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馨是民营企业家曹巨英女士独自创设的品牌。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意馨艺术幼儿园现有员工360名。现共接收托幼儿2100余名,开设67个教学班,各园均有比较好的园  相似文献   

2.
探亲(小品)     
人物:丈夫老张头老伴秦桂芝女儿张慧老张(边说边上):自从女儿考上大学后在上海工作,一晃都十几年了。往年都是我和老伴去上海看她,她就从来没有回来看过我一次,你说为啥?她说工作忙,这没良心的,你看啊这世道都掉了个个儿。  相似文献   

3.
我的妈妈     
正母亲离我而去整整20个年头了。母亲出生于抗日战争的1941年,据外婆说,怀她时就没有吃饱过肚子,妇女们一听说打仗就赶紧带点干粮躲到玉米地,一连几天都不敢出来。生下她时,又黑又瘦,想到能养活就活,活不了就算了,也算她命大,居然挺过来了。1959年,她随着支援边疆的队伍,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来到了新疆。恶劣的生活环境,严重的水土不服,思乡的折磨,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吓倒性格倔强的母亲。在这期间,她还恋爱了,选择  相似文献   

4.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88年8月,陶学新在农一师八团地膜机厂当上了一名车工。厂里的工人们都说她是一个“工作迷”。的确,她一天到晚就没有闲着的时候,车间里的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厂里为她算了一笔账,从1992年到1995年,她共创产值20.57万元,创利润7.2万元,用4年时间完成了16年的工作任务,被人们誉为走在时间前面、提前跨入21世纪的人。优异的成绩,换回了丰厚的回报。她先后获得农一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十佳青年”“优秀党员”、兵团“双学双比先进个  相似文献   

5.
说到“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冤案时,胡耀邦曾不止一次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这位陈大姐是何许人也?她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她怎么就敢公然唱反调?她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6.
正在二师二二三团提起黄先华,没有不认识的,这得益于她经营的湘渝饭店,在团场的人,几乎都在她的饭店吃过饭,吃过一次的下次还会再来,好吃呀,这就记住了黄先华。同时,她又是二二三团电站的售电员,团里哪家或是哪家单位没有电了,就会立刻想到黄先华。而当你真正见到她本人,真的无法将她与"女强人"划等号,个头不高、瘦小、白净。在家里,她是主心骨,丈夫、母亲和女儿都离不开她。您一定很想了解这个家庭是怎样和睦相处的吧?那我还要从头给您说起。我们还是从这个家庭中的女主人黄先华谈起  相似文献   

7.
小王是一名下岗女工。她没什么技术特长。几年来在找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在打工期间,她当过送水工、做过服务员、还帮过厨,可就是没有长期在一个地方打过工。都是干一两个月就会被用人单位解雇。而解雇的理由都是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她不明白。去找用人单位理论。想问问她哪点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没有一个用人单位明确告诉她录用的条件是什么。于是她来到律师事务所咨询。怎样才能知晓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怎样才不会被用人单位不明不白的辞退?  相似文献   

8.
1992年,丁克萍从新疆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按照一般女孩子的愿望,都在大都市找份好工作。而她毅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农七师一二八团,当了一名承包土地的职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上了政工干事的岗位,开始了她舞文弄墨的事业。谁也没有想到,学英语专业的她,竟把编排汉字序列的活儿玩得红红火火。从1997年到现在,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近500篇,仅2002年就发表稿件270多篇,其中中央级20余篇,被农七师评为“十佳通讯  相似文献   

9.
罗西 《廉政瞭望》2010,(15):64-64
原来在我家做钟点工的小杨,因为有过小偷小摸的记录,所以被我们社区集体辞退。换来了一个新的曹阿姨,她第一次到我家做卫生,就大张旗鼓地批评她的前任来:“你看,厨具也没有洗。”、“死角她都没有去注意”、“哎呀,键盘也没有擦”……我有些烦了,便回了一句:“她的工钱比你少。”她这才止住了批判。其实,小杨不是没有优点,她做的卫生也不错,她错的地方是有时手脚不干净。  相似文献   

10.
于大光 《新长征》2014,(7):36-37
她姓冷,可心热。一颗火热的爱民之心、敬业之心,让她在社区一干就是20多年!松原市宁江区铁西街党工委书记于志东对记者说:"2008年8月,她开始担任铁安社区党总支书记,凭借之前从事社区工作的经验和对社区情况的了解,很快就挑起了这副重担。她善于和居民沟通,不论居民有什么事,她都热心处理。有她在,这儿没有解决不好的事。"如数家珍,于书记及街道、社区熟悉她的人讲述了一个个"凡人小事"。  相似文献   

