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1995年出台的《票据法》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成熟的制度纳入其中,在立法伊始,为规范票据行为、保护票据权利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经过10余年来的票据实践和司法实践的双重沉淀和积累,虽经2004年修改,但因改动不大,其滞后性和不适应性仍逐渐显现,《票据法》的修改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期特别策划邀请我国票据法领域的专家撰文对此进行专门探析,希望由此使读者对相关问题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票据法尚不完善,而又没有相关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因此,应该从理论上合理说明票据法的立法宗旨,以便为票据立法、司法和票据实务提供理论依据。票据立法的宗旨应为“保障票据使用的便捷、安全”,为实现此宗旨,票据应确认票据为要式证券、文义证券、无因证券,简化票据的转让手续,规定票据行为独立原则,确立善意取得制度、参加承兑和参加付款制度、追索权制度、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失效救济制度、刑事制裁制度,并限制人的抗辩。据此,我国票据立法内容应进一步完善、充实,以更好地体现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3.
票据的流通性是票据的杜心内容,我国票据法自颁布并实施以来,在规范票据的流通方面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票据流通性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票据立法。  相似文献   

4.
票据法的坚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商法的其他部分相比,票据法在世界范围内,太久没有修改了,其原因有经济上的,也有技术上的。但是,以德、日票据法学界为代表,对票据理论的研究异常活跃,他们最关注的部分可能正是票据法需要发展的部分,即作为票据理论两大核心课题之一的非因票据行为而发生票据流转如何解决对第三人的保护问题,现行法是找不到答案的。根据票据理论的成果,以票据行为契约说为前提,辅以权利外观理论是个不错的选择。目前中国没有日内瓦法系诸国国际法义务上的限制,把权利外观理论转化为具体票据制度,完全可能使中国票据法世界领先。  相似文献   

5.
外观主义在民法中有其一般表现,即善意受让,表见制度;心中保留制度;取得时效制度。作为民法特别法存在的票据法虽然同样遵循着权利外观主义的宗旨,但是其已经根据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了重大改进,远不同于一般民法中权利外观主义的表现,具体表现为:不同价值取向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建立、心中保留制度的严格适用和取得时效制度的取消。  相似文献   

6.
背书伪造是指在票据上伪造他人签名的背书行为。背书伪造对其他真实签名效力的影响,各国票据法的规定基本相同。关于背书伪造对背书连续性的影响,两大票据法体系存在相当严重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创新教学,就必须对现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转变教学者的思想观念,实行个性化教育,改革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高校的体育教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承办的第一次全国票据法修改研讨会于2010年10月9日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围绕我国票据法修改这一大主题,分别从票据代理、票据金额记载、票据签名、票据无因性、人的抗辩、票据善意取得、利益返还请求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而又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票据法中的利益偿还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翠香 《法学论坛》2002,17(5):58-62
传统票据法理论中的利益偿还请求权 ,是票据法为了衡平票据当事人的利益而特别规定的 ,对特定的持票人进行救济的一种制度。学界认为我国《票据法》第 1 8条是对利益偿还请求权的规定 ,但缺乏充足的理由。笔者认为 ,我国《票据法》并没有规定也没有必要规定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姬鹏 《法制与社会》2010,(12):110-111
随着网络技术逐渐深入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产生的电子票据。但是在理论领域我国票据法学者一直把电子票据排除在理论研究之外。电子票据的研究已经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电子票据是脱胎于传统票据的,其与传统票据的差异主要在于传输介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诸多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票据法又束手无策。为了应对电子票据给传统票据带来的挑战,票据法应该作出积极的回应,努力实现票据法理论的更新和现代化,并最终反映在立法上。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国际支付结算的次数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我国票据法的一些规定与WTO成员国票据法的规定不一致,加入WTO后,我国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个人在进行国际支付结算时,将面临法律上的冲突和障碍,从而影响国际支付结算的效率和我国加入WTO后应享有的利益。因此我们建议对我国票据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票据法》对限制背书没有体系性的规定,既存在语义上的混乱,又存在内容上的缺失。这种语义上的混乱导致理解上的歧义,影响了法律规范功能的发挥,而内容上的缺失直接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规则必然趋同,我国《票据法》关于限制背书的规定与相关国际通行规则之间的差异应当消除。  相似文献   

13.
现代票据法律制度,是建立在票据流通的基础之上的。为了保障票据的流通与安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票据法确立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并不意味着票据行为的发生本身不存在任何原因关系,而是指票据行为的基础关系(包括原因关系、资金关系和预约关系)与票据行为的效力相分离。确立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是世界大部分国家票据法的一致做法。我国《票据法》第10条并没有否定票据行为无因性,而只是其例外规定。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不是绝对的,而要取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我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颁布,并于2004年8月进行了微小的修改。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票据制度不断地得以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票据法规范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票据法规范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票据法》对于票据流通性的限制,二是《票据法》的制度性规定显然多于技术性规定。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票据法制定之时,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促使票据机能多样化的基础条件尚未形成。而随着票据法实施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制环境的持续改善,客观上亟待《票据法》根据实践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鉴于我国票据法修改的议题涉及面广,我刊编辑部特围绕票据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组织了一组笔谈,从票据签章、票据金额、票据无因性、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票据付款人权利义务、空头支票的成因与防范等诸多角度对票据法的相关修改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兼评我国票据法之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1929年(民国十八年),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三读会,通过了《票据法》全案(共分5章12节,139条),1929年10月30日由国民政府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票据法,且被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成功立法。而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制定并颁行的《票据法》之所以会有如此成就,与其制颁前期立法机关为制定这部法律所做的各项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运雄 《法学杂志》2007,28(4):34-37
依《票据法》第17条的规定,票据时效为消灭时效,时效期间分2年、6个月、3个月不等,时效起算点有出票日、到期日和一定事实发生日三种.出票人的票据责任重于其他票据债务人,但第十七条未规定持票人对付款人的权利时效问题,其关于追索权和再追索权时效起算点的规定是否都合理,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 确定原则,是英美国家票据法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要求票据上所记载的重要事项,即金额、时间和当事人,应当确定。确定的依据在于票据记载内容的本身,需要借助于票据记载以外的资料或证据加以补充、印证或计算的,不构成票据记载的确定。这项确定,在适用上不求绝对,但求合理。一项记载内容,是否已合理的确定,属于事实问题,由法官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个案原则,分别认定。 票据上记载的金额、时间或当事人不确定,将对票据的基本属性即流通性构成破坏,从而使票据从根本上丧失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9.
《票据法》第十八条自该法颁布实施以来,就一直受到颇多争议。本文试从利益返还请求权着手,结合票据法的立法目的与原理,对该条文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方向。  相似文献   

20.
票据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其成立须具备法律规定的要件。一般认为,票据行为的成立,至少应具备3个形式要件,即票据记载、票据签章、票据交付,〔1〕而票据签章则为各种票据行为之共同方式,且属绝对不可欠缺之形式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