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对政治效能感多有研究,但已有文献更主要用个体性因素对之加以解释,缺乏考察宏观的、结构性的因素。论文结合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相关县域信息,研究区域规模对外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均值而言,外部政治效能感随县域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发现,县域规模在外部政治效能感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上作用不同。县域规模对处于低分位上的个体影响显著,但对居于高分位上的个体几乎没有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对政府管理与社会稳定维持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鸣宇 《公共行政评论》2013,(2):52-71,179,180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获取合法性的方式被形容为绩效合法性。已有的研究显示中国的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中,市民基于政府管治绩效评价所形成的主观绩效是相对而言最有影响力的变量。但另一方政治参与行为也证实和政治信任相关,而且近年发生的一系列基于环境邻避问题引起的事件显示市民开始主动地通过不同的参与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些诉求和政府经济绩效的取向存在明显的对立。因此对于习惯以绩效合法性为管治基础的政府而言,维持和提高市民的主观绩效是否仍然是政府获取合法性的有效方式?上述两者哪个对政治信任又更有影响?论文运用亚洲民主调查(2008)对这些进行了分析。主要发现是市民对国家经济现状、政治制度的运作效率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观满意度是三个对政治信任最有影响力的变量,三者的影响力超过所有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这些发现显示政府目前以发展经济为主,兼顾社会福利并不断提高民生问题解决能力来获取政治信任的管治方式,至少现阶段来说仍然是理性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现有文献对货币政策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其整体实施效果研究而忽略了它可能带来的区域差异分析.通过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差异性效果,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影响时间还是在影响程度上,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鉴此,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总量调整与结构优化、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货币需求,优化货币政策的区域结构,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并维持货币政策的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医疗损害原因力判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在原因力大小中的作用。方法 共收集274例急性心肌梗死判决案例,根据实践经验及专家咨询梳理原因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 23.0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措施不当、病情变化处理不当、医疗产品使用不当、沟通告知不当、病历书写不当、疾病严重对原因力的判定有显著影响。其中,治疗措施不当、病情变化处理不当、医疗产品使用不当会增加判定为更大原因力的可能。沟通告知不当、病历书写不当、疾病严重则可能降低原因力的大小。结论 治疗措施类、观察护理类以及检查诊断类因素,可以与损害发生密切相关。沟通告知类在损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力,需根据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及是否影响患者的选择作出判断。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类与损害的发生一般没有关系,但往往增加了按法律规定推定过错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李健  荣幸 《公共行政评论》2021,(2):154-173,232,233
【问题】基金会资助正日益成为我国草根公益组织继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捐赠之外的重要资金来源。资助关系建立的前提是组织间信任,但目前人们对于信任如何影响基金会资助绩效这一问题还所知甚少。【方法】基于信任理论,对国内3家资助型基金会展开多案例研究,借助质性研究工具NVivo进行资料分析了基金会与资助对象之间信任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以及行为策略及对资助绩效的影响。【发现】(1)基金会与资助对象之间的信任建立受特征因素、过程因素及纽带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作用程度与基金会选择的资助形式有关。特征因素在公开招募方式中作用更突出,纽带因素与过程因素在推荐制和定向邀请中作用更明显。(2)不同的信任前因会影响基金会资助行为策略选择。对于特征因素建立的信任,基金会偏好采用契约行为;对于纽带因素建立的信任,基金会偏好采取关系行为;对于过程因素建立的信任,基金会则倾向双措并举。(3)在资助过程中,基金会综合运用契约行为和关系行为有利于促进项目目标实现、合作意愿强化及伙伴能力提升。【贡献】研究不仅从理论角度丰富了基金会相关研究,拓宽了组织间信任的研究领域;还从实践角度为基金会实现有效资助以及草根公益组织获得基金会资助提供了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程序正义有两个维度:客观程序正义和主观程序正义,传统的法学研究主要关注客观程序正义.司法信任及其评估与民众的主观认知是无法割舍的,所以主观程序正义可以成为研究司法信任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基于法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实证研究发现,主观程序正义影响到人们对司法的反应和态度,如果人们感到司法机关的运作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他们便会更乐意接受该结果、遵从该结果.对浙江、江西、四川等地的实证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程序性因素明显地影响着人们对司法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均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中部地区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规制水平提升。据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各区域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为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让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面临着彼此信任的囚徒困境问题。由此,如何设计能够破解社区支持农业产—销互动中信任困境的制度约束机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以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设计能够增加消费者信任的信息化数据档案约束机制,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间信任博弈能够重复发生的实现条件,以促使双方建立起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对政府信任的讨论非常之多,却回避了政府对公众的信任,但信任是相互的,在缺乏政府对公众信任的情况下谈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不恰当的。论文提出政府对于公众的信任这一命题,并认为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是公众参与的桥梁。