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回: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民族回回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回族先民来自中亚、西亚、阿拉伯和波斯。早在唐代,就有一些西亚和阿拉伯地区的人,经我国东南及南方沿海,以及西北陆路,来中国经商。这是后来回回民族最早的先民,但只是一小部分。构成回族先民的主体部分,是在元朝建立前随蒙古军大量进入中国的中亚、西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西征;一二五八年,旭烈兀攻占巴格达,于是葱岭以西、黑  相似文献   

2.
简论回族的来源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思想战线》2000,26(2):79-81
回族并非中国境内的氏族、部落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而是以多种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来人为主,在中华大地上吸取本土其他民族成分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回族形成过程中,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是其经济基础,使用汉语是其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伊斯兰教信仰则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马利章  王云 《思想战线》2001,27(6):81-85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世界上非常古老的语言之一.回族作为阿拉伯先民与中华民族结合而形成的民族类型,由于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阿拉伯文化对回族的巨大影响力.云南回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继承的阿拉伯语言虽然在语音、语调甚至语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至今仍在宗教活动和生活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学术界关于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的讨论,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讨论的范围应该包括二者过去、现在和今后的关系,不能局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本来,民族是一个人们共同体,而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二者各自从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回族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形成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都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使人们往往把他们混为一谈,说什么“回族人就是回教徒”、“不信教就不是回族”、“违反教规就开除族籍”等等。因此,弄清楚二者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一些问题,以利于四个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5.
迄于今日,凡论及云南回族的最早来源,一般都按《元史》所载,以元宪宗三年(1253年)“元跨革囊”之后,众多的西域回回人随元军进入云南为始。但从全国来看,还早在此六百余年之前的初唐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大食人即分海陆两道来到中国内地经商,形成了“贞观开元,藁于充斥”的状况。其人数之众,范围之广,无可争议,已为定论,他们是中国回族的最早先民。有宋一代,随着东、西方海运交通的大开,这种情形渐趋日盛。陇西河套、大江南北,尤其东南沿海诸地的旱津要冲及通都大邑,多有波斯、大食商人活动的记载。  相似文献   

6.
银川市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全市总人口165.4万余人,回族43.3万人,占总人口的26.2%,其他散居少数民族2.6万人。回民居住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17个、村118个,有6个乡镇、71个村回族人口达到90%以上。回族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银川市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高度重视做好民族工作,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据史料记载,回族先民普遍性地说汉语、读汉书、取汉名的时间,应该在明朝以后。自明代开始,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许少数民族穿胡服、讲胡语,在封建朝廷的高压之下,回族先民采取了灵活的对策,在取汉名的同时,为了保持回回的特征,还会取一个阿语的回回名,也就是经名。  相似文献   

8.
赵芳 《今日民族》2005,(2):39-43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回隆村位于乌蒙山下,是一个以回族为主,回、汉两个民族杂居的民族聚居村。回隆村委会共有6个自然村,565户,2415人,其中回族聚居的有三个自然村,445户,1861人,回族人口占村委会总人口的72%。近年来,回隆村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为目标,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蒸蒸日上,示范村建设初见成效。日前,记者走访了回隆村。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地区出现回回人的足迹,最早可追溯到辽金时期。然有辽一代,回回民族尚未形成,因此我们只能将其称之为回回人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当时在呼和浩特地区有无回回人定居目前虽未有明确的史料可以证明,但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逻辑与事实的逻辑两方面来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10.
“回族风味演绎回回之家,回味浓郁享受回家之美”——以“回味回家”经营宗旨誉满昆明的林山饭店,以“文化竞争”为核心,打造“百年品牌店”,立志把独特的回族饮食文化传播得更远、更久。  相似文献   

11.
欢腾七乡     
《今日民族》2008,(3):I0006-I0007
文山州历史上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并逐渐形成了“汉族、回族住街头,壮族、傣族住水头,苗族、彝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世世代代和睦相处,又都保留了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艺术形态和习俗风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显得古老质朴、丰富奇丽。  相似文献   

12.
薛鹭是回族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她一直挂念着如何让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为少数民族群众多办实事。“现在的北村民族团结了,人心齐了,老少爷们都过上幸福生活了。”回族群众高兴地说,“这得感谢北村发展的‘引路人’——薛部长!”  相似文献   

13.
正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2005年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大多居住在广西。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自主发展时期壮族先民的文化形态及特点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企业出两个产品,一个是看得见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品,一个是看不见的精神产品。而后者更多地表现为这个企业造就出的人的品格品位、作风和能力—— 海尔文化和海尔人 海尔集团在发现和使用人才方面的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海尔集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这是一个有利于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企业里找到适合于发展自己的位  相似文献   

15.
陈郁  杨培林 《西部社会》2002,(12):19-20
我国回族人口的地区分布,一直是西部多,东部次之,中部最少。1953年的“一普”,西部10省区回族人口184万多,比东中部之和还多,占到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52.12%;东部12个省、市、自治区比西部少了近一半,为93.82万人,但比中部要多近20万人,占全国回族人口的比重也比中部高5.32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西部回族人口已达572万多,占全国回族人口比重高达58.28%;东部回族人口突破200万,达到209.86万人,分布比重虽比“一普”少了5.19个百分点,但比中部要高1.03个百分点。诚然,中部只有9个省区,回族人口在“五普”已接近200万,应该说,总量可谓不少,只不过相对于西部和东部而言,从占全国回族人口比重看,称其“少而小”。  相似文献   

16.
高岗仓  马丽 《人民论坛》2015,(8):172-173
回族的传统婚俗是中国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重要构成,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丝绸之路重镇—吐鲁番,自古以来就是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聚集区之一,其"回城"回族婚俗是历代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再现。通过对"回城"回族传统婚俗的透视与其文化渊源的探索,研究吐鲁番市"回城"回族传统婚俗表象之下的文化意义,对于保护、发展、传承回族传统文化以及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一明 《中州统战》2003,(11):16-16
商丘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全市总人口780万,有回、蒙、满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14.3万人,其中回族占99%,相对集中分布在88个乡镇(其中回族自治乡镇4个)、203个自然村。千人以上的聚居村35个、300人以上的聚居村103个。由于历史原因,商丘曾是回汉族纠纷的多发区,特别是1982年至1990年间,全市共发生回汉纠纷102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3起,成为当时全国三大民族“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搞好民族团结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1年以来的12年里,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成为…  相似文献   

18.
何玉江 《友声》2012,(4):40-42
<正>回族是以中东阿拉伯、波斯族系为主体,兼容吸收了中国蒙、汉、维等民族,以伊斯兰为核心而凝结成的一个民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经商定居。公元13世纪,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西域人迁入中国,经吸收当地的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关于回族的  相似文献   

19.
应超  田敏 《理论月刊》2008,(3):89-92
九江市回族以其回族绝对人口少、分布相当分散的特点,成为一个研究散杂居回族的研究个案.笔者通过对其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分析,阐述了其不同于西北"典型回族"的不同特点,并且希望通过对九江市回族的族群发展现状的反思和发展趋势的展望,引起更多人对城市散杂居回族发展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宁夏是我国回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全国惟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与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相比,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国内外面对的同族人口和信仰同一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最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宁夏作为“中国伊斯兰省”,其浓厚的伊斯兰宗教习俗、回族生活方式以及遍布城乡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构成了我国较为著名的穆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