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广西》2005,(24):37-38
为巩固和发展“党员中心户”创建活动成果,探索提升“党员中心户”创建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并为准备在农村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基础,今年下半年以来,百色市进一步延伸农村“党员中心户”的传、帮、带作用,整合农村培训资源,创新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培训机制,集中“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的能力优势,全力服务“三农”,把以往定点静态被动培训模式转向动态主动受训模式,在全市农村开展“农家课堂”培训工程,组织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到“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家中进行5~7天的培训,把实用技术培训课堂搬到农家中, 由农民培训农民,使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学到实用技术,提高致富能力。据统计,至11月5日止,全市已确定“农家课堂”培训工程接收户722户及技术指导员309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奇葆批示:百色农村党员开办“农家课堂”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有效方式,是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崭新平台。  相似文献   

2.
群众的心头"疙瘩"解开来,农家小院靓起来,村班子的战斗力聚拢来,增收致富的路修出来,农民的精神家园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3.
3月的八桂大地,山野间草长莺飞,田畴里生机勃发,正是农家春耕春种时节。 21日至 27日,广西区党委所有常委、区政府副主席等 17名省级领导干部,深入到各地农村,身体力行地实践“三个代表”。他们吃住在农家,与农民一起劳动,认真倾听农民呼声,体察农民疾苦,与农民群众共商增收致富的良策,实地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困难,调查研究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问题,深受群众欢迎。   一辆车、一包行李,自带“饭票”,不扰民,不准层层陪同。每人都用了 3至 5天的时间,实实在在地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为转变干部作风作出了表率。 …  相似文献   

4.
我在农村调研时了解到,一个农民进城买农药,回去后竟然看不懂说明书到处问人。这件事反映了一个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应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造就新农民。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农民?新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产业的主人。为培育新型农民,我们组织实施了以“科技、道德、文化、法律进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进农家”活动。科技进农家,加快富民步伐。科技是推动农民致富的强劲支点。我们实行了“群众‘点菜’,专家‘下厨’”的办法。开通了农技服务专线,在种养专业村、特色…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具有农家特色的一种家庭经营方式。当前巴东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不高,对农民致富的效益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民扩大就业门路、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突出各地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走持续发展之路;开发特色项目,增强旅游体验性;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等将有利于提升巴东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水平,促进巴东旅游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不少"农民增收"的政策,但是,农民收入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个是政策本身的不完善;另一个是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减免农业税费政策"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不利因素,对农民增收、致富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农家书屋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为积极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传播功能,做到"屋"尽其用,必须存有好书、用好载体、做好服务、找好扶助,发挥农家书屋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工程应有的作用,让农民切实获得阅读的愉悦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滕州市鲍沟镇人大针对农民增收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三送一帮"活动,为农民增收引"路"、释"惑"、解"困"、搭"桥",取得了明显成效。送信息引"路",破解农民增收难。鲍沟镇针对农民致富信息匮乏、致富门路缺乏等问题,利用镇劳动信息平台,广泛宣传各类农村致富信息;各企业、各村代表利用企业招工信息、村务公开栏、村广播大力宣传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寻  相似文献   

9.
<正>青砖围砌的路沿平添古朴,木条装点的窗棂倍增风雅,村民自建的农家小楼上整齐地标着1、2、3……醒目编号,这就是溧阳市政协委员、李家园村农民潘建华利用乡邻闲置空房,组建的全省首家富民资产合作社。几年来,潘建华凭着致富不忘乡邻的质朴思想,苦心经营,使合作社营业收入达到了1300多万元,入社社员也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举债数十万,靠运输挖得"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10.
钱虹 《今日广西》2008,(18):35-37
知识改变命运。北流市民乐镇罗镇村村民走科技信息致富之路的经历再次验证了这句话。 罗镇村妇代会主任陈月红家,每到晚上、下雨天或农闲时都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左邻右舍的村民聚在她家学习网络销售。2006年,陈月红自费购买了电脑,开通宽带网络,在自己家中开辟了“农家课堂”,开展“创建数字型农户,培养新型农民”活动,深受亲睐。  相似文献   

11.
孟海河 《前进》2014,(12):46-48
<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又是乡镇干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宝。为了破解农民增收致富这一最大难题,克服干部作风不实这一最大顽症,曲沃县曲村镇坚持开展"包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以下简称"包联为富"活动),并把"包联为富"活动作为重要载体,促使党员干部提高认识与身体力行相统一、解决"四风"问题与保障村民利益相结合、深入开展活动与有效促进发展相融合,不仅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价值观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是党中央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使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这些变迁主要表现为分配价值观从"按劳分配"向"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的变迁,肯定了非劳动性收入的合理性;财富价值观从"平均主义"到"致富光荣",再到"共同富裕"的变迁,体现了农民对财富的肯定和积极追求;农民择业价值观从"职业单一"向"多种职业"的转变,产生了开放、创新和竞争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从2000年开始,恩施市着力推进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村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三建"即建好沼气池、农家房舍和致富庭园;"两提高"即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和农村文明程度。其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实施"五改三建"。在生态家同文明新村建设中,全市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坚持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在沼气池建设的拉动下,广大农户积极对水、厨、厕、圈等进行综合治理,着力改变村容村貌,有的村修通了  相似文献   

14.
"大干部、小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才是好干部;大支部、小支部,促进农民增收的才是好支部;大代表、小代表,带领群众奔小康才是好代表."河南省西平县谭店乡桂河村党支部书记、驻马店市人大代表谭桂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位典型的农家妇女用她辛勤的劳动和汗水,铸就了一道道人生的光环. 打牢群众致富的基础 谭桂莲常说:"穷根子在于缺乏教育,要让孩子安心读书."她学问不高,但十分关心村里孩子们的教育.2000年,桂河小学有学生596名,但只有12间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教室.  相似文献   

15.
顾琨 《创造》2003,(9):13-14
"双培"就是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并逐步培养成村干部。"双带"即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双新"即广大农村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新作为,在农民增收致富中树立新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改革意识、创新机制、标准化品牌、信息技术、市场环境、科技服务等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相应法律政策层面上的建议,力求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7.
苏星 《当代广西》2006,(6):33-34
百色市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百色市紧紧围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把“农家课堂”培训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从党员群众的需要出发,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创新了农民培训的传统模式,为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8.
沈志强 《今日浙江》2006,(17):30-31
近年来,衢州市依托山清、水秀、空气新的地处钱江源头独特自然生态优势,以原汁原味的生态型“真山真水”为主题,大力发展以“看农家景、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把农家乐开发成城市居民休闲的“天然氧吧”,“农家乐”已成为衢州山区农民增收脱贫的一条新途径、山区生态富民的一种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影响农民增收的矛盾,从实实在在的增收中激发了山区农民保护生态的热情和自觉性,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生态致富的新型之路。以今年“五一”黄金周为例,衢州市30多个“农家乐”景点,家…  相似文献   

19.
各地妇联     
《中国妇运》2010,(10):48-48
浙江省东海县双店镇“巾帼致富工程”惠及400农家妇女。双店镇实施“巾帼致富工程”,依托镇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农家书屋、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培训阵地,组织农村妇女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使全镇大部分农村妇女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农村信用社也积极为妇女致富创业开醉“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0.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 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总揽全局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 基本内容。基层党组织的"五种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 要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大小 强弱的直接体现。在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五种能力"建设,增强 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 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