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作了重大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但两大当事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人权保障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以期构建更完备的刑事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2.
文章先是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有关被害人与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的设计和规范进行分析;而后针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与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有利于被害人与被告人人权保护的角度,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人权入宪,是我国法治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人权的保障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该法浓厚的过渡性色彩决定了对有关人权保障的规定还远不够,特别是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法治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应以人权入宪为契机结合联合国有关刑事司法准则及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充分发挥出保障人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刑事诉讼任务中。刑事诉讼的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也围绕人权保障作了相应修改。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要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有必要了解人权保护的历史发展及我国政府人权保护的政策方针,清楚诉讼参与人的法定人权,明确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职责,找出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权保障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范围内,刑事司法活动中能否有效地保障被告人的人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的诉讼是否文明、科学、民主的主要标志之一。从控辩平衡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可知,控辩平等是刑事诉讼机制的本质要求,也是刑事诉讼活动中保障被告人人权的根本要求,但从我国刑事被告人人权保障的现状可以看出,控辩失衡仍然是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特征,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并通过诉讼制度的重新设计来矫正控辩失衡的现状,从而达到保障刑事被告人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刑事被告人人权的保障问题,已被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长期关注,但关于刑事被害人的人权保障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护的日臻完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人权保障问题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文章通过对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的缺失及缺失的成因分析着手,提出了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围绕人权保护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刑事诉讼这一主题,业界人士大多分析研究国际人权标准,以期推进我国刑事诉讼改革,并将研究重点放在沉默权、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禁止酷刑及刑讯逼供、死刑的运用等,而较少依国际标准对刑事诉讼中人身权利保护的相关具体制度诸如审前羁押审查制作进一步的探讨。在现代司法活动中,刑事诉讼程序与人权关系最为紧密,涉及公民最重要的基本权利,如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刑事诉讼中对人权保护的水平显示着一个国家人权保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中吸收了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先进制度后,我国学者们纷纷开始关注并对证据开示制度引入刑事诉讼领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索。鉴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意义,我国证据开示制度应从刑事证据开示主体、内容、范围、程序及后果几方面来建构。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全球化是刑事诉讼的趋同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刑事诉讼全球化有着其自身的逻辑与体现,其意味着刑事诉讼国际标准化.顺应国际标准,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许多方面已与国际标准趋同,但在正当程序、人权保障、司法独立以及刑事证据制度等方面还与刑事司法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回应刑事诉讼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刑事诉讼全球化在诸多方面须进行改革,以体现刑事诉讼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0.
论检察权与被害人人权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察权作为一种贯穿刑事诉讼始终的国家公权力,在保障被害人人权方面具有特殊的职责和价值。我国应明确界定检察权的性质,合理确定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内涵,以便完善检察权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保障被害人人权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是否做到对证人的有效保护关系到刑事诉讼能否顺利进行,更关乎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这一刑事诉讼职能的实现.当前,我国证人保护在保护的程序、机构、范围等方向存在不足,为此,应明确证人保护的对策和范嗣,建立专门的证人保护程序,完善证人保护的措施,明确证人保护的责任和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存在着缺乏配套法律规定、忽略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司法机关与其他保护机构衔接不够等问题,因而难以完全实现立法的初衷。为解决问题,应完善少年刑事司法程序,扩大司法保护范围,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建立社会化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程序正义更是重中之重。但从程序正义角度来审视我国当前的刑事诉讼程序,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当从无罪推定、沉默权、律师介入诉讼等方面尽快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更好地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The quick criminal judging procedure is a system of exploration and reform in our country.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itigation, exploring the division of complicated and simple criminal cases,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the accused and reducing the detention rate, it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ying, such as narrow scope of application, conflict between efficiency and right, the concept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lacking cooperation. In the exploration of quick criminal judging procedure we can broade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strengthen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reverse the rigid thinking of the case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诉讼领域内关注和保障被害人权利,其意义在于:关注和保障被害人权利是人权保障的必要内容;关注和保障被害人权利是诉讼公正的基本要求;关注和保障被害人权利是惩罚犯罪的重要条件。我国对被害人权利和诉讼地位的法律规定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被害人权利对侦查的影响表现在对侦查权启动的影响、对侦查程序诉讼性质的影响,以及对侦查方式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论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隐私权愈发受到关注。但是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侵扰隐私权的行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而理论界多是把隐私权作为私权领域问题进行探讨,很少与刑事诉讼联系起来,即使联系在一起,也更多是局限在某一具体问题的处理,并未真正进入理论探讨的视野。文章意图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探讨这一问题,通过比较方法考察隐私权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分析归纳我国刑事诉讼中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进而探求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刑事审前程序中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司法实践中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还存在制度与理论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应从法定权利、审查程序、救济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进行司法改造,以更好地满足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外对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适用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是西方一项古老的伦理和法律原则。该原则不仅是一种比较有效地防止国家滥用权力的制度保障,更是被刑事追诉人的一项基本人权。掌握和探讨其他国家适用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上不同的特点,可以为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侦查阶段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结构中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以及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身份与地位的特殊性 ,决定了无论从实证角度分析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现状 ,还是从理性层次对现阶段我国立法存在的缺陷进行反思 ,均有助于完善我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