统观念认为领导者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有权,这种传统观念逐步成为某种表现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领导沟通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基于一定的目的,通过语言、文字、图像、行为等方式进行思想、观点、情感、信息的交流,以期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活动。领导协调是指:领导者为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或个体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一系列促进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组织成员的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关系和谐。沟通和协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7.
领导非权力影响力即领导者的素质、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比权力影响力所产生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更好更大。本文对非权力影响力的具体要素:能力影响力、品格影响力、决策影响力、情感影响力、气度影响力、威望影响力进行了逐一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的威信如何 ,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工作绩效 ,也影响着领导者所在的组织 ,因此 ,领导者威信的话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本文认为树立领导者的威信 ,应从其影响因素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权力冲突多发生于上、下级以及同级之间。领导者权力冲突是指领导在履行职务和运用权力过程中,领导者个体变异人民委托权力或不能按职责要求、超出职位范围行使权力,以及由此造成下属公开地或隐蔽地抵制权力行为以及不服从领导支配现象,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消极的领导意识和行为。如不能预防和调试,就会给工作造成  相似文献   

20.
领导是领导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影响率领被领导者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的过程。领导者一般处于某个组织、群体、单位的核心、枢纽地位,掌握并支配该组织、群体、单位的各种关系和资源,是实现领导过程的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决策者、主导者,对于领导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李瑞环同志曾指出:“领导者应当成为人才工程的工程师”。这是对领导者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工作的高度赞扬,也是对领导者的殷切希望。所谓人才工程是指:人才发展的诸环节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工程。1.从宏观来讲,人类发展是一代接一代连绵不断地进行,人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