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我国近期发生的通货膨胀的原因,理论界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诸如成本推动说、需求拉动说、供给缺位说、结构失衡说、共同作用说等等,从某些层次和角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大多是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为分析的基点,似乎说清了物价为什么上涨,也就解释了我国近期为什么发生了通货膨胀。还有的同志虽然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超过了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而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并分析了我国信贷与货币发行相  相似文献   

2.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波及的面广;二是物价急剧上升,上涨幅度过大。人民群众产生了恐慌心理,导致去年八、九月份全国许多群众纷纷向银行提取存款抢购商品的风潮。为什么会发生抢购风呢?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教训的。  相似文献   

3.
金融工作当前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抽紧银根的负效应有可能使生产滑坡,供给萎缩。而松动银根,通货膨胀又会恶化。如何跳出这个两难循环?现实的选择和对策是:把握控制与支持的对应点,通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运行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是否进入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这个问题仍有争议,其中很多的学者都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同意这种说法,也就是说我国从2003年8月走出了通货紧缩,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而在2005年初通货膨胀也明显地出现了,形成其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是值得研究的,也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姚明现象我们可以联想,中国的形象为什么常常会被扭曲?为什么我们的官员到了国外,几句话能把别人的兴趣调动起来的人这么少?为什么中国官员的讲话里那么多大话、套话和空话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而改革以来得到迅速发展?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会出现“活乱”循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持续下去?……访谈录《解释“中国改革”》对此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7.
一、怎样看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是否等同于通货膨胀? 研究通货膨胀首先要遇到物价上涨问题,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前者必然表现为后者。但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从理论上看,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在规定性。①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我国经历了通货膨胀的磨难,下半期则历经了通货紧缩的煎熬.2003年开始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12月份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比上涨3.2%,于是人们又开始纷纷议论要警惕通货膨胀.到底是需要有点通货膨胀还是需要有点通货紧缩呢?我们的决策者和主流经济学观点都是既不要通货膨胀,也不要通货紧缩.但事实就是不尽人意,要么出现通货膨胀,要么出现通货紧缩.何去何从?我认为,我国现阶段需要适度的物价上涨,因为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适度的货币量支持.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历来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一大难题。那么,96年我国货币形势如何?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资深学者、著名金融学家赵海宽先生对此提出的对策可谓言简意赅、见解新颖!  相似文献   

10.
蒋铁刚 《北京观察》1999,(12):17-18
记者:我国的通货紧缩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可是人们对通货紧缩的看法仍然是众说纷纭。经济理论界基本上有一套完整的通货膨胀理论,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有一套完整的通货紧缩理论,或者说把现成的通货膨胀理论反过来就是通货紧缩理论呢? 樊纲:关于通货紧缩,应该说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的,但不能说把通货膨胀理论简单地反过来就是通货紧缩理论。通货紧缩虽然是通货膨胀的对立面,但两者之间不是简单对立的关系,还是有一些差别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二是货币量的紧缩。从1997年10月份到现在,我国的物价水  相似文献   

11.
●●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弱化现象,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党的政策导向与个人择业趋向相背离的现象?为什么会在一次次“加强”声中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呢?其根本原因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还没有从社会和政治需求转变  相似文献   

12.
已经过去的1994年中国经济,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高通货膨胀。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近22%,为1978年以来最高值。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与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这里笔者拟从统计资料出发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作实证分析,以便为预测和抑制通货膨胀提供参考。 1.通货膨胀与心理压力 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之经济现象。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有两种情况,一是流通中货币确实过多,即票子过多;一是流通中货币并不过多,但货币流通速度过快,这两种情况下均会引起物价上涨。我们首先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大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热点,各界都在思考。从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经过上百年努力,农村为什么还不富,农民为什么还较穷,农业为什么还不能象工业和第三产业一样成为投资和利润追逐的热点?关键在于土地的价值。农村和农民最大的财富是土地,但这只是潜在的财富,如果效益低,还会变成包袱,如土地抛荒。沿海的农民为什么先富起来?主要是依靠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记者:您在这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近期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现在的财政赤字?如果再连续几年增发国债的话,财政风险会不会逐渐加大?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朱镕基答: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中  相似文献   

15.
透过中国通货膨胀的种种表层原因,仔细探寻一下我国的政府行为,就会发现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在于政府行为失灵。 一、政府行为失灵如何引发通货膨胀 第一,政府产品生产和供给的自身特点,导致成本过高。它表现在:a.生产的单一渠道。我国政府产品的生产和供  相似文献   

16.
法律制度在各级政府公职人员心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崇与信仰?人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如何?他们承认法律法规的权威地位吗?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实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目前从上述问题的追问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各级公职人员还普遍缺乏法律信仰,宪法和法律的崇高地位还没有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来,还没有形成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也还没有形成法治社会的氛围.对全国大众来说,同样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法律制度的认同度不高,通过法律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遵纪守法的习惯也没有形成.从上下两方面看,我国的法治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翻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廉政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那些纷纷落马的各级官员都是熟知我国政策法规的人,为什么知法犯法?为什么法律法规只对下级和百姓起作用?为什么不能实现在法律面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人人平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句话就够了:他们缺乏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外贸出口下降的被动局面持续了近一年时间,累计出口增长速度跌至15年以来的最低点。1999年7月,我国外贸出口走出低谷,走上回升之路。 人们在问,为什么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会神奇般地由1998年的1.5%,陡然增长到1999年的6.1%?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下的“泡沫”经济和“投机”产业中国纺织大学社科系尤立喜自去年以来,我国面临着继1988年之后的又一轮通货膨胀高峰的冲击。通货膨胀无疑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系列负效应,甚至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通货膨胀与“泡沫”经济和“投机”产业的相互效应,正是其严...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四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年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有不少失误和教训。这些失误和教训,固然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从主观方面来说,与我们不少同志认识水平不高直接相关。例如,为什么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为什么在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本来应一致的基本点上反复出现偏差?为什么经济建设总是急于求成,在过热——调整——再过热——再调整当中循环?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反映出我们的认识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20.
一、人民币对外价值与对内价值的矛盾运动 1995年,在国内外理论界、金融界和企业界,纷纷提出了一个十分费解又关系重大的问题:为什么人民币对内贬值而对外升值?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出现了相互矛盾的运动,这是一个涉及到宏观经济分析、国际金融、通货膨胀和涉外经济关系的综合性和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和实践问题,并在我国理论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得出了升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