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战后日美货币史,仿佛是一部日元兑美元的升值史。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本于1949确立了1美元=360日元的单一汇率,这一汇率在当时就是一个带有相当“升值”性质的汇率。可日本竞然实行了20多年,直到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应付美元危机,不得不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并对进口商品增加10%的附加税,即著名的“尼克松冲击。”在美国的压力下,1971年12月日本被迫宣布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换308日元。1973年2月,新的美元危机又迫使美国和日本放弃了固定汇率制,日元对美元汇价突破了300日元,从此开始了美元大幅度的贬值,日元大幅度升值的进程。(祥见表1)  相似文献   

2.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处在一种“无制度的制度”之中,特别是亚洲各国和地区的货币制度,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缺乏自律,导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众所周知,这场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场货币危机。正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日本东京大学河合正玄教授指出的,亚洲各国采用的“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这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加速日元国际化,促进亚洲货币合作被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更加严肃、紧迫地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3.
自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至今,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改革与变迁.在旧汇率制度下,东南亚国家的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有其显著的特点.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南亚国家都放弃了原有的"软性"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采纳了有管理的或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汇率制度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高频钉住美元"和"低频钉住美元"的混合模式的特点,并面临本币升值的压力.新自由主义理论所鼓吹的"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不符合东南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2001年日元汇率变动与影响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从年初的114:1持续下跌至年末的130:1左右,贬值幅度高达17.5%。日元作为世界上三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之一,其汇率走势对亚洲(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一、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是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一直不景气,多届政府对此都无能为力。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经济曾出现了短暂而微弱的复苏迹象,随即又再度滑坡,2000年三、四季度增长为-0.6%和-1.4%,2001年经济仍持续下滑,全年经济增  相似文献   

5.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日本着眼于21世纪,进入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 一、调整的背景 1.国际方面 (1)日元升值的影响 战后直到1971年8月“尼克松冲击”之前,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1美元=360日元。然而,随着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以这种汇率制度为出发点,呈一路上升趋势。 1985年9月,在西方国家财长会议上通过了“广场协议”提出与会各国联合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决定适当调低美元的倾向比价,从此,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一路攀升,势不可挡。日元升值如此迅猛的结果,也就同时意味着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然地,作为这次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加强对汇率的关注程度。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日元汇率自2000年至今仍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大体而言,日元汇率的变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至2002年),自2000年日元汇率受国内经济的影响,虽然间或出现局部反弹,但总体呈现贬值趋势;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4年),随着美元强势货币政策的弱化,日元汇率进入升值阶段;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自2005年以来受世界对美国的货币政策预期及美国经济状况的好转的影响,日元汇率结束升值态势呈现贬值趋势,进入2006年日元汇率仍呈下降趋势。本文将分析三个…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越南自1989年汇率并轨后至2012年间越盾汇率的变动趋势及汇率制度的演变,分析了不同时期越南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和中国一样,革新开放后越南的汇率制度变革整体上也是成功的,为经济的转型与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目前管理浮动汇率制的框架下,越南形成了单一钉住美元为主的汇率制度,这使得越南成为继中国之后新近加入"东亚美元本位"体系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日元经历了几次大幅度升值,特别是1993年以来的日元再次升值,是持续时间较长、升值幅度较大的一次,它对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在1993年年初,美元兑换日元的比价为1:125左右,进入二月中旬,日元开始上扬,到了8月18日,美元对日元的比例上升到1:100.40,逼近100日元大关。其后,日元汇价有所回落,但是进入1994年,日元又多次受到升值的冲击。今年的2月12日,由于美日贸易谈判破裂,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日元,把宝押在克林顿政府将迫使日元升值以限制日本的贸易顺差方面。从此日元便开始大幅度上扬,日元汇价不断攀升,历史记录一再被刷新。6月21日,美元汇率首次突破100日元大关,跌到1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制瓦解以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一直维持在60%以上的高水平。同时,美国在世界产出总额中的份额趋于下降。两者的变化趋势看上去并不吻合。本文力图说明,一国经济增长与其货币的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固定比例的关系。对剔除价格变动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份额长时间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本文发现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世界产出份额同时能较好地解释美元份额在后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进入各国外汇储备的篮子,它们较快的经济增长客观上促成了全球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高度不均匀格局。全球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及其币种选择行为,美元的全球外汇储备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美元偏好"。  相似文献   

10.
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共同体在国际金融领域进行联合干预的有力工具。欧洲货币体系形似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实质不同;它形似1972年4月的“蛇”,而实质不同;它形似特别提款权,而实质不同。事实证明,欧洲货币体系运转情况良好,它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新体系赢得了成员国通货汇率的相对稳定性;第二,欧洲货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内部稳定;第三,欧洲货币单位的私人运用育着飞速的发展。欧洲货币体系最大的缺陷乃是使那些没有参加欧洲货体系汇率机制的成员国货币补偿金额的计算变得更为困难。我们认为英国参加新体系汇率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单一欧洲文件》的草拟、通过、和批准将大大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而实现这一文件则要求加强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正处于自我完善的过程之中,而且很合适作为末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可能的模式。我仍然坚持我以前所作的结论;“尽管道路不管平坦,欧洲货币体系将是大育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正黄金、美元与权力:国际货币关系的政治(1958~1971)[美]弗朗西斯·加文著严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第2版本书是一部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货币关系演变的著作。作者利用美国和欧洲近年来解密的档案资料,重新诠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本书指出,以往认为尼克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葬送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实际上,从1958年末大多数西欧国  相似文献   

