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欧亚大陆最大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组织的鲜明特点.它的成立不仅会促进各成员国的安全与繁荣,而且也将影响本地区政治力量布局,有利于推动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争夺加剧,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中亚地区)正 日益成为大国激烈角逐的竞技场。中俄作为中亚地区的两大邻国,出于商业利益、国家安全和地缘 政治关切,都对该地区极为重视,在防止其他大国插手中亚事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彼此互相 倚重。中亚地区是中俄两国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地缘战略空间,相互竞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负 面影响不可避免,但这也为中俄之间展开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创造了契机。作为地区合作与安 全架构,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内平衡的是两大强国的利益,反映了中俄两国维护欧亚大陆安全的 共同需求,并且使中亚国家能够在平等基础上与本地区大国探求促进合作与安全的途径,因此上 合组织为协调中俄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关系和加强合作构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3.
欧亚地区安全合作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视为全球政治重要地缘板块的欧亚大陆 ,历来是各大战略力量关注的地区。“9·1 1”后 ,该地区安全格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各种力量诸如北约、欧盟、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中亚联盟、欧亚经济共同体及欧亚各国等 ,都为在这一地区构建多支点的稳定框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新的政治组合。上海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更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合作增添了新的模式和理念。今年 6月 7日 ,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次峰会及其成果使这一地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该地区内不同力量之间将如何组合 ?其不同利益取向如何协调 ,新的地区安全格局将会给欧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上海合作组织这一新机制将对该地区安全合作产生何种作用 ?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 ,本期我们特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对谈 ,以期推动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 ,东盟在亚太安全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 ,东盟与美国的战略关系是东盟的亚太安全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和亚太安全格局的特点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安全基本战略态势主要表现为 :第一 ,欧亚大陆是美国 2 1世纪外交战略的重点。亚太安全战略仍是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巨大的利益 ,美国将继续保持对亚太地区的全面介入与接触 ,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事务 ,决定该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二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本战略目标是促成一个稳定、安全、繁荣、和平…  相似文献   

5.
成立十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维护中亚地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方担任该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将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推动务实合作不断发展,为组织下一个10年发展奠定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6.
巴阿边境地区历史上就是重要的鸦片产地,阿富汗目前是全球最大鸦片生产国和海洛因输出地,巴基斯坦则为阿富汗毒品输出的重要通道。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该地区的活动,尤其是阿富汗境内安全局势与该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运紧密联系。该地区毒品生产和贩运既有地理、气候和经济原因,更有政治和历史文化原因。对该地区毒品生产和贩运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其对世界毒品市场的影响,也有助于研究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等恐怖极端势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尼日利亚本土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2002年成立,活跃于尼东北部,有尼日利亚的塔利班之称.该组织以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建立纯粹的伊斯兰哈里发国为目标,频繁暴力攻击境内的基督教及军政和平民目标,成为尼国内重要的反政府势力.近年来,通过与“基地”组织和索马里青年党等国际暴恐势力加强协作,博科圣地逐步蜕变为国际圣战组织,对地区及国际安全威胁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8.
欧盟与上海合作组织: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与上海合作组织都是欧亚大陆上的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有着若干相似的功能和定位,但是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地区为主要取向,并且有着不同的内部和外部背景条件.这样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路径使得这两个组织在服务于区域和全球目标的共同格局之下.又具有不同的使命和不同的功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利益和观念的交叉.这种不同使命和不同功能.使得这两个组织之间的交往在客观上存在一定障碍.  相似文献   

