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镜篇     
《湘潮》1987,(4)
“活到老,学到老”,是毛泽东常常称道并躬行不移的一条准则。毛泽东认真看书学习是有名的。到了晚年,他身体衰老了,视力减退了,但读书学习追求知识的精神丝毫未减。1975年后,他还重读了“二十四史”和鲁迅的一些杂文,还看过《考古学报》、《历史研究》等杂志,并且提出给他印大字本《化石》杂志和《动物学杂志》。到1976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八年九月,鲁迅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杂文——《随感录》二十五。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对他的杂文的反响和评论。一九一九年五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五号上发表了《随感录》一文,指出“唐俟先生是能做内涵的文章的”,“实在是《新青年》里一位健者”。唐俟,是鲁迅初期写杂文时用的笔名。从这以后,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3.
孟超创作昆曲《李慧娘》 昆曲《李慧娘》是作家盂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著《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孟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开始活跃于中国文坛。曾与蒋光慈、阿英等人一起创建文学团体“太阳社”.后来“左联”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翁泽生(1903-1939),祖籍福建省厦门同安,出生于台北。台湾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工会联合会宣传干部、台湾共产党驻上海联络员、共产国际远东局联络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党团秘书长和中共中央巡视员等职务。1914年9月,翁泽生进入家乡的太平公学读小学,因不满日本推行的“奴化教育”,于1920年7月到厦门同安陈嘉庚办的集美中学读书。来到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翁泽生,如饥似渴地吮吸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的养份。在这里,他聆听过孙中山、鲁迅、蔡元培、马寅初、林语堂等的讲座,了解了“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的奋起抗争,接触到了《新青年》、《向导》、《先驱》等进步刊物,翁泽生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激烈碰撞。深受进步思想沐浴的翁泽生,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成了革命的初生牛犊。1924年6月,翁泽生考入了厦门大学。学习之余,  相似文献   

5.
从1951年到1981年的30年里,我国邮电部先后发行了五套纪念鲁迅先生的邮票,显示了这位文化伟人独一无二的地位。方寸中的鲁迅大都神情严肃,惟有在纪念鲁迅百年诞辰的“J.112”的第二枚“晚年时期的鲁迅”才有了笑容。的确,永不休战的鲁迅难得一笑,于是鲁迅微笑的照片越发难得越发珍贵了。在历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这套《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资料里只有设计人张克让的名字。我曾于1995年在《人民摄影报》、1997年在《集邮》杂志上两度在文中提及“微笑的鲁迅”本是一幅历史照片,按例应该标出原摄影人的名字。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6.
年1月 18 日《南方周末》“阅读”版“是非”专栏发表了王蒙的《大师小议》,文章煞尾的一段说:“是匍匐地、神谕地仰望大师、大奖等等好,还是民主地、人间性地平视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大奖”云云不过是行文的陪衬,“大师”则以鲁迅为例,其实全文都是在说鲁迅,论证不应神化鲁迅。作者是否在进一步申说他几年前提出的那段名言(幸亏中国只有一个鲁迅,要是出50个鲁迅,非闹政治地震不可)且不必管它;他,王朔以及高举“断裂”大旗的文坛新锐们所深恶痛绝的“神化”鲁迅问题,似乎不能不讨论一下:真有此事?鲁迅果真被神化…  相似文献   

7.
一个仲夏的周末,笔者在北京东城区校尉胡同中央美术学院宿舍,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素描《周总理像》作者伍必端。 伍必端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15岁时就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木刻作品《血的仇恨》,曾引起哄动。他还创作过《列宁与中国志愿战士》、《鲁迅先生像》等版画精品,获得过中国版画艺术最高奖——鲁迅奖。几十年来,多次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举办过画展。 76岁高龄的伍老声情并茂地向笔者  相似文献   

8.
形象的苦恼     
屈戎 《党史文汇》2007,(6):55-56
中国人一向特别在乎外国人对本国的印象,于是也就特别关注自己(国家)的形象。说来话长,早在五四运动以后,好像中国人就发生了一种新脾气。是:“倘有外国的名人新到,就喜欢打听他对于中国的印象”(鲁迅《准风月谈·打听印象》,《鲁迅全集》第5卷30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相似文献   

9.
乐朋 《唯实》2002,(2):79-81
12 0年前的绍兴 ,一个伟大的精灵降生了。他就是“民族魂”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迅翁过世半个多世纪的今天 ,我读到了鲁迅之子周海婴的回忆性著作《鲁迅与我七十年》。其中有这样一件事———1 957年 ,毛泽东主席到上海小住 ,与周谷城、罗稷南等几位湖南老乡座谈、聊天。当时适值“反右”运动高潮 ,罗稷南先生抽隙向毛主席提了个大胆的设想疑问 :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 ,他可能会怎样 ?对此颇具潜在威胁性的提问 ,毛主席十分认真 ,沉思片刻后作答道 :以我的估计 ,(鲁迅 )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 ,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悬念得解 ,罗稷南先生…  相似文献   

