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黑旗军援越抗法的河内纸桥大捷一百周年之际,1983年5月19月至24日,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通志馆、区文化局主办的《中法战争史学术讨论会》在广西钦州县举行。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历史工作者、以及当年黑旗军部分将领的后代共一百多人出席了讨论会。提交讨论会的论文有:刘永福与中法战争——纪念纸桥大捷一百年、论黑旗军援越抗法战争的历史功绩、刘永福的黑旗军与中越人民的战斗友谊、评刘永福入越抗法的几个问题、黑旗军在援越抗法中的作用、黑旗军援越抗法的功绩永放光芒——兼驳越南某些人对黑旗军的诬蔑、中法战争失败的原因、李鸿章与中法战争、李鸿章是如何认识处理中越关系的、近百年来中法战争史研究概况、中法战争的结局与战争指导浅释,以及:论冯子材、试论中法战争中的唐景松、中法战争为民族捐躯的陈嘉、南关大捷的骁将——杨瑞山、关于孤拔拔死……等共60篇。  相似文献   

2.
《大南实录》越南阮氏王朝的官修史书,也是越南最早记载黑旗军的史籍之一,虽然其中记载了黑旗军前期的抗法斗争,如一八七三年的第一次纸桥之战和一八八三年的第二次纸桥之战的战绩。但该书着墨最多的是把黑旗军写成掳掠和杀戮成性的强盗.大肆渲染的是下面两件事:一、所谓黑旗军因“三杨县前耕乡、玉耕乡、和耕乡人民拒绝驻扎,则烧杀一千多  相似文献   

3.
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原系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活动于我国广东、广西边境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后被清军所迫,流亡越南,驻扎于中、越边界的保胜(今老街)一带。法国侵略越南后,越南政府屡次邀请黑旗军助越抗法。一八八三年五月十九日,黑旗军与李威利(又称李威吕、李维业)为统帅的法国侵略军在河内城西二里的纸桥发生激战,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败法军,阵斩法军总指挥李威利及一批军官,歼灭五分之一法军,夺获大批洋枪、马匹、刀剑等战利品。黑旗军之所以取得纸桥之战的伟大胜利,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它实行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运用了正确的战术。  相似文献   

4.
越南史学家谭春玲的这篇文字,发表于一九六二年的越南《历史斫究》杂志。这一年越南史学界开展了评价刘永福和黑旗军在越南近代史上的作用的讨论。谭春玲的文章看法客观,并批驳了当时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对我们今天研宄刘永福和黑旗军有一定参考价值,特将全文译出。]  相似文献   

5.
中外史学界对于黑旗军的讨论,意见纷纭,褒贬有之。我认为要正确评价黑旗军,要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应该分析黑旗军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在援越抗法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这样才能作出符合历史真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关于刘永福和黑旗军的评价问题,近年来,我国史学界颇为重视。而越南史学界的某些人则肆意歪曲与篡改历史,大做反华文章,对刘永福和黑旗军尽多诬蔑之词。日本学者大泽一雄在《横滨商大论集》1973年3月第12卷2号上发表的《越南嗣德朝对土匪与黑旗军政策之探讨》一文,对黑旗军抗法斗争的正义性以及刘永福个人的历史贡献所作论断,亦欠公允。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在越南保胜地区建立了闻名中外的根据地。保胜根据地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可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这个根据地却令人惋惜地衰落了。那么,黑旗军保胜根据地究竟怎样建立起来?后来为何衰落下去?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间接血凝诊断耕牛伊氏锥虫病是目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但在大规模普查时,面广量大,如何提高检验速度,在短时间内达到目的,实为急待解决的问题。1982年秋及1983年春我们用血纸法对市郊三个公社700余头耕牛作了伊氏锥虫病普查,情况简述如下: 血纸制法 将普通滤纸裁成长12厘米、宽2.5厘米的纸条,用三棱针刺破牛耳静脉采血,将纸条一端浸润血液约3厘米,另一端在浸血前写明畜主姓名和牛的特征,以便查对。待血纸晾干后装入纸袋中备检。一个纸袋中可装一百多个样品。  相似文献   

9.
纸寿千年     
正"纸寿千年"这话真好。它不仅讲出了纸的寿命,更讲出了对文化的传承。纸可以千年不朽,指的是我们的宣纸。宣纸闻名于唐,早些,我们写东西是在竹简和木板上,再后来是麻是丝,价格都昂贵,非一般人能消费得起。文化久居于庙堂之上,为统治阶级垄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缺纸。纸之不闻,知识可谓行之不远。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赖于纸的出现。它让文化走出了象牙之塔,使人类文明得以大大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0,(4)
西方学者T·D·拉古柏里教授在1885年发表的《掸族发源地》一文首次提出“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论”。一百年来,此论在世界民族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许多涉及中国或东南亚史的著作仍然持此论调。泰国的历史教科书也袭用这种说法,甚至连《大英百科全书》那样权威性著作也将南诏列入泰国词条。 我们多年来在从事南诏大理国的历史文物调查研究中,深感“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论”,纯属一种凭空捏造的错误理论,应该予以彻底否定。实际上南诏国是白族、彝族先民建立的国家,这可以从南诏国的语言、宗教、文物、制度多方面进行综合地论述。本文仅就南诏国王蒙氏的姓名制度与白族古代姓名制度作一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他们是何其相似,这种文化上的同一性表明了南诏王室与白族的历史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我们两个人口袋里只有一百元。那年我23岁,大学毕业放弃了进京的机会,我背着一套行李和两纸箱书就随他去了那座城市。我们,我们就这样在一起吧,他抱着我,紧紧的。在这个城市,我们赤手空拳从零开始。我们在一个很安静的小区里租了间房子,房东很好,除了一张床外还给了我们一个简易的衣柜。买了必需品后,打开钱包数了一下,只有一百块。他说没关系的,可以去朋友那里借一点,等发了工资就还他。我说,不借,借第一次,还会借第二次。我们要吃得起任何苦,这样才能永远地在一起。我趴在床上开始分摊钱这30块是给他买午餐用的,这20块…  相似文献   

12.
智能纸。法国研制一种智能纸,在办公室打印文件的过程中,在纸上加上类似条形码形状的标志,这些标志使每平方英寸的纸能容纳一兆字节的信息量,任何配置正确驱动器软件的打印机,都可以读出标志里的信息。标志的目的是帮助实现文件的自动处理。标志能正确地告诉电脑在得到正确的指令下复印文件。  不能被复印的纸。日本一家化学公司研制出一种“秘密纸”。这种纸由一层非常薄的浓缩铝保护,金属涂层使复印机的光偏向或分散,这样,复印机就不能把字和这些字后的背景分辨开来,将这种青铜色的纸放入复印机,结果复印件上一片漆黑。  防…  相似文献   

13.
评价黑旗军历史功过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叶,当中越两国都面临法帝国主义的侵略之际,避居越境的黑旗军,肩负两国人民的重托,奋起抗法,并以农民军特有的机智勇敢,屡败法军,威震中外,深受中越人民赞扬。但因置身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相互交错,军事斗争、外交斗争分头并进,清朝军队、越南军队貌合神离的复杂旋涡中,黑旗军的殊死拼搏,往往被作为外交谈判中的筹码,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们虽然屡败顽敌,却不能乘胜追击;他们虽然战斗在最前哨,却不能自定