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中亚地区在国际社会和相关大国的协助下实现了无核化,并与中国、俄罗斯等国成功解决边境地区军事安全问题。当以军事威胁为主的传统安全问题大大缓解后,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就突出地呈现在各国政府面前。中亚地缘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非传统安全因素生成的跨国性和地区性,仅凭个别国家能力很难有效治理。而中亚各民族国家曲折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错综复杂的关系,制约着地区各国建立起有效的地区治理机制,致使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发酵、升温。这一趋势如仍不能引起中亚各国和国际社会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势必成为威胁地区安全的重要隐患。独立25年来,中亚各国高度警惕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渗透和蔓延的危险,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打击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等联合行动,"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得到有效治理。但存在于各国高度关注之外的民族关系、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等"非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仍然不断积累,并正在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缘政治变化与地区安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中亚地区各国已获得独立20年。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致力于巩固新生主权和社会发展。在经历了世界和地区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同时,中亚各国也成功地推动着独立建国进程和参与国际社会新秩序建设,并以不同的方式与定位确立了各自在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尽管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渐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产生的影响已使中亚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地区安全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亚5国于1991年8—12月相继独立,1992年1月2、3、4、5、6日,中国与乌、哈、塔、吉和土先后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世界上最早承认中亚各国主权的国家之一,双边关系也随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国与中亚5国建交5年多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迅速发展,国家、政府、议会等高层领导人之间互访频繁,对建立与发展它们之间的平等互利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2003年的中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是中亚地区形势发展相对平衡的一年 ,各国政府利用这一时机对本国政治体制、经济秩序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巩固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中央政权 ,适度调整经济发展重点 ,在一些国家收到明显效果。对外继续实行大国平衡务实外交政策 ,在已经形成的与美国及北约深层军事合作局面下 ,注重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发展合作关系 ,加大与各类国际组织的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时 ,在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有组织跨国犯罪等问题依然威胁着各国的稳定与安全 ,而且随着近年来地区总体安全格局发展 ,其活跃地点和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程…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中亚各国经济以及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造成沉重打击。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给中亚各国吸引外资缓解本国日益严峻的金融形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人文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由于中亚地缘政治、经济地位的特殊性,使之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中国和中亚各国的合作不可避免招致美俄等国的猜疑和忧心,从而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挑战。不过,中国和中亚各国合作是建立在"政治互信、经济互助、资源互补"基础之上的双边关系,未来合作的机遇仍然会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亚地区目前形势特点及发展前景陈明山,何希泉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独立现已步入第四个年头。在过去的3年中,各国执政当局在巩固国家独立、保持社会稳定、振兴民族经济及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制定并推...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中亚国家宣布独立后,把对外关系的着眼点放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土耳其、伊朗。它们频繁进行高层互访,积极开展经济交流,谋求区域性经济合作,在一些政治问题上寻找共同点。一、中亚国家与土、伊关系发展迅速的原因 1.中亚各国急于在经济发展方面寻找出路。中亚各国在独联体中属于相对贫困国家,由于原苏联中央僵化的管理方法和中亚各国的自身条件的局限,这些国家经济畸形发展,结果现在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为摆脱困境中亚国家对拓展与土、伊的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其考虑主要有三:一是寻找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中亚国家根据本国条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作法不适合中亚地区,而对土耳其步子谨慎的经济政策、政教分离的政治结构和保持与西方良好关系的战略颇感兴趣。这些国家认为在现代化问题上土耳其是它们的榜样,把土耳其看成了中亚的“日本”。乌兹别克总统访问土耳其后便说,乌兹别克要借鉴土耳其经验。现在“土耳其发展道路”几乎成了整个中亚地区发展经济的口号。二是为发展贸易寻找出海口。中亚各国都是内陆国家,没有通向公海的出海口,出于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想法,  相似文献   

8.
中亚地区目前形势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目前形势特点及发展前景陈明山,何希泉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独立现已步入第四个年头。在过去的3年中,各国执政当局在巩固国家独立、保持社会稳定、振兴民族经济及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制定并推...  相似文献   