9.
上海合作组织持续稳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是横跨欧亚大陆、合作领域广泛、具有勃勃生机的一个区域性合作机构。成立八年来,它的组织机制和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上升,逐渐走向成熟发展阶段。"上合效应"已从俄罗斯及中亚辐射到整个南亚、中东以至其他地区,成为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地区性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0.
后苏联空间是伴随苏联解体出现的一个单独的地缘政治区域,呈现出"一大多小""一强多弱"结构.在俄罗斯主导下,各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和军事上建立了紧密联系.该地区构成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和战略发展空间,是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区""传统利益区"和"切身利益区",对俄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同时美欧对后苏联空间的介入与影响日益增强,极大恶化了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环境,使俄在该地区的政策实施受到掣肘.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积极发展以俄罗斯为主导的依靠独联体、俄白联盟国家、集体安全条约及欧亚经济联盟等组织框架内的合作,积极推动地区一体化建设.尽管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后苏联空间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优先方向这一原则不会改变.后苏联空间是俄罗斯重振大国地位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1.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has achieved fruitfu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SCO security cooperation, common security challenges are the essential thrust, shared aspirations for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driving force, and the leading role of China and Russia is the core support for its upgrading. In the future, SCO member states need a stronger sense of security community and more security cooperation to build an SCO community of security for all.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周边的安全形势是形成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的现实基础。当前,中国西北周边地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价值不断提升,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但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呈现出新形势。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成为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维护区域安全和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安全功能,其成立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需求,可以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安全战略的支撑平台之一,但不能作为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的独立支撑平台。这是由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需求、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形势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自身状况和多边机制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打交道时,如果需要各国共同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就在多边机制下进行合作;如果在双边条件下更有利于解决的问题,就拿到双边机制上来解决。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国西北周边安全环境,应该以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局势,以更加开阔的战略思维来思考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Collective ontological security refers to the psychological human need to be part of a stable collective identity. Populations expect leaders to help meet these ontological needs and support those that do. In the Eurasian region, Russian and Kazakh presidents have used regional cooperation efforts as, among other objectives, an elite-led strategy of ontological security building and reinforcement.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as national identities were contested and weak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Focusing on ontological security presents a novel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Eurasian regionalism and offers a new (but complementary) explanation for both autocratic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相似文献   

14.
上合组织框架内成员既有能源出口国又有能源进口国还有能源途经国,构成了完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互动版图。上合组织框架内既有大量的双边能源合作,多边能源合作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2011年9月23日,在西安欧亚国家能源部长会议上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四国共同通过了旨在推动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启动的《西安倡议》,表明上合组织框架内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有了重大突破。本文拟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上合组织框架内多边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描述,揭示金融危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political cooperation has been the priority of SCO cooperation,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significant SCO policies and leading the organization's development. Amid challenges, the SCO should improve its top-level design from a strategic height and a long-term perspective, and establish common goals based on a shared identity while making cooperation more efficient.  相似文献   

16.
上合组织与集安组织都是以维护地区安全为主要目的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两者的成员和功能有很高的重合度。这两个组织进行合作可以更好地维护地区安全,但同时也会对上合以及上合成员国的对外关系提出挑战。目前集安组织与上合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今后双方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years, the 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 has developed rapidl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O and the Customs Because Customs Union, the latter will inevitably exert som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mer, but they are not fundamentally contradictory. Since th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stoms Union,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Customs Union members grows steadily.  相似文献   

18.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is an established player in Southeast Asia, while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SCO) is an emergent force in Central Asia. This article comparatively assesses ASEAN and SCO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each organization's model of cooperation and their utility i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landscape in Asia. It argues that SCO differs from ASEAN on a few significant points: its composition and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both organizations have similar agendas and models of cooperation, emphasizing a common spirit, flexibility and a focus on regime securit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ASEAN's model of cooperation continues to be relevant to the contemporary Asian landscape, and its brand of loosely codified, informal and norm driven multilateralism continues to be durable and robust.  相似文献   

19.
中亚石油地缘政治与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亚地区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在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毗邻中亚的区位条件以及辐射扇面宽广的地域几何形态,确立了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能源合作为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iscusses China and Russi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Organisation (SCO), a Eurasian regional organisation established in 2001 and consisting of China, Russia and the four Central Asian republics of Kazakhstan, Kyrgyzstan, Tajikistan and Uzbekistan. I argue that while the two largest members of the SCO are essential to the organisation, they at the same time prevent the SCO from becom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regional organisation. Moreover, the actions and presence of China and Russia in Central Asia, together with inherently inauspic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when compared to the post-Cold War new regionalist thinking, hinder the overall regionalisation in the area. However, regionalisation, hopefully in time leading to greate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Central Asia, is very much in the interests of Europe and the European Union (EU) as a potential peaceful way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