11.
薛峰 《党课》2010,(6):85-86
她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座豪华的宅邸里,父母都是当时显赫的贵族,可是她却长得矮小、丑陋,这使她从小性格就很文静、内向、甚至胆怯。她没有玩伴,整天只与小猫小狗在一起;她不敢照镜子,不喜欢自己的脸,眼睛太大,牙齿也不够整齐。  相似文献   

12.
【案情介绍】 张某因引诱他人犯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在服刑期间,张某认真遵守监规,真心实意地接受教育改造,有明显的悔改表现。监狱在对其仔细考查以后,确认将她释放后,她不致再次犯罪。因此,在张某服完5年刑后,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后来人民法院裁定对她假释。张某被假释后,许多人都认为,放出来就没有事了。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她曾帮助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她的家是中关村一片孤岛。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这位老人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相似文献   

14.
<正>在四师六十九团九连,有一位96岁的高寿老人张吉成,大家都感叹老人有福气,摊上了一个好儿媳。王凤仙就是人们口中的好儿媳,王凤仙今年57岁,1980年结婚后就和公婆生活在了一起。因为从小她就生活在一个以尊老爱幼为美德的家庭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精心照顾生病的外公外婆,也将她教育成了一个孝顺老人的好孩子。结婚以来,她从没有和公婆发生过争吵,虽然公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7,(2)
在集安市,提起团结街道沿江社区计生户长毕玉珍,居民无不交口称赞,亲切地称她为"毕大姐"。各家有事都愿找她帮忙,不管居民的大事小情还是社区的工作,她都跑前跑后,乐此不疲。毕玉珍刚参加工作就对心中神圣而伟大的党特别向往。虽然想入党,但她觉得自己差得太远,一直没勇气提出申请。结婚后她随丈夫搬到了外地,但她入党的愿望一直没有动摇。由于没有工作单位,她的愿望只能压在心底。平时她总是想尽办法接触党员,并学党员的样子为群众做好事。丈夫退  相似文献   

16.
没有路的路 她从来就没想过出名.思维和名字都极为朴素,她叫蔡玉琴.她是老师非常喜欢的那种很自立的好学生,甘心情愿为班集体扫地、打开水、生炉子;一次能辅导几个甚至十几个后进生;体育成绩也很出色,高低杠、跳山羊、跳高、跳远、跳跳箱等等无所不能.这不是因为她多么超常,就是出自于刻苦和坚韧.初中毕业时,她就曾经赤诚地交过上山下乡的申请书,但学校没有批准:品学兼优的学生理当升学呀!升入高中,她担任班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7.
早上不到9点,孙毓敏就来到位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排演场的办公室。73岁的她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副十足的明星范儿,丝毫看不出已是古稀老人。2005年,孙毓敏卸任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但她没有离开京剧,离开戏曲。自担任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会长以来,每天她都像往常上班一样准点到达办公室,忙着协会的事、京剧的事、徒弟的事...  相似文献   

18.
丁桂娥1954年从山东入伍后随着一支拓荒大军深入准噶尔沙漠的农六师新湖农场,同成千上万名拓荒者一起,睡窝棚,喝苦水,开荒造田,修渠引水。1954年丁桂娥和甘肃复转军人齐全全结婚。当时,她们住的是地窝子,没有床,就用土块垒上个槽,里面垫上麦草就当床。她和丈夫每天五点起床学文化,本来她两口子都没文化,硬是在部队里学  相似文献   

19.
陆睿 《当代党员》2014,(4):40-41
左昌兰是涪陵区马武镇石朝门村人。初中毕业后,她就到上海一家皮鞋厂打工,在那里结婚生子。 成了家,左昌兰却没有“安家立业”的满足感——漂泊的艰辛、收入的不稳定,都让她心焦。  相似文献   

20.
刘荣秀 《党课》2009,(4):65-67
河北省石家庄市天元集团天荟公司党支部书记兼经理刘荣秀在商业战线已经工作三十多年了,她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搏击市场、锐意进取、真诚为民、服务社会,从一名普通的售货员成长为全国劳模。她说,人生成长路上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关怀与栽培,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一切。她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奉献社会、服务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