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后,印度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将发展小型工业作为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小型工业在国家经济的某些方面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长达近两百余年的殖民统治,一方面多少摧毁了阻碍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机制,给印度社会注入了现代的因素,但另一方面却阻碍、扼杀了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独立后,印度在坚持对外开放,保持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同时,始终强调用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努力实现自力更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此,历届印度政府领导人都充分强调自力更生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实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印度的自力更生能力大为增强,对外依赖程度明显降低。这已经并将继续对  相似文献   

3.
印度农业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农业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经过独立后的艰苦努力,印度终于在70年代末达到粮食基本自给。但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农业依然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面对加速进行的经济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印度正在推行新的农业政策。独立前的印度,曾经饥荒不断,饿殍遍野,仅1942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使数百万人丧生。独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仍未摆脱饥饿的困扰。长期以来,农业不仅影响数亿人民的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印度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4.
独立后,为了把印度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强国和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印度政府重视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从而使印度在各高科技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进展。高科技已经对印度经济增长、印度产业结构、印度地区经济和印度对外经济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仍将对未来印度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雷 《南亚研究季刊》2012,(1):106-108,6
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从独立前的"殖民主义现代化模式"到从独立后的"以苏联模式为参照的混合模式",再到经济改革以来"自由主义混合模式",印度的现代化模式经历了深刻调整,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完善对于印度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独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现代化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资本积累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在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中 ,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积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独立后印度资本积累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一、印度资本积累途径的选择印度独立后 ,开始了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印度的生产力十分落后 ,经济结构畸形发展 ,外国资本占据重要经济部门并成为国内投资的重要来源。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和不平等交换 ,造成印度国内资源大量流失 ,严重破坏了印度的资本积累和独立发展经济的基础。面对这种经济状况 ,印度迫切需要改…  相似文献   

7.
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根据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环境,制定和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虽然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重视农业、强调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以及增加就业、消除贫困等都是各个时期经济政策中反复强调的目标。应当说,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刚进入九十年代,印度就面临动荡不安的国内国际环境。在国内,由于政局不稳,加上持续多年的教派冲突,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就走马灯似地更换了三届政府;在国外,西方  相似文献   

8.
外国资本一直是印度发展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它包括外国援助和外国投资两部分。本文拟对印度各个时期的外国投资规定及现行政策作一综述和介绍。一、印度投资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投资领域 1948年印度独立之初,在印度的外国私人投资的分布情况是,制造业占21%,种植业占16%,采矿业占4%,贸易部门占27%,银行业占14%。而在制造业中,50%以上的外国资本投于黄麻、棉花和橡胶工业,约10%投于钢铁工业和其他金属加工工业。印度政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制定了第一个工业政策决议。1956年4月印度通过了新的工业政策决议,为了适应现代化和工业发展对技术产生的不断变化的需求,该工业政策决议于1970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是印度第一个工业政策决议颁布的四十周年。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印度已建立起一个门类较为齐全的、独立的和具有一定水平的工业体系,号称世界第十个工业大国。印度工业的发展和它面临的问题无不同印度政府制定和执行的工业政策息息相关。本文拟对印度工业政策的制定、工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工业政策的成败及其反映的阶级实质试作一个初步的论述。一、制定工业政策的背景印度工业政策是印度政府为实现发展工业的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由于不同时期工业  相似文献   

10.
英国殖民者和印度封建势力的长期残酷剥削和掠夺,使印度长期沦为经济技术落后的农业国。1947年的政治独立,为印度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从事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摆脱封建落后的经济面貌,把印度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印度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独特的国民经济术技改造的基本战略,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调整完善这一战略。为实现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基本战略的预定目标,印度在坚持公营经济“制高  相似文献   

11.
印度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左连村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其经济发展成就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成熟工业经济的产品,例如,钢、化工、机械、铁路装备、国防货物等都达到了一定的生产水准...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南亚研究季刊》2008,(2):52-56,61
印度民族工业资本的依附与独立的内在矛盾性是这个大国在从殖民生成到民族独立的整个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英帝国对印度的殖民侵占和经济掠夺,这决定了英属印度民族工业资本成长中的弱小、扭曲以及内在的主要矛盾——依附与独立。但是,正是在这样受压迫与受剥削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印度民族工业资本一定会摆脱依附获得独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印度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独立后,即面临着如何尽快改变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经济的畸形性和脆弱性状况,使民族经济能有较快的发展。而在这方面,首先要解决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起什么作用的问题。虽然印度选择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采用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但它并没有简单地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期那种完全自由放任的作法,而是相当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作用,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下,通过实行混合经济体制,把国家置于引导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虽然近年来印度的经济改革正在加强市场调节作用的力度和广度,但从独立至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是当代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电子工业则是当代崭新的技术工业。其产生与发展,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印度,虽然早在独立初就开始电子品生产,但长期以来却发展缓慢。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印度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引入注目。一、印度电子工业发展概况迄今,印度电子工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时间大体从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四十年代末期,印度创建了电子工业,主要生产无线电收音机。但整个六十年代,收音机仍是印度人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独立后,为在印度实现“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目标,印度实行了混合经济制度。在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和扩大公营经济,并把其作为印度“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标志。经过50年的努力,印度公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组织管理形式多种多样,在印度经济发展中占领了“制高点”。但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问题是经济效益欠佳。80年代以来,印度坚持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对公营经济的组织管理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但也留下值得记取的教训。从而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某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印度独立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它是通过农业资本主义的道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前,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诸条件决定了它采用农业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近一段时期,印度政府为实现上述目标,进行了很多工作,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拟对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及其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印度农村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一、何为印度农村发展印度自独立后非常重视农村发展,制定了乡村建设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等政策性计划。随着这些有关农村发展计划的执行,“农村发展”这个概念也就逐步清晰起来。农村发展不单是指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而是牵涉到农林牧副渔业、乡村工业等经济...  相似文献   

18.
印度有近60万个村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69%的人以农业为生。七十年代初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0%以上,八十年代中期仍占40%,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印出口价值的35%。因此,农村发展一直受到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的重视,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执行不同的农村发展计划。研究印度农村发展计划,如同研究印度农业经济一样对研究印度政治、经济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印度农村发展战略及其转变、印度农村发展的具体内容及成就和印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前景等作一粗略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坚持调整与改革的印度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民族经济,独立后印度建立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体制与宏观管理机制,促进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但印度经济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等。面对世界各国蓬勃兴起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浪潮,印度从80年代初起坚持经济调整与改革,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重新上台的印度人民党依然坚持经济改革。一、具有印度特色的混合经济体制独立后,目睹西方周期发生的经济危机,尼赫鲁认为,不发达国家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模式。看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尼赫鲁指…  相似文献   

20.
英国入侵印度后,英国人不仅改变了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貌,也改变了原穆斯林统治下的印度法律制度。独立后的印度法律,多与殖民地时代的法律有继承关系。因此,研究殖民时期印度的法律制度状况,不仅是探讨印度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是如何进行法治的。一、外国法律的引入印度英殖民统治者并未经过很长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司法行政制度。就象大英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