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996年,庐山原图书馆、现抗战纪念馆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新中国成立前,庐山建造的别墅和楼房大多为西式风格,也有部分是中西合璧,真正以本民族特色为主的别墅极少。而庐山图书馆则是民族特色最为明显的一栋建筑,它也是庐山"三大建筑"之一,落成于1934年,为三栋联体宫殿式建筑,总面积为1410平方米。庐山图书馆三栋楼房都为二层,中间一栋主楼高约12米,而宫殿式大屋顶的高度就占了三分之一。三栋楼房屋面的组  相似文献   

2.
贺伟 《党史纵横》2005,(11):46-48
庐山,不仅以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闻名中外,更为那错落在山峦间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别墅建筑享誉海内,成为庐山独特的人文景观,“别墅胜地”的美誉非庐山莫属。庐山别墅始建于1895年,现存近千栋,大多是西式风格,分别代表英、美、德、法、俄、瑞典、芬兰、丹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特征。由众多别墅构成的牯岭山城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长达2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又在庐山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牯岭山城在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史上实在是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很多影响甚至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毛泽东与“美庐”著名的…  相似文献   

3.
1961年9月17日,周恩来在庐山开完中央工作会议后,乘车前往南昌,他听说庐山脚下的星子县境内有一座宋代古建筑观音桥,决定途中去那里参观视察。周恩来一行由当地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带路,来到了观音桥。他和大家一起先后观赏了天下第六泉、观音桥等古迹,只见观音桥悬于深涧两边的天然岩石之上,桥体由一块块的巨石紧紧地联结而成,既悬空灵活,又坚韧古朴。周恩来禁不住连声称赞:“了不起,确实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部杰作。”为了进一步了解观音桥的来龙去脉,周恩来坐在当地出产的活动竹躺椅上,打开随行人员带来的吴宗慈编的《庐山…  相似文献   

4.
2001年始建的宁波大剧院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是宁波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文化设施,可谓宁波市建设文化大市的标杆性建筑。但在这座宏伟的大剧院竣工之际,执法执纪机关却挖出了一窝隐藏在建筑工程中的硕鼠巨蠹,除了曾任宁波市委副书记的湖州市委原书记徐福宁外,宁波市广播电视局原局长、党委书记、宁波大剧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赵仲登也是其中一个重量级的腐败分子。初次收“礼”推来推去2000年底,宁波市委召开了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决定在宁波市建设宁波大剧院等八大文化设施。为了协调八大文化设施建设中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5.
庐山别墅群是中国四大别墅群之一,始建于1895年的别墅现存近千栋,大多是西式风格,分别代表英、美、德、法、俄、瑞典、芬兰、丹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特征。由众多别墅构成的牯岭山城,曾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长达1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又在庐山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庐山别墅与太多的政治名人有过关联。除政治名人外,庐山别墅还与众多的中外文化名人发生过关系,留下极多轶闻、故事。下面就是几则庐山别墅与中外文化名人有关的故事。漂亮别墅与胡适“三大趋势”1928年4月7日,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的胡适,带着儿子祖望,与上海商务…  相似文献   

6.
伍弱文 《前线》2014,(2):124-124
在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面有一座建筑--文渊阁,是皇家“藏书楼”。文渊阁坐北朝南,是歇山顶游龙浮雕装饰建筑,这里可是大清朝的“文胆”。文渊阁前有个方形水池,这是真正的“水渊”,金水河水流入其中,是为防火之用。“水渊”上有一石桥,与文华殿后殿连为一体。文渊阁的东侧,赫然立着一座盔顶黄琉璃瓦碑亭。亭内石碑上,镌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及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05,(12):59
云台山原名“鸡公山”,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千米。该景区奇峰耸立,怪石嶙峋,走兽出没,奇花异草遍布,可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宝库。原来的云台山,山中寺庙林立,塔阁高耸,其建筑精湛,壁画优美,堪称“黔中一绝”。云台山山门上的“云台关”三字,是原新华通讯社社长、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庐山是江西省北部的一座名山。它屹立在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相传周定王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草庐为舍,故名匡庐。它集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于一身,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它不仅是供人们游览、避暑和疗养的胜地,而且也是新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之一。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庐山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场所,它宛如一个政治大舞台,共和国的众多领导人和重要干部都曾经在这一大舞台上亮过相,经受了政治考验。共和国开国元帅叶剑英生前也曾经几次到过庐山,  相似文献   

