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70年代至今,英美学者就"马克思与正义"论题所发表的作品可谓是目不暇接,①在诸多作品中,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作品则堪称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像艾伦·布坎南(Allen E.Buchanan)的《马克思与正义——对自由主义的激进批判》(1982)、休·柯林斯(Hugh Collins)的《马克思主义与法律》(1982)、乔治·布伦克特(George Brenkert)的《马克思的自由伦理》(1983)、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r)的《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  相似文献   

2.
正特雷尔·卡弗是国际知名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专家,国外"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他于1974年获得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此后先后任教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并于1995年起担任布里斯托大学政治理论教授。卡弗研究成果丰硕,代表作有《马克思的社会理论》(198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关系》(1983)、《马克思的〈大纲〉和黑格尔的〈逻辑学〉》(1988)、《恩格斯的生平与思想》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17):78-78
看了8期《名家讲坛》上雷颐先生写的文章——《李鸿章与阿思本舰队》,不觉得已经义愤填膺:本来嘛,英国说好要卖给中国清政府军舰,大清国咬咬牙也花了白银65万两。按说,我出钱买你军舰,你拿钱帮我的忙,事情到这儿也就完了。但英国人李泰国后来找到一个名叫阿思本的英国军官另签订了一份合同。正是这样一份合同让大清朝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4.
书信译文马克思致托马斯·奥尔索普1876年10月16日[于伦敦]西北区梅特兰公园路41号亲爱的和尊敬的朋友:勒布朗先生前几天告诉我们您的妻子逝世了,而我直到现在还觉得难以下笔给您写封短信。谁有幸认识您的高尚的生活伴侣并赞赏她,他就不会用空洞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发表于美刊《哲学杂志》1983年第7期(总第80卷)。艾伦·布坎南(Allen E.Buchanan),现为美国杜克大学特聘哲学教授,著有《人权、合法性与暴力的使用》(2009)、《正义、合法性与自决--国际法的道德基础》(2003)、《伦理学、效率与市场》(1985)、《马克思与正义--对自由主义的激进批判》(1982)等深具影响的学术著作,是一位在政治哲学、伦理学、国际法、市场理论和马克思哲学等领域都富有建树的哲学家。他在这篇书评中继续阐述了他在《马克思与正义》一书中所阐释的思想,透过这篇书评,我们能够看到布坎南对伍德在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阐释马克思对法权概念的批判以及阐释马克思的辩证法方面的赞赏,但布坎南又不满意于伍德  相似文献   

6.
保尔·拉法格不仅是法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马克思的女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亲密战友,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实践家,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①。他一生中写了许多论文和著作,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恩格斯晚年撰写的一篇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8.
自去年《南风窗》刊出关于我的两篇访谈录后,不少人辗转找到我,有的是想让我们帮着搞策划,有的是想到我们这里搞策划。来者既多,无暇接待,谨借《南风窗》一角,谈谈我对策划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帝国》: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拉沃热·齐泽克先生在关刊《反思马克思主义》2001年第13卷第3、4期合刊发表文章《哈特和耐格里为21世纪重写了(共产党宣言)吗?》,对哈特和耐格里的《帝国》一书进行了分析,他虽然肯定了该书在寻找未来革命潜能方面的积极价值,也指出其局限:缺乏社会经济方面的具体分析。齐泽克认为我们今天仅仅回到马克思、重复马克思的分析还不够,还需要回到列宁,像列宁那样抛弃僵化的思想,重新认识当前的世界。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二国际和帝国主义理论根据历史学家理查德·克布纳和赫尔穆特·达恩·施米特的说法,"帝国主义"一词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与"波拿巴主义"一词一起被用来说明路易·波拿巴的第二帝国维持其对法国统治的各种形式。马克思在其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也使用了"帝国主义"一词来阐明法国的政治体制。不过,这个词与它的现代意义并不相关,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得到明确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学者中,厄内斯特·贝尔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重新发表马克思的著作和编辑《资本论》的原则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觉得不言而喻的是,他要利用生命最后12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来重新发表他和马克思共同撰写或马克思撰写的著作,先从《共产党宣言》开始,并发表《资本论》未完成的第二卷和第三卷。这方面的工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保加利亚"东方—西方"出版社出版了由哲学家贝纳德·穆缇扬(已故)、索非亚大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教授佩特尔-埃米尔·米特夫、索非亚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鲍里斯·波皮万诺夫三人选编的《卡尔·马克思:人与未来》一书,引起了强烈反响。保加利亚社会党的理论杂志《新时代》2016年6—7月号刊登了题为《马克思"救命"!》的长篇访谈文章,米特夫和波皮万诺夫就《卡尔·马克思:人与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的《流亡者文献》与特卡乔夫的《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先生的公开信》是特卡乔夫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革命道路论争的重要文献,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并未探究这些文献的写作缘由,这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公开信》也始终没有中译文。因此,本文的任务在于揭示《流亡者文献》与特卡乔夫等俄国革命流亡者的历史关系和向我国学界呈现《公开信》的中译文。  相似文献   

14.
<正>吉姆·利文斯顿(Jim Livingston)发表了《左翼为什么需要美国》一文,指出因美国已经是一个自由的、民主的、参与式的、具有自我修正能力的国家,所以它不再需要左翼。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国自由主义的论调。他认为,是左翼需要美国而不是美国需要左翼,麦迪逊、杰斐逊和其他的建国之父们都是伟大的,马克思则已不合时宜。与自由主义的观点不同,我认为美国需要左翼。通过写作《为什么美国需要一种左翼》一书,  相似文献   

15.
时间:1995年6月6日——6月11日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于美术特是一些技术,我知之甚少,我一向凭着心,循着感觉去看,但有震撼之感,由衷钦佩却不多见。今日看蔡先生《中华百年祭》,被扑面而来的那种深沉、郁重的情,那种凝重所惊服了。先观画,后又观蔡先生创作中的日记,更为先生创作中对人生、生活的感悟由衷敬佩。做画不一定很难,  相似文献   

16.
新自由主义的性质和前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2006年第2期出版了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专刊,它的首篇文章是《什么是新自由主义?》,它就新自由主义的性质,新自由主义同全球化、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关系,新自由主义秩序的特点和矛盾,是否存在超越新自由主义的可能性等问题与萨米尔·阿明、乔万尼·阿瑞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在那纠缠姓资姓社、《破产法》被误认为姓资的岁月,有朋友见面戏日:“曹破产鼓吹的破产法恐怕要破产了吧!”我说:“恐怕你这个预言要破产呢!”后来,企业破产立案统计图帮了我的忙。统计图显示:《破产法》实施的道路虽然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法制博览》2011,(4):65-65
帮忙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以不同方式推进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只考察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某些阶段,经常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接跳至《大纲》,然后再到《资本论》第1卷。有关最近出版的MEGA2中的主要手稿的研究为我们更详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陆晓光 《南风窗》2008,(11):34-37
王元化先生去世了。去世前一个月,先生在病床上与人聊天:"如果说我的一生有什么一贯的东西.那么这就是反思。"先生的"反思",首先是指对自己思想进行反省检讨。在《我的三次反思》中,先生自述这三次反思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40年代,新中国的50年代,以及上世纪末90年代以来。其时先生分别是20岁青年,三四十岁壮年,七八十岁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