9.
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不断推进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领域展开合作。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是乌对外交往的重点,同时美国视乌为担当中亚地区领导的首选国家,是地缘政治的支轴之一。但两国关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不断演变,并对中亚地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与中亚各国的双边关系是俄对中亚外交的基础。俄与中亚各国的利益重点虽有不同,但都存在着战略性的利益关系。俄正在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快速、全面地重返中亚,强化在中亚的军事存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来,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缓慢,需求不断增长,粮食危机席卷全球,如何保证粮食供应安全已成为东南亚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东南亚各国纷纷实施粮食新政,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给与粮食安全。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促进中国与东盟强化在粮食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安全合作是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关键性领域,对中亚地区安全态势及发展趋势具有关键意义。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借助双边及多边安全制度,构建了军事同盟体系,并形成了完备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模式。俄罗斯与中亚在共同使用军事设施、军事技术合作、联合军事演习和军事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安全合作。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安全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受到权力结构、合法性与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其未来有可能向更为紧密的方向发展,对中亚地区安全发挥着长期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国际问题研究》2020,(2):107-133,136
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提升中亚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意义重大。中亚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各国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电子政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各国数字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有着良好的基础,双方已建立起较为稳定持久的互信关系,都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已有多层次合作机制,中亚国家对双方合作的内在动力较强。但双方合作也面临不少挑战,中亚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数字人才紧缺,网络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亦不断增加。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治理、电子商务、数字人才培养等路径入手展开合作,因国施策,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陆上直接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之一,也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和多种文化的汇集点。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中亚五国自苏联解体获得独立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国和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重点区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了中亚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6年来,中亚地区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成果最多、进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同样也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该倡议在中亚地区国家取得的成绩,分析归纳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面临着国家政治稳定性、军事安全性、国内经济民生和社会问题、国家间利益冲突、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和干扰等五方面挑战。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在中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当兼顾各方利益,共同构建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trend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wo rival sets of alliances in Eurasia: in effect, one Western‐oriented alignment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urkey, including Israel, Georgia, and Azerbaijan. On the other hand, a group of states resisting American and Turkish influence in the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 is developing, led by Russia and Iran, including Syria and Armeni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alignments is their expansion into Central Asia; in this context Uzbekistan's role is crucial. Uzbekistan is the only Central Asian state to pursue a proactive and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as exemplified in its relations with both its neighbors and great powers. Tashkent has developed close military and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NATO and for a time seemed to hedge its bets on US support, but has lately shown signs of turning back toward increasing security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and China. Given the strategic value of Uzbekistan and its role as a regional player in its own right, the future course of the country's polic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ecurity of Eurasia.  相似文献   

16.
上海合作组织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之一,不仅使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富有成效,安全领域的合作成果也日益丰富。2011年6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签署的《上合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言》,对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对巩固和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联系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及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在国际关系中的极度优先地位相对下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由于非传统安全拥有行为主体多样化、价值主体多层次、跨国性和嬗变性以及强调安全的合作性等特点,国家在该领域更易于达成合作。具体到东北亚地区,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金融危机、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非法移民、流行疾病等。尽管目前该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制度化程度还不高,但由于各国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东北亚国家必将通过现实可行的制度设计来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18.
In the aftermath of September 11, US strategy has shifted in the Central Asian region from protecting the sovereignty of the southern post‐Soviet states to ensuring their stability in light of the dual impacts of energy development and the rising threat of Islamic terrorism. Although US–Russian cooperation has made strides,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Russian acquiescence toward US and NATO military engagement in the region, geostrategic rivalry and conflicting economic goals have hindered a joint approach to initiatives regarding the region's energy development. While both agree on the goal of maximising Russian and Caspian gas and petroleum exports, US policy is increasingly prioritising Central Asian energy prosperity as a key factor in the region's ability to contain terrorism.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s energy resources has therefore become a critical US security concern. Yet, by failing to engage with Russia in a meaningful cooperation that could encourage Moscow to diversify its own energy export prospects,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powers is likely to reduce, rather th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ither in offering the Central Asian states the kind of support they need to strengthen their domestic profiles or withstand the incursion of terrorism.  相似文献   

19.
南海问题是南海周边国家之间长期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问题。近年来,南海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文章分析了南海问题的最新发展趋势,探究其未来走向,认为应该采取一种综合性的危机管理与预防机制,通过加强在能源、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功能性合作,建立互信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达成有约束力的规范性安排,以寻求最终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石岚 《东南亚纵横》2011,(10):86-89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对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巨大需求。中亚及其相邻的里海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毗邻的地理位置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中国与中亚地区已经修建了多条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这些管道有助于保障中国能源供应,但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压力。中国中亚能源通道的未来前景广阔,但需要提前做好风险研判与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