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这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一次飞跃,也是东亚经济整合的重要举措,而其发展状况令人关注.中国与东盟贸易扩大是来源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还是来源于产业内贸易,值得我们研究.引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细致地分析,并通过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原理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2.
朱福林 《理论探索》2022,(4):108-114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中国服务贸易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高质量发展面临多种制约与挑战,主要有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不强,服务业开放水平仍无法有效支持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动力机制受阻,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阻碍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治理水平不高导致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偏低,全球服务贸易多边谈判进展不力等。推动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大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开放,其次要全面深化国内服务业结构性改革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最后要优化与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国都把文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水平与自身的文化大国地位极不匹配.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从产品、产业、政府政策三个层面进行文化创新,切实提高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与RCEP伙伴国贸易总体上是一种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的关系,在产业合作上整体呈现“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潜力巨大”的格局。据此,建议从六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强我国与RCEP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依存性和互补性,深化彼此间贸易合作,避免贸易领域恶性竞争,使彼此间贸易关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基于双边互利共赢的农业贸易和产业对接与合作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系日益紧密,贸易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面对国际经济下行趋势和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现实,扫清农产品贸易发展障碍,制定农产品贸易升级策略,持续深入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合作,对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给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机制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机制不完善、定价权缺失,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危害着产业安全,对现代化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深入研究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机制,从而探讨中国如何制定有效的定价模式和调控机制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波动,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2)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1984-2011年中美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由协整检验得出中美产业内贸易与市场规模、FDI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市场规模对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推动作用大于美国对华投资的推动作用。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中美产业内贸易与市场规模、FDI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中国政府和国内生产企业制定合理的对外新贸易政策与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8.
曹薇 《学理论》2012,(25):61-62
21世纪以来,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服务贸易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生长点和增长极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就中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仍然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并以半年为一单位,选取2001-2010年数据比较了知识服务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二者均为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最后,关于如何促进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是指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得自国际贸易的利益大致可分为两类: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2008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基本情况并阐述了其主要学术成就,包括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贸易政策、新经济地理、国际金融理论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运用G-L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依据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年到201 0年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就中美两国HS分类下HS01到HS24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和水平及结构进行分析,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强调"建设开放型经济"的提法,以避免个别地方和部门忽视对内开放问题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产业竞争力在迅速提高的同时,也遭遇到来自贸易伙伴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种种限制;与此同时,我国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无序和过度开放问题也备受争议,甚至引发对开放度的讨论。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在对外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贸易的发展世人瞩目,而中国贸易大而不强的现实令人担忧,并已成为中国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对中国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2)
俄罗斯作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能源大国,与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形成强大的能源互补,特别是近期乌克兰危急中俄罗斯与欧盟产生政治分歧,俄罗斯更需要通过能源外交来拉拢中国,所以,加强中俄两国之间能源领域贸易合作,加大相关产业发展,对中俄今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合中俄能源合作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中俄能源贸易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针对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能够更好地促进中俄能源合作,促进两国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本文从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区域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动,得出结论:中国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符合我国资源要素禀赋状况;进口市场集中程度仍然较高,相对于出口市场多元化所取得的成绩,进口对部分市场依赖过度;农产品贸易国家垄断已经打破,私营企业成为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外商独资企业有重要影响等结论.针对结论,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及其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飞 《理论导刊》2007,(6):98-100
进入21世纪,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从而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SA8000)、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这些演变背后存在众多的理论支持,研究这些演变及其表现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芳 《理论参考》2009,(3):13-14
近年来以发达国家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确有所抬头,而次贷危机向纵深发展后,在全球经济减速环境下,随着各国失业率提高,贸易保护势头更有扩散升温之势。更为严重的是,当下贸易保护主义有向金融保护、产业保护和投资保护进一步渗透的迹象。但保护主义不是拯救一国经济的有效手段,却可能助推世界经济的衰退大潮。  相似文献   

18.
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贸易争端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困扰。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因其优越性对中国来说是可以利用的机遇。中国既要积极利用这些机遇,同时也要准备迎接世贸组织新的争端解决机制带来的挑战,学会把挑战化为机遇。  相似文献   

19.
蒋翔燕  吴韬宽 《学理论》2012,(3):103-104
1 3世纪是修道院经济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尤以羊毛贸易最为突出。羊毛贸易的有利可图及经济特权和豁免权的获得,使得修道院经济更加繁荣。修道院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国的经济面貌。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对经济增长发挥主导作用,但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努力探索合理有效地方法,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