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从去年十一月开始,针对职工对当前形势认识不清,对政策理解不透,思想上有疑虑等问题,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从而使全段职工理顺了思想,消除了疑虑,明白了道理,鼓舞了士气。一、敢于触及现实,正视矛盾,搞好形势政策教育去年我们在理想纪律教育中,发现在相当一部分职工中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有怨气、发牢骚。突出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认为物价不稳,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二是认为政策朝令夕改,职工受益不多;三是对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政策不理解,满腹怨气;四是有些职工“吃着大米嚼着面,看着  相似文献   

2.
苏宁 《瞭望》1994,(44)
一些人估计明年通胀在15%左右,这种看法似过于悲观。 先从总体上分析:在供给方面,今年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一些重要生产资料供大于求,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将相继建成,外汇储备正进一步增加,都对缓解物价过快上涨有积极影响。 另外,我国发布的物价上涨指数,一般是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数,它反映的是相隔12个月的物价变化情况(经济学上称“同比”),却不能反映近期的物价变化。如果看“环比”(与相邻  相似文献   

3.
王秀丽 《理论导刊》2000,(10):27-28
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应坚持物价基本稳定政策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到1996年初步达到预期目标,以1997年经济的“软着陆”为标志,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的时期。物价总水平从1994年的两位数峰值回落,从宏观上看,归结于坚持不懈地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而且随着缺短经济在大多数领域的结束、过剩经济时期的到来,减轻了通胀压力,为物价回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在宏观“软着陆”成功后,我国通货紧缩的压力却不断增大。通货紧缩具有“…  相似文献   

4.
报载,安徽省蚌埠卷烟厂领导听到有些职工牢骚很盛,火气很大,便在厂里建立一个“出气室”,厂领导轮流值班,听职工“出气”。厂里很快收到有价值的建议四百余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看了这条消息,我十分钦佩蚌埠卷烟厂领导者的胆识。本来,气,人皆有之,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谁还不闹点情绪?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偏偏听不得这些,听到群众发牢骚,有怨气,就堵,就查,就压,仿佛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神圣职责”。其实呢,压是解决不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4,(37)
8月中下旬,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市长办公室内电话响个不停,会议开个不停:大米、面粉、蔬菜、猪肉、鸡蛋等主要食品、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物价牵人心.老百姓着急,市领导更着急.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8月下旬安排有出国访问任务,临行前他给市委办公厅留下的一句话是:我回来要看的第一份文件就是咱们天津平抑物价的情况汇编.8月的物价形势有多严重?这一次大城市物价上涨的形势有多严重,请看新华社8月23日播发的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尽管“菜篮子”商品如猪肉、蔬菜价格普遍有所回落,但各级政府仍把平抑市场物价,控制物价涨幅当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来抓。 记者在湘粤鄂三省及省会城市进行调查了解到,三省会市长们在实践中不约而同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菜篮子”商品价格涨价幅度大,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很重要一条是供给不足。而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当前最主要的是花大力气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1992年伊始,俄罗斯全面放开物价,主要食品的实际价格失去控制,扶摇直上,城镇居民叫苦不迭。 在去年10月28日举行的俄罗斯第5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叶利钦总统宣布,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将采取一项“最令人痛苦的措施:在今年内一次性放开物价”。他强调,一次性放开物价是“艰难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农村的路旁村头,目前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物价,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8月中下旬,记者在沈阳市繁华的太原街与30多位市民交谈对物价问题的看法。他们中有机关干部、商店经理,也有工人、个体商贩……  相似文献   

