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抗战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的发端,也是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始基。它不仅对于华北抗战的坚持、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还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山西抗战的成功发动,是党中央和毛泽东运筹帷幄、精心部署的,是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思想伟大胜利的一个光辉典范。(一)“七·七”事变的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准备而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由过去的非武装斗争提高到了武装斗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善于从大局出发,以宏观战略眼光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无论在国际风云变幻之际,还是在国内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他都能牢牢地把握住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新时期邓小平战略思想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治国安邦的战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统揽全局、顾全大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和领导水平。一、时代召唤:治国安邦的大战略“战略”原为军事术语,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后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无产阶级革命和…  相似文献   

3.
威慑理论的基本内容 首先谈谈威慑的概念与由来。 我国春秋末期军事名著《孙子兵法》的《势篇》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就是把军事实体的军事实力——“势”,不仅看作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赢得战争胜利的保证,而且看作是能够使敌人不敢冒险发动战争,或者是迫使敌人无法把战争进行到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思想还体现在《谋攻篇》中“不战而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期,随着朝鲜核问题的升温,美朝关系也日趋紧张。虽然目前美国政府领导人一再声称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军方一些强硬派也不断放话,不排除对朝鲜使用武力的可能性,美国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所谓两场战争是指美国军队在进行战争准备方面的设想。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曾提出了不同的设想。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在其“灵活反应”军事战略中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设想。该战略认为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美国争霸世界的主要对手,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地区;中国虽然在军事力量上对美国不能构成直接威胁,但是中国在亚洲地区居于重要地位,是美国的次要对手,因此,  相似文献   

5.
波黑战争正处在是缓解平息还是升级扩大的紧要关头。波黑冲突三方领导人在雅典会议上签字接受联合国和平方案,表明出现了停止战争、解决争端的现实可能性。波黑塞族议会拒绝接受这一和平方案和美国酝酿准备直接军事介入,同时也表明波黑战争亦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军 《理论探索》2006,13(5):137-139
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国家国际战略政策的总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际战略思想演变的分析,可以揭示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演变的内在规律,明确其对我国当前制定国际战略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个全新的概念,也是重大战略思想。它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指引了方向,也为搞好顶层设计,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思想基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准确把握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每个国家的安全观都会根据自己的国情、安全形势与任务而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2)
战争的道德问题总会被人们从两个方面来谈论,一方面是"战争权利伦理",另一方面是"战争行为伦理"。所谓"战争权利伦理"是指一场战争是否正义,是否应该存在这场战争。而"战争行为伦理"则是指战争中用到的手段和武器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当今战争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而战争的毁灭程度也越来越强,对"战争行为伦理"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当今世界,高技术武器被各国军事家广泛关注并极力提倡发展和使用,但是高技术武器却对伦理道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人员伤亡更加惨重、国家经济负担更加巨大。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身处和平环境时,是否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对我们的威胁?当战争迫近身边时,我们是否已经作好了足以取胜的临战准备?当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军事战略之际,中国的国防长远建设与临战准备应有什么样的思路?  国防长远建设和临战准备是 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 问题。国防长远建设是战争潜能转化为军事实力的基本保障,临战准备依赖于国防的长远建设。临战准备与国防长远建设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国防长远建设是为了防备外来侵略,创造一个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国防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全面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成为我国领导人的战略思想主线。邓小平是“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奠基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思想 ,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 ,它不仅有深刻丰富的科学理论内涵 ,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它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倡立的“发展”战略思想 ,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化战争本质上考察,有关战争的新闻传播的一切,无疑都是为战争胜利服务的。 伊拉克战争与以前的战争有什么不同?其间是否出现了质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对信息化战争中的舆论战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准备应对现代战争的人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些问题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整整一周年后,在经过历史的和理论的沉淀之后,需要人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白洋 《学理论》2014,(1):50-5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根据国际风云变幻的现实、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对整个国际关系基本格局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中华民族统一进程等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的构想,从而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它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背景、内容、特征和意义方面全面、综合地分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定位与基本内涵(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定位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党内建章立制与加强思想建党两个层面并举,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着重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提出了网络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即网络战略思想的核心目标是要实现网络强国,网络战略思想的精神内核是打造"命运共同体",网络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网络战略思想的法治保障是坚持依法治网,网络战略思想的美好愿景是推进资源共享。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战略思想要做到:占领全球技术与人才高地,推进网络治理法治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强化红色文化的网络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预见是列宁社会战略思想的基础。列宁总是把有关社会生活的科学预见,看作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自觉而积极活动的必要前提。他说,我们“不仅要解释过去,而且要大胆预察未来,并敢于从事实际活动以实现未来。”这种社会预见表现在战争问题上,就是科学地预见战争的到来及其后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无产阶级的斗争纲领,从而使无产阶级明确自己的“任务、工作方向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周达 《瞭望》1988,(16)
翻开美国的报章杂志,常常可以看到Baby Boomers这样一个词,据美国《时代》周刊的解释,这是指“1946年至1964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美国人”。也就是当前美国的中青年。 美围的这一代中青年有许多别称和浑号。他们常常被叫做:“以我为中心的一代”,指他们不顾别人只考虑自己;“注重现在的一代”,指他们看重眼前的得失,既不留恋过去,也不大顾及未来;“动辄抗议的一代”,指他们愤世嫉俗,对现存的一切看不惯,动不动就抗议、游行、静坐;“越南战争的一代”,这既指他们被迫充当侵越战争的炮灰,也指他们反对这场肮脏的战争;“迷恋摇滚乐的一代”,摇滚乐兴起于60年代,节奏性强,富有刺激性,对中青年吸引力大……。  相似文献   

17.
陈松川  姜涛 《理论导刊》2008,78(3):102-105
和谐战略思想是贯穿在我国"和谐世界"外交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模式,是对全球化提出的新战略要求的回应,是对当代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和谐战略思想以实现和谐世界为目标,以尊重多样性、对话、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手段,体现出多层次性和综合性.它是对以对抗为基础的传统战略思维的一种突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18.
和谐战略思想是贯穿在"和谐世界"外交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模式,是对全球化提出的新战略要求的回应.是对当代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和谐战略思想以实现和谐世界为目标,以尊重多样性、对话、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手段,体现出多层次性和综合性.它是对以对抗为基础的传统战略思维的一种突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颇有历史参考价值的书,它揭露的不是战争的失败者,而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盟国之间尤其是高级将领们之间的‘战争’。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于一九四五年就以法西斯的投降而宣告结束,但是关于战时盟国之间的关系内幕一直鲜为人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37)
一位军事家曾说过:在地球上,最难消除的战争痕迹,不是倒塌的楼房和毁坏的桥梁,而是地雷。地雷是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的新发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对于一些拥有高精尖武器、海空力量占绝对优势、实行海外进攻型战略的军事力量而言,地雷的军事价值与地位已呈下降趋势,但对一些陆地边界线长、安全环境缺乏保障、缺少先进防御性武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地雷仍不失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防御自卫手段。据联合国的权威资料披露,由于战争、种族纠纷和其它内乱,目前全世界共埋有地雷1.门亿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