12.
亚洲经济何时得以恢复,是许多学者近来一直讨论的话题。人们起初预测的暴跌暴涨的“V”型经济波动并没有出现,代之而来的是长期萧条的“L”型发展态势,这种状况之所以出现,除了各国的自身原因外,与日元的汇率波动不无关系。去年七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各国货币纷纷贬值,日元也出现大幅波动。7月11日1美元兑112.75日元,到年底突破130元大关,1998年年初有所反弹,但进入4月份又一路狂跌,曾一度跌到6月15日的1:146,创造了八年以来的新低,按1998年7月3日1:140.8计算,比1997年已贬值约…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在经济上都存在可行的运行机制,但都因政治因素不能有效运行,所以政治维度之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至关重要。文章考察了货币的政治属性与国际货币权力及其来源,提出了基础性权力和工具性权力等概念,建立了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分析框架,旨在揭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中国家间货币关系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文章还以东亚地区为样本,从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视角,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货币关系的演变,对中国如何将国家政治和经济实力转换成货币权力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外交政策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自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就一直处于长期萧条状态。在这十多年里,日本经济的元气大伤,1990-1999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由430万亿日元增加到482万亿日元,10年总共才增长了12.1%,只相当于高速增长时期一年的增长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除1996年以外,日本大多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都处于发达国家中的最低水平,尤其是1998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1999年,日元兑美元汇率变化剧烈,令人难以预料,从5月20日124.37日元的当年最低点至11月26日101.87日元的当年最高点,升幅达22%。日元汇率的急剧波动,给日本经济及亚洲经济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日元汇率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为今后预测日元汇率的走势提供借鉴。一、1999年日元汇率走势分析纵观1999年日元汇率的走势,大致呈“V”字型,如图所示:资料来源:根据全年《金融时报》的相关资料整理而得。年初的一个半月中,日元兑美元汇率基本徘徊在114:1下方,2月中旬之后,日元一路直线下滑,并在5…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企业的活力及其主要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期以来,日元持续升值,日本外贸大量出超并造成与其他国家经贸摩擦加剧,加之国内市场饱和,从而使企业经营环境面临重重困难.早在1987年初许多日本企业都叫嚷“受不了”,当时日本通产相田村也表示:日本企业承受日元升值的能力在1 美元兑换160日元.然而,到1987年底出现1美元兑换121日元的创记录水平时,这种叫嚷“受不了”的日本企业却反而减少了.许多企业都扭亏为盈,增强了应变能力.这种在逆境中走出新生路的秘密到底何在?日本的一些经济评论家认为:关键在于日本企业有较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东南亚逐渐成为美国的亚欧地缘战略要地。受传统货币关系网络影响,战后美元在东南亚的国际化水平较低,推动美元在东南亚的使用遂成为美国地区战略的重点之一。战后初期,美国稳步解锁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的经济与政治控制,为美元的渗透与使用创造条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利用日本和新加坡链接东南亚,降低冷战和越南战争的影响,加速美元货币关系网络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以自身的调整诱导东南亚的发展转型,采取措施削弱日本和日元的影响,利用美元货币关系网络捆绑东南亚的发展与未来,完成美元在东南亚的国际化,使美元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以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东南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目标区域,中国要从美元国际化进程中学习经验并汲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外围”格局,苏联则主导建立经互会,全球经济形成两个“平行体系”,经济全球化进入“两个平行市场”阶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角力,最终以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瓦解,经互会解散,苏联经济崩溃、政治分裂和国家解体收场,平行体系合二为一,全球经济回归美国主导的西方国际市场。百年大变局下,美国视中国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进行经济围堵,拉拢盟友组建“排华”经贸小圈子,企图将中国排斥出现行经济体系、孤立于世界市场之外,而国际经济体系从分到合后再现分的苗头,滑向“平行市场”的风险增加。中国应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以开放破围堵、以开放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1985年9月“广场协议”以来,日元汇率持续上升。理论上讲,这将导致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进而出现贸易收支赤字。但是,日本的情况恰恰相反,同期日本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状态,且贸易黑字不断扩大。其中有何缘由呢?本文将在分析日元汇率变动状况和贸易盈亏状况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20.
美元霸权重振战略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重振战略是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为维护美元霸权地位而采取的战略调整.该战略将美元霸权重振与经济重振统一,标本兼治,总体上取得了成效.可是战略因素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影响毕竟有限,只能延缓而不能改变美元霸权衰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