10.
地县文摘     
程序回忆启蒙老师何文成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老师是何文成同志。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1933年暑期,他经我父亲陈宏宇介绍到海口举办“国文补习班”,组织学习普罗文学和鲁迅、郭沫若等人著作,传播先进思想。参加“国文补习班”学习的,有我、陈家潮、陈佩崇、陈以新、项良才等五、六人。那时,我在龙田融美中学读书,年纪小,语文程度较高,喜欢写文章。“九·一八事变后,我写了谴责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蒋日妥协感言》和《致  相似文献   

11.
缘起:为注释人物而四处求证在当代出版史上,除了五卷本《毛泽东选集》,最引人注目的出版项目恐怕要算一九八一年版的十六卷《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不仅因为全集第一次汇集了业已搜集到的鲁迅所有创作文字,更因为在由"文革"向新时期转换的特殊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颇有影响的文学家周瘦鹃(1894—1968)。他曾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小说,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同时,周瘦鹃在本世纪初还曾长期负责主编中国最早的报纸一上海《申报》、《新闻报剧文艺副刊,并主编《礼拜六》、《紫罗兰》、《红玫瑰》等期刊。周瘦鹃在从事写作和编辑之余,还待别致力于国艺、花卉和盆景的研究与栽培,是“苏派盆景”的代表性人物。他还曾在3O年代上海举办的5次“中西行花展”中4次夺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呢!周瘦鹃是苏州人,他把自己养花置景的堂屋命名为“爱莲堂”。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7,(8):56-57
剑箫在7月1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鲁迅先生逝世迄今已有70多年,人们仍然常常要说到他,这不仅仅因为他留下了几百万字的著述,人们在鲁迅身上还能得到十分有用的东西。有三副悼念鲁迅的挽联,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鲁迅的价值。其一,是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其二,当年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一友人撰成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相似文献   

14.
巴金在重庆     
从1940年11月到1946年5月,巴金曾经活动在重庆,投身抗日救亡与争取民主的洪流中,创作了《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名篇。身在“战时首都”的巴金,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个社会一天天烂下去。他以他的作品和出版事业积极地投身到为受苦人申冤的行列,揭露黑暗,呼唤光明。  相似文献   

15.
1927年至1937年间,国民党在向革命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的同时,对白区的文化革命也进行了疯狂的“围剿”。30年6月,国民党文化头子潘公展纠集王平陵、朱应鹏等一批党根和无耻文人,成立了法西斯文学团体“六一社”,发动所谓“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杨法西斯主义的民族至上文学,攻击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这时,瞿秋白同鲁迅等左翼作家协同作战,写了《狗样的英雄》、《青年的九月》等杂文对“民族主义文学”进行了针锋相  相似文献   

16.
曾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常委秘书长的徐懋庸,是在1938年到延安以后开始同毛泽东交往的。1936年,因“左联”解散及“两个口号”(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论争等问题,徐懋庸写信给鲁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鲁迅接信后,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严厉批  相似文献   

17.
难治的顽症     
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个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引为自豪的伟大民族,发现和承认自身的毛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若要全部治愈,则更为困难,以致有的成为顽症。这是我“联系实际”读《中国人德行》一书后的感叹。《中国人德行》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叫亚瑟·史密斯的美国人写的。他在中国农村从事布道、医药、慈善、教育等事业长达五十多年,在中国居住二十二年后出版该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多国文字,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注重研究中国国民性的鲁迅先生认为这本书“虽然错误亦多”,但力主推介给国人。他在逝世前十四天发表的文章中还希望国人通过《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周令钊先生,今年整整83岁了。在他几十年的美术生涯中,留下了许多精典的作品———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50年代初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风景画、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五四运动》历史油画、巨幅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文革”后为重建武汉黄鹤楼而创作的彩陶壁画,深圳“锦绣中华”的总体设计……但更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个画家,他还多次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国大典之际,创作了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第一幅毛主席画像;他的名字还与国徽、共青团团旗和少先队队旗联系在一起;设计…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32页)。他为争取中国的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人民幸福,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毛泽东曾经用热烈的言辞称颂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其实,这种性格同样属于他自己。这也是他说自己的心与鲁迅相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那么他自己就是在整个革命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胡适     
曾是新文化运动的同路人 1917年1月,《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请,来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来北大,于是,这所陈腐、守旧的学府引进了一股清新的春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作为新文学运动的滚滚春雷,惊醒了许多在旧文化的迷惘中彷徨的知识分子,鲁迅便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此时的精神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躲在补树书屋内,整日抄写古碑碑文,以纾解郁悒苦闷的心怀。北大教授、《新青年》编辑钱玄同对鲁迅如此消沉难以理解,他常去叙谈,希望鲁迅振作起来,“做点文章”,参加到《新青年》的群体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