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占和 《各界》2011,(3):96-96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场空前的变革。意识形态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和行为准则。因此,组织文化成为当代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当下无论是国有仓业还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大小企业都在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合川区实施“德润工程”,以道德建设为切入点,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其做法值得借鉴。 弘扬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加上情感认同,真理力量加上道义力量,才能行之久远、扎根灵魂。最美人物、平民英雄、凡人善举是社会的道德标杆,用这些身边事身边人,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地开展宣传教育,可以增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其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把"党领导一切"方针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代高校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是完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工作作风、行为方式、技术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服装仪表,都是企业信息最广泛、最生动、最直接的传播媒介。此外,企业员工还是其他一切企业形象要素的创造者。塑造和培育企业文化,仅靠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是难以实现的,而玷污和损毁这个企业的形象,一人一事足矣。因此,真正做到企业文化的全员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作为一个拥有38000名员工、年产钢260多万吨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各项生产建设工作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在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同是源于西方的CI策略和企业文化理论 ,从八十年代起被引入我国 ,九十年代有了一个相当的发展。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少有研究 ,致使在实践上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找不到切入点 ,CI策略则因缺少理论统领而显得路数趋窄 ,以至于一些企业把CI仅仅看作视觉冲击。因此 ,对于CI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我们需要有所认识。在一般的概念范畴上 ,CI策略和企业文化的界定是完全不同的 :CI ,即企业识别策略 ,它从确定企业的经营理念入手(MI) ,通过动态的行为、亦称活动系统(BI)和静态的视觉系统(VI)广为传播 ,使内外公众从…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老、旧、散"社区,常住居民2万多人,流动人口和老年居民比例高达50%以上。针对人员结构复杂、城市建设陈旧、居民归属感不强等情况,南岸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融合,以益己、益人、益家园"三益"为工作理念,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社区建设,有效推动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积聚力量共创美好家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笔者认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按照中央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  相似文献   

9.
<正>株洲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把这项工作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坚持落细落小落实,确保落地生根,开展了一些值得总结与借鉴的实践。宣传灌输强化认知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报纸电视广播  相似文献   

10.
关于企业文化,我们知道它的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它的根却在日本。日本企业家运用中国儒家的“和为贵”等思想,形成了企业劳资真诚合作的氛围,产生了一种和衷共济、努力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经营理念和精神,被美国人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并称之为企业文化。因此,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企业文化的渊源之一。可以这样说,只要全  相似文献   

11.
正参加这次培训班,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党章》和相关课程、辅导材料,感到收获很大。李鸿忠书记在开班式上的讲话,既是对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再动员再部署,又是一次生动、深刻、精彩的辅导报告,听了深受启发、深受教益。在全面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特别是对十九大  相似文献   

12.
正长沙市岳麓区坚持把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落细落实,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宣传教育增强认知认同岳麓区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干部培训班学习内容,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解读。依托覆盖城乡、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120多个道德讲堂,精心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课程,策划组织"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阅读经典,感悟人生"等主题教育活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委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1992年10月,市委批准成立了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与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为一个机构,合署办公,协助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市委副书记李志坚等领导同志对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并亲自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典型调查,参加研讨。他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扩  相似文献   

14.
运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许多企业党政领导的共识。因此,有必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研究~下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管理的问题。企业文化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文化理论作用于企业管理的自觉行动。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只有反映企业管理者的意愿并被企业管理者加以运用,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服务,才能被企业所接受,真正显示出价值。实施企业文化管理,根据一些企业的经验,大体有以下几种做法:用目标发动。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要求确定发展目标,并组织发动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  相似文献   

15.
王梅 《侨园》2004,(4):23
新加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其华人人口占七成以上的人口结构、儒家传统价值和西方文化交汇的社会特性,以及经济成熟、制度完善的优势,成为中国移民向往的乐园。如今在新加坡,来自中国的新移民遍布金融、商贸、教育、文化、演艺、建筑、制造等领域。在新加坡,中国新移民的概念特指与新加坡独立建国前的老一代华人移民相对、来自中国已经在新加坡获得永久居民身份或成为新加坡公民的移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新移民在新加坡的人数不断上升,移民的方式大致包括留学、工作、劳务输出、涉外婚姻、人才引进等。目前在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人数众说不一。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刘宏副教授在其研究中认为,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人数在21世纪初已达20余万人。但也有人认为至少在30万人,占总人口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导学、乐学,把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宣传舆论导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从加强党的建设高度领会其重要性、长期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不仅仅是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同时还是职工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他们种种社会需要得以满足的场地,也是他们个人爱好、兴趣、气质、性格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地方,是他们人生价值具体实现的主要环境。总之,职工除了能在企业内领取工资,得到福利待遇,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外,他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如“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个人成就”等最高层次的需要,都主要通过企业得到满足。这就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可以规定为:企业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相似文献   

18.
企业基层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支撑。企业文化只有落地生根,才能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企业健康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创建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发展,迫切要求企业通过“文化力”的激发,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刘静 《理论导刊》2001,(6):58-59
从企业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各国的实践应用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民族习俗、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国情、历史环境、风俗文化能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企业文化。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就必须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而不能全盘照抄从异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异国企业文化。一、深刻了解“义利之辩”是建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企业文化起源于日本,勃兴于美国,在80年代风靡世界,成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潮。其中,日本企业文化和美国企业文化两种类型最具特色,并为日美两个超级…  相似文献   

20.
正中宣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深入领会宪法精神,深刻把握核心要义。我们体会,这次宪法修改适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一是高举伟大思想旗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