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几个月前发生在印度洋的大地震和海啸,使沿岸十几个国家遭受严重损失。由此我们想到,为了更好地研究灾害发生的规律,有效地防御自然灾害,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建立和发展灾害经济学。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灾害经济学属于“消极经济学”、“负经济学”,我们不敢苟同。事实上,灾害本身是属于消极的东西,但研究解决消极灾害的灾害经济学却是积极的。因为,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揭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酝酿、形成、发生、后果而对其进行预测、预防、评估的学问,是关于研究和揭示灾害的经济规律的学问。国内曾有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呼吁建…  相似文献   

2.
3.
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岸线漫长,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赤潮等海洋灾害在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威胁了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海洋灾害成为制约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各级政府、各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减灾委和省减灾委的要求,按照动员部署、媒体宣传、科普宣教、减灾建设、预案演练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采取"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防灾减灾日"活动.  相似文献   

5.
徐娜 《中国减灾》2013,(5):12-13
每年的5月12日,每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都蕴藉着华夏儿女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旨在提升公众了解灾害、识别灾害风险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6.
徐娜 《中国减灾》2013,(9):12-13
每年的5月12日,每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都蕴藉着华夏儿女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旨在提升公众了解灾害、识别灾害风险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7.
8.
正汶川地震给全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纷纷提议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2008年8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认为以汶川特大地震为契机设立专门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十分必要,既可以体现前事不忘、警钟长鸣,也有利于凝聚全民情感、开展全民减灾工作。2009年3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9年起,将每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  相似文献   

9.
史培军 《中国减灾》2014,(11):20-21
我国是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和环太平洋灾害带)复合的高自然灾害风险区,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征.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难以预见性,以及相关联的风险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灾害系统复杂性与综合防灾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和环太平洋灾害带)复合的高自然灾害风险区,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征。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难以预见性,以及相关联的风险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取得显著进展,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防抗救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1.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科委、省科协支持,浙江省有关部门参与完成的科学防灾减灾科普挂图,日前已由《科学防灾减灾》丛书编辑部出版发行。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推荐这套挂图。这套挂图全面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讴歌了中国政府和人民防灾抗灾减灾的业绩,对于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自然灾害,强化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有积极的作用。挂图包括水利篇、海洋篇、林业篇、农业篇、气象篇、保险篇、地震篇、地质篇、消防篇、民政篇、环保篇等12篇40幅(其中有450幅照片),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知…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新时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实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并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习总书记的讲话,既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又贴近现实、内涵丰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浙江省各级民政部门将以总书记讲话为指针,全面提升全省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受西风带、东风带双重天气系统的频繁影响,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福建省积极转变工作新思路,努力实现防灾减灾由被动受灾向主动防御、从全面防御向科学防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7月8日,国务院577号令公布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切实维护受灾人员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法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是我国灾害管理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新台阶。今年5月12日是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12日是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日”的背景是什么?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国范围内将部署开展哪些活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对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12日是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日的背景是什么?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第  相似文献   

18.
<正>地震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预测难度大、破坏程度高、波及范围广、影响领域宽的特点,不仅会导致剧烈环境变化,引发严重次生灾害,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还会毁坏公共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社区层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有效地管理灾害,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如何开展"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改革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政府与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迫切需要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持和实践经验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