9.
中共1959年庐山会议、1961年庐山会议,陈毅元帅都因病、因公事而未能参加。陈毅第一次上庐山是1961年庐山会议后。60年代初,经中共中央同意,外交部决定组织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代办及夫人到庐山参观访问。1961年10月上旬,兼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副总理亲自到庐山做前期考察和布置接待工作。当时,陈毅和夫人张茜下榻在东谷“124”号别墅。一跨进别墅大  相似文献   

10.
曹元明 《党史文苑》2004,(11):44-46
1996年5月8日,专程为庐山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来江西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庐山“美庐别墅”。国际宗教建筑专家德·席尔瓦对第二展厅中宋美龄留存的三幅油画感叹不已。他离开“美庐”时欣然命笔:了解过去的历史,更好地认识未来的历史。后来,原国民党幕僚长陈布雷最小的儿子陈砾先生在参观“美庐”时,特别仔细地观看了老父陈布雷的照片和有关史料,一时百感交集。他在第二展厅宋美龄留下的三幅油画面前伫立良久,当时他很希望宋美龄能回大陆看看庐山“故乡”。两年前,章孝严先生及夫人黄美伦女士来江西省亲探旧,在庐…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毛泽东曾在庐山主持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夏季举行的那次举世瞩目的“庐山会议”,是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至于这次上山的具体时间,很多报刊资料和公开出版书籍,说法不一,有6月29日、6月30日和7月1日三种不同说法。在《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的《七律·登庐山》一诗注释中说道:“据李锐同志记述,诗前原有小序云:‘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东升,成诗八句’”。可是,《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李银桥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中《我所知道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中南海原周总理居住和办公的院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名曰;“不染亭”.这是一个清末建筑,亭名也是原有的.这块地方最早是清王朝专门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修建的西花园,园内一座主建筑就叫西花厅.这个花园还没修好,清王朝就垮台了,留下了如今西花厅等一组建筑.清帝逊位后,西花厅被北洋军阀政府占作国务院,后来又成了国民政府北平(京)特别市市政府所在地.经朝历代,西花厅、不染亭都没变,然而当时有一位好事文人却写过一首打油诗,其中两句说道,“清风明月西花厅,亭虽不染主人污”,是借不染亭对那些贪官污吏们进行辛辣的讽刺.  相似文献   

13.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位于首都巴黎塞纳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400余年,形成如今这座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 卢浮官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卢浮宫共分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刻馆和装饰艺术馆6个部分.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其中最著名的是镇宫三宝“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尼卡”和“蒙娜丽莎”.卢浮宫正门入口处的透明金字塔建筑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4.
第四集 一 夜,庐山,毛泽东住处。 宽大的写字台上放着安徽省委刚送来的《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恺帆下令解散无为县食堂》的报告和附件无为县委的《对张恺帆同志提出的“三还原”在无为县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6,(7)
“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索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称。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庐山春如梦  相似文献   

16.
余玮 《党史纵览》2022,(7):11-13
<正>依依不舍离南昌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作为中共中央委员,陈云前往庐山出席会议。不过,仍处于“靠边站”的陈云只能住在山下的九江南湖宾馆,只有在召开全体大会和华东组大组会时,他才可以上山出席,会毕旋即下山——从庐山至九江,车程约1个小时。这次会议原本的议题是讨论修改《宪法》草案和第四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7.
近阅谢春涛所著《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书中第60页里写道:“他(指毛泽东──编者)还手书李白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并在末尾注明: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四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事实上,毛泽东题写李白这四句诗的时间,是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期间,并非是1959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时。末尾为“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请同志”,而非“庐山常委诸同志”。1961年8月对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8.
李湛 《支部生活》2004,(7):45-45
距昆明40公里的晋宁县晋城镇东面,有座云缠雾掩的盘龙山。绿荫掩映中的盘龙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弘。难怪古人有“织翠无隙,窥见胜刹”的感慨。盘龙寺大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式建筑,门的上方有块大匾,上书“盘龙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相似文献   

19.
寇建平 《世纪桥》2006,(4):79-82
久闻王修身老先生大名,只是未曾想到,有“神针王”之称的这位名医,其悬壶济世之所,竟有些偏僻和简陋。京城东郊黄渠村,路边一座普通的农居,这就是“北京王修身中医诊所”了。这座建筑跟周围民居没有任何不同,唯一表明其非同一般之处的,就是每天门口停满的大小汽车。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与规划是一座城市的躯体,而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独有的历史文化脉络,这样的城市才是有内涵、有韵味的。其中,对传统建筑的再生设计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通过对建筑空间与材料的再生性设计使传统旧建筑在形态和功能上达到“新生”因此,探讨民族地区传统干拦建筑的再生设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