论文构建了三维度影响因素-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政府支持公众参与的结构模型,试图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维度(七种因素)解释政府对公众信任的影响因子,并进一步探究政府对公众信任的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层面,信任倾向与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显著正相关;组织层面,官僚型组织特征则与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显著负相关;社会层面,社会评价与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显著正相关;政府对公众的信任在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与政府支持公众参与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论文重新定义社会互信,深化了对政府公信力的解释力度,在全球性公民对政府信任衰退背景下探寻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市城乡若干社区的实证调查为研究个案,深入探讨居民对街道办(乡镇)政府的信任度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与居民的社区志愿精神究竟有何种程度的影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居民对街道办(乡镇)政府的信任度与居民的社区志愿精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对于各级政府而言,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需要特别关注影响居民对街道办(乡镇)政府信任的各种居民背景因素,培育居民对街道办(乡镇)政府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不断促进居民社区志愿精神的孕育与成长,从而凝聚成社区草根民主成长的动力和纽带。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宏微观交互多层线性模型,检验城市政府财政透明度对市民政府信任的影响及其条件。论文发现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与市民政府信任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在不同模型,以及控制经济水平和公共服务等变量的情况下依然成立。论文还发现,教育程度对财政透明与政府信任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高教育程度者对财政透明度的预期更高,随着公民教育程度的提高,财政透明度对政府信任的正面影响不断减弱,当市民的教育程度达到本科学历时,财政透明对政府信任的积极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一旦不能满足公共利益,其公共性流失就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如何进行管理”方面,通过‘签约外包制”的方式采用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策略,旨在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以避免公共性流失。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原理,通过建立政府与部门企业之间签订的线性契约模型的方法分析得出:由于道德风险的出现,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策略并不能有效的维护公共利益,政府依然存在公共性流失。对此,本文力图提出矫正公共性流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申琪 《法制与社会》2012,(27):143-144
公共事务跨域治理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政府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之间的互动合作治理,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成为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模式.公共事务跨域治理合作区域与区域间合作的发展是行政协议产生发展的母体和推动力,本文主要基于区域政府行政协议的视角来展开讨论,分析行政协议存在的基础和现实发展状况并结合美国州际协定来看我国公共事务的跨域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配置资源在客观上存在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问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则是医患信任的重要维度之一。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SNET2014、JSNET2016)追踪数据,通过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理性选择与地位资源、关系社会资本、社会文化、传播—涵化四种视角,探讨了影响城市居民医院信任的因素。研究发现:(1)收入不会造成个体医院信任的差异,但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对居民的医院信任水平呈正向影响;(2)找关系就医会显著降低居民的医院信任程度;(3)良好的信任文化氛围、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有助于提升医院信任;(4)媒介使用偏好与医院信任不存在明显联系。总的来说:个体应对未知风险的综合能力,对宏观制度与组织原则的可靠性感知是影响城市居民医院信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协商合作提供区域公共服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有其特有的逻辑。目前,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方面"合作共赢"意识与"集体行动的逻辑"困境、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合作协调机制的缺陷以及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化等等。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思路主要有:构建多元化的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和完善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协商协调机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为引导,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利益需求表达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王倩 《法制与社会》2010,(14):87-88
本文从辽宁省经济现状的调查入手,运用战略管理当中的SWOT分析法对辽宁省进行战略环境分析,分别指出目前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深入思考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提出辽宁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寻求一条适合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韩业斌 《法学》2021,(2):146-159
区域协同立法的合法性困境主要体现在缺乏直接的《宪法》《立法法》依据,地方立法机关因为惧于区域协同立法面临的违宪违法风险鲜于从事区域协同立法活动。区域协同立法合法性依据的缺失背离了限制权力的法治原则,容易导致地方立法权的滥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再次强化。辅助性原则为破解区域协同立法合法性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基于辅助性原则的基本主张,我们首先需要尊重地方的探索试点精神,同时尽快启动中央干预措施,可以通过修改《立法法》赋予区域协同立法以合法性,在上级干预措施的选择上,基于比例原则的要求,也可以采用法律解释的形式赋予区域协同立法以合法性,这样既能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可以使区域协同立法早日摆脱合法性困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跨区域社会治理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庄琳 《刑事技术》2010,(4):13-16
本研究利用LPC对10位发音人的正常单元音相同声调(a、o、e、i、u、ü)进行识别测试,进一步探讨LPC提取出来的各个参数对于区分说话人的作用。提取元音最平稳的一段进行长时LPC分析,分析不同人的语声声纹差异性和同一人语声声纹的总体特殊性。结果显示,每个话者的自身差异都明显小于话者之间的差异。因此利用LPC提取元音的共振峰振幅与相邻弱谷幅值之差对比分析对话者具有有效区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