9.
夏斌 《求知》2008,(8):16-18
近半年多来,全球石油、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物价出现了持续、快速的上涨,有50个国家的物价出现两位数的上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一轮“全球化红利”的高回报和世界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重大转折。因此,要搞清楚当前全球性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还需从“全球化红利”和世界经济周期说起。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娄底这座青春之城,如何抢抓机遇、厚积薄发、高歌猛进,推进旅游产业新跨越已势在必行。笔者从娄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在创新中求发展,打造自身旅游品牌,以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价格改革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压抑了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势能”从物价上释放出来,导致市场物价全面地大幅度上涨,久已孕育的“阵痛”开始发作,物价成了社会生活“绷紧的神经”。价格改革,有动力也有阻力。它并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其阻力也并非单方面来自现象本身,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便是人们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要求和承受能力,以减轻阻力推动价格改革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刍荛之见。  相似文献   

12.
笼统用五十年代标准来判断今天的现实,是对当前形势产生模糊认识的一个原因。比如,前一时期,人们议论较多的是物价问题,有些人很留恋五十年代的物价政策,认为“物价冻结才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只要一听到物价要调整,就不加分析地认为是“不好”。对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经济生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也是不习惯、不顺眼。喜欢简单地对比,其结果,什么都“不如五十年代”。诚  相似文献   

13.
1 今年以来,我省物价工作继续执行“既要稳定物价,又要振兴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调放并举,适时监控,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促进市场发育,商品公平竞争环境已经初步形成,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其重要标志是:全省城乡市场异常活跃,商品丰盈,购销两旺。但因商品涨价因素错综交织,物价总水平上升幅度偏高。 就全省的物价调查及监测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零售物价涨幅过高。资料表明。今年1—5月份全省零售物价涨幅达8.1%,不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0月15日至11月中下旬,由于投机资本兴风作浪,新中国经历了第一次,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一次物价暴涨风潮。就在这一年,陈云力挽狂澜上海滩,先平息了“银元风波”,又打胜了“棉纱之战”和“粮食之战”,三战皆捷,一举稳定了全国物价。毛泽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我日前曾代表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涨幅居高不下”。在这里,我还想补充通货膨胀的几点成因: 一、我国经济连续三年快速发展,而经济快速发展与高通货膨胀率几乎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国通胀问题不可与美国简单类比,美国经济实力强,其经济成长超过2—3%时,政府就必须高度警惕了。中国属发展中国家,物价基数低,在经济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情况下,物价  相似文献   

16.
说到1988年的中国经济,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通货膨胀。 这一年的经济生活,是在通货膨胀的浓重阴影下渡过的:人们也正是从这一年与物价的“摸爬滚打”中开始认识通货膨胀。 基本判断 前几年,我国也出现过通货膨胀,但物价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4,(37)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四城市平抑物价的具体做法虽不尽相同,但各市政府之良苦用心则相同.各地情况不同,孰优孰劣,难分伯仲.接下来想探讨的是:——蔬菜购销的“暴利”,是不是真的被小商小贩“拿”走了?——国有“主渠道”菜店,究竟该怎样发挥平抑物价的主力军作用?——大城市的蔬菜供应,肯定是个极其广阔的大市场,那与之配套的大生产、大流通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8,(7):45-46
法国:加强物价监控 重拳打击垄断 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目前宣布.正式成立“物价与利润监察小组”,实时监督物价水平并每月公布物价涨落情况。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7,(7)
从说客到利益裁判人、到心理咨询师、再到计量员和勤杂工,这些变化多样、频频错位的“脸谱”背后,是现有拆迁制度“主体模糊”的尴尬。在现有的政策法规中,均找不到基层行政干部直接参与拆迁的法律依据。这让不少干部对自身角色感到迷惑:“我们在拆迁中到底算什么?仅凭区政府的一份红头文件,我们就搞起了拆迁。”商业拆迁本是市场行为。开发商与拆迁户作为平等主体,在双方自愿情况下谈判签定契约合同,方是“市场化”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一旦行政力量代替群众、开发商作为市场主体介入,要么干部付出努力得不到承认,要么难免“以势压人”。群众做不了自己的主,当然要价越来越高,有种种怨气还可能无法化解。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4,(15)
物价是市场晴雨表,连接着千家万户,关乎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稳定物价,稳定市场,根本的一招是,在开展物价大检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农业,特别是“菜篮子”工程建设,增加社会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