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慧 《友声》2006,(4):30-31
柳丝绽绿,桃花吐芳,泉城济南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3月25日至2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日本论古社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了第三次安藤丰诗书展。安藤丰现任全日本书道联盟评议员、书道研究论古社代表。安藤18岁师承日本著名书法家渡边寒鸥研习书法,后投服部子风门下学习汉诗,是一位集诗词、书法、刻字等技艺于一身的艺术家。他多年来遍游中日两国的名山大川,将所见所感赋成汉诗,继而创作成书法作品,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造诣深厚,在诗词书法界广受赞誉。此次,安藤先生精选了近年来创作的诗书、刻字作品86件,旨在…  相似文献   

2.
马宏远     
《前进论坛》2013,(11):F0004-F0004
马宏远,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资深书法教育工作者、汉字设计师、农工党中央书画院书画家。现任国际书法研究会研究员、农工党甘肃省书画院副院长等职。代表作及艺术简历分别被编载入《国际硬笔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当代硬笔艺术家经典》等。其书法作品曾作为国礼送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受到国内外行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长、日本硬笔书道学院名誉教授庞中华,是中国硬笔书法杰出的领导者。1984年,他首先在中央电视台主办了钢笔书法讲座,掀起  相似文献   

4.
杨再春,字墨人,1943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书法系列讲座主讲、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他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美国、瑞上等国家和地区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和讲座并出版专著30余种。 书法家杨再春大半生与墨有缘,他的艺术生命是在墨与纸的黑白之间练就的。由于他长得魁  相似文献   

5.
张琦 《两岸关系》2023,(9):68-71
<正>张少华,1952年生于吉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自上世纪70年代始大量书法、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中国画展览,参加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交流展览。出版《张少华山水画集》《张少华焦墨写生集》《兴安岭采风》等画集。  相似文献   

6.
(六)艺术珍品的宝库日本书道家访问的佳话一九八三年秋,枫叶如丹的十月间,日本的大阪书道(书法)代表团来华进行友好访问.在该团十月三十日的“日志”中有一段饶有情趣的记载.其内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卫民 《友声》2009,(1):38-39
<正>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中国古代钱币铭文书法篆刻展于2008年10月15日至19日在日本石川县金泽市举办。此展由对外友协同日本北枝篆会、石川县日中友协、北国新闻社、日中美术交流会议联合主办,得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石  相似文献   

8.
孙康 《友声》2007,(1):39-40
7月初,位于日本北陆地区的石川县金泽市已进入了梅雨季节,石川县立美术馆两旁的紫阳花在绵绵细雨中涤去了微尘,绽放得愈加灿烂。由对外友协与日本北枝篆会、石川县日中友协共同主办的“中国古文字起源—金文展”于2006年7月7日在这里开幕了。这次展览从汉字的发展史中选取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金文作为主要内容,展出了金文拓片、青铜器复制品、考古发掘照片资料、金文研究的典籍藏书以及中日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创作的书法篆刻作品等,从书法篆刻艺术的角度介绍了中国灿烂悠久、极富美感的汉字文化,宣传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金文和青铜器之乡—陕…  相似文献   

9.
于曙光自幼喜爱中国书画、篆刻,书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和行草,画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书法博取诸家,书风人称“骨胜富韵”。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和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重要展事。  相似文献   

10.
基层信息波     
浙江省 省十佳残疾青年、浙建二公司职工孔黎翔日前二次东渡日本,参加由熊本县残疾人福利团体联合会举办的篆刻书法展示会。孔黎翔用双脚当场刻出3方印章分别送给该县知事、荒尾市市长和纪念馆馆长。(胡晓民) ▲江西省 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肢残人凌智  相似文献   

11.
史守仁,男,1949年3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就读于原内蒙古师院艺术系美术专业。自1968年工作以来,从艺至今,笃志不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包头市书协副主席。书法作品获全国第二届神剑特别奖;入选全国首届新人新作展;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展;获华北五省区书展优秀奖;获全国环保书画大赛成人组书法铜奖等。作品被选编于《全国百名优秀书画家作品集》和《新加坡与内蒙古书法作品集》等。书法作品常被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朋友收藏。  相似文献   

12.
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内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加强书法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措施,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具有社会重视、政策支持和国内外中国书法学习盛行等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该文认为,构建以书法教育为核心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重点是要提高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树立正确的书法创作价值观和教学观;建立家庭一学校一社区一社会多方共建的一体化书法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洪旺 《当代广西》2013,(11):54-55
陈政先生(1919-2002年),广东新会侨乡人,号无白斋主,从事书法、文字学研究及教育事业半个世纪,是中国著名老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陈政先生在书法研究、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和骄人业绩,可谓当代广西书法史上的一面旗帜。他的书法思想对广西书法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书法作品亦在广西周边省书坛,世界华人书法界中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96年8月27日至9月3日,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陈永昌副会长为团长的中日书法篆刻文化交流展代表团,应北枝篆会会长北室南苑女士的邀请访问了石川县金泽等地。 石川县位于日本西海岸日本海一侧。这里有能登半岛、和仓温泉、千里浜等美丽的自然景观,更以古老的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5.
陈振濂 《今日浙江》2014,(13):60-60
正(1839—1915年)清末民初的书法界,杨守敬是个奇怪至甚的存在。他既是旧文人士大夫的翘楚,以深厚的国学功底著就一部十多册的《杨守敬全集》,他又是新兴出洋吸收国外新思想的开放者,东渡日本携13000件北碑篆隶拓片,传碑学风气,乃至被誉为"日本书道近代化之父",在外国开宗立派,是中与外、新与旧的兼  相似文献   

16.
潘绍学 《创造》2014,(6):82-83
正长期以来,书界有一观点认为,毛笔书法是书法,硬笔书法不是书法。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使整个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技法研究、书法教学活动都呈现出下述几种情形:——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毛笔书法的理论多,研究硬笔书法的理论少。——在书法研写方面,表现为研写毛笔书法的书家多,研写硬笔书法的书家少。  相似文献   

17.
冀冰 《人民公安》2010,(23):58-59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外祖父是晚清时代的官员,酷爱书法绘画。早年家里存了很多名家书画,只可惜在日本侵华的时候基本都丢失了。在故乡,每逢春节或谁家办喜事总要请外祖父为他们写对联,请母亲为他们绣花,描花样,做嫁妆。在家乡一带,外祖父和母亲算是小有名气的了。  相似文献   

18.
方朝晖 《人民论坛》2013,(28):34-35
当我们在朝鲜国王的景福宫里看到朝鲜国王优美的汉字书法时,当我们读到日本学者用美丽动人的古汉语写出的古诗时,我们不能不感叹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书面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卓越历史贡献汉字决不仅仅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历史载体,它同样承载着整个东亚、南亚、北亚许许多多活着的和死去的文明  相似文献   

19.
葛韶峰 《新东方》2015,(1):73-76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中国书法探求的是书写的特殊规律,是书法的特殊的美。书法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运用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研究、总结中国几千年的书法理论和实践,可以概括归纳出书法辩证二十一法,其灵魂就在于辩证二字。  相似文献   

20.
冯敏刚 《中国发展》2011,11(6):83-85
在当代社会,书法作为传媒工具的实用价值已大大退化,但在其它方面的实用价值正在不断凸显、发展和壮大。这就是书法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性。该文论述了书法在养生方面、促进读书和思考方面的实用价值,以及书法在装点、装潢等方面的功能,最后提出书法家应该在人民广泛参与的书法氛围中创造自己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