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民 《世纪桥》2009,(2):47-50
在严峻的抗日战争年代,冯仲云在通河工作过。通河民众怀念这位教授名将,传颂他与通河民众的情谊。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5,(3)
<正>在英雄的抗日联军将领中,有一位身经百战的教授出身的将军,他就是冯仲云同志。1908年2月27日,冯仲云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余巷镇的一个小职员家庭。1926年9月,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热望,考进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白色恐怖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在经历了狱中磨难之后,22岁的他受党的派遣来到东北,以哈尔滨商船学校数学教授为掩护,负责哈尔滨各大学的知识分子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目睹国土沦丧,人民涂炭,冯仲云不顾个人安危,没有随学校迁往青岛,反而与苦难的东北同胞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渡过了十四年艰苦的战斗生活。"他身经百战,血  相似文献   

3.
许人俊 《党史博览》2011,(10):31-33
在中共老一辈革命家中,冯仲云是学历高、担任党政军职务多的传奇人物之一。 1926年,冯仲云考入清华大学,次年5月在白色恐怖中加人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学习期间.他数理化功课成绩优异,而且熟练掌握英文、法文等外语,是数学系的高才生,深受我国数学权威熊庆来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在东北抗日联军众多的将领中,有一位身经百战、清华出身的抗日将领,他的名字叫冯仲云。 冯仲云,江苏省武进县人,1908年2月27日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在杭州慧兰中学读书时,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在这所学校,他  相似文献   

5.
原北满临时省委书记、抗联第三路军政治委员冯仲云曾深情地说:“宋喜斌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很英勇、很顽强、应该很好的纪念他。”  相似文献   

6.
徐文涛  谢明 《党史纵横》2014,(2):17-20,33
正1931年12月,中共满州省委因沈阳沦陷且机关遭到破坏而转移到哈尔滨,当时以哈尔滨商船学校数学教授身份作掩护的冯仲云,不但从260块银元的月俸中拿出180元充作党费,而且将自己的家作为危难中党组织的联络站。当后来抗联斗争进入最艰苦阶段时,这个曾经的江南学子在冬季严寒的北国小兴安岭密林中坚持领导北满的抗日斗争。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7.
李维政 《世纪桥》2009,(16):39-41
我珍藏着一张发了黄的二寸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宽宽的额头,四方脸庞,眼镜后面一双有神的眼睛正慈祥地瞅着你。 这照片上的人,就是我父亲的亲密战友——冯仲云伯父,照片是1966年9月他当面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8.
崔艳波 《奋斗》2021,(4):44-44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武装。这支队伍高举抗日救国伟大旗帜,在白山黑水间战斗了14年之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卓越贡献。冯仲云就是这支队伍的重要将领,曾历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抗日联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等职。1908年3月,冯仲云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27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踏上了为求索真理而不懈奋斗的人生之路。1930年,他被组织派到东北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仲夏时节,我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英雄之魂》大型文献片的摄制组同志一起,如约到北京采访原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的女儿--冯忆罗大姐.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08,(5)
3月21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以中共黑龙江省委的名义在哈尔滨召开纪念冯仲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省委对这次会议很重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国中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刘国中强调,  相似文献   

11.
冯仲云,江苏武进人,1908年生,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大学部数学系,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清华大学支部书记。1930年5月被捕入狱,10月逃出后,到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先后担任过中共满州省委秘书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等职;1945年9月任苏军沈阳警备区副司令。1946年当选为松江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2.
王烈遗 《世纪桥》2009,(10):46-48
1949年春,解放战争还没结束,国家正处在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冯仲云叔叔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仍不忘那些牺牲的烈士。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由他和周保中等提议,经过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批准,在哈尔滨建立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烈士子弟学校——这就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所烈士子弟学校。招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子女。校址在一曼街245号,东北烈士纪念馆旁边的一栋欧式小楼。  相似文献   

13.
尚金州 《党史纵横》2010,(2):38-38,37
1946年初,冯仲云在陈云的指示下,撰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一书,这是第一部全面记述抗联斗争全过程的著作。书中收入了一篇名为《背荫河畔的杀人工厂》的文章,揭开了臭名昭著的日本法西斯“731”细菌战杀人魔窟的冰山一角。这篇文章的资料来源,就是1936年抗联名将刘海涛在共产国际所作的抗联情况报告。刘海涛是东北抗联中唯一一个攻入过“731”的将军,也是向全世界控诉日本法西斯细菌战罪行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正编辑同志:我叫王晓兵,退休前任省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2016年第5期《党的生活》刊登的军旅作家张正隆的力作《雪冷血热》第一章中,有一张说明为罗登贤烈士的照片。经我考证,此照片不是中共满洲省委罗登贤烈士,而是我党另一位革命先驱杨殷烈士。这个张冠李戴的错误早就在网上流传。几年前,冯仲云的女儿冯忆罗(冯仲云为纪念罗登贤而给在哈尔滨出生的女儿起的名字)就发现了这个错误,希望我发布一下纠正信息。遗憾的是,我的考证纠错文章没有机会在正式媒体发表,只能在个人博客  相似文献   

15.
梁宗仁 《世纪桥》2003,(1):33-33
日伪时期,小兴安岭的帽儿山是抗联六军后防基地,建有被服厂。这座被服厂虽然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一年,但是贡献却很大,六军穿戴的统一服装,都出产在这里。 此处附近的老金沟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驻地。当时的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就在这里领导松花江两岸的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的大连海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均为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如今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乃世界最大的国立图书馆之一。这盛名同享的两校一馆,与一位原东北抗联将领有着一种不解的文化情缘。在东北沦陷后的十四年里,这位抗联将领曾与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和李兆麟等领导人一起,分路带领抗联队伍英勇不屈且艰辛备尝地与日寇缠斗于白山黑水间。"九一八"事变前,他曾为东北商船学校的数学教授。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在松江省政府主席的任上同时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长,后来又调任为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他就是曾担任过中共满州省委秘书长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的冯仲云。  相似文献   

17.
会晤高兹洛夫中将 1945年10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派我去大连,同当地苏军当局办一次交涉。冯仲云同志在沈阳苏军指挥部给我找了一个带路人,叫孙振山。原是东北抗联五军战士,会俄语,当时是苏军少尉。在苏军驻大连警备司令部(今大连宾馆),我们见到了苏军警备司令官高兹洛夫中将。我说:“我是由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赵尚志接受过秘密工作训练多年前笔者在读冯仲云的回忆录时,就曾看到1933年2月赵尚志因巴彦游击队的失败被开除了党籍,"以后他跑到同江做国际间谍工作去,后来到孙朝阳队里当参谋"的记载。关于赵尚志从事情报工作的记载,赵俊清在《赵尚志年谱》中也提到过。如,赵尚志被开除党籍后很不服气,经常找上级领导  相似文献   

19.
王家骥 《世纪桥》2013,(2):54-57,64
小兴安岭地处我省东北部,山高林密,地势险峻,连绵起伏,地域辽阔,背靠黑龙江,南临三江平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在七十多年前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是中共北满省委和抗联三、六军的重要根据地。著名抗联将领赵尚志、冯仲云、李兆麟、张兰生、金策、夏云杰、于天放等,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抗联将士们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是名符其实的革命老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21,(7)
正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迅速确立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工作。随后即派出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优秀干部分赴东北各地建立抗日游击队。随着抗日斗争不断向前推进,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不断发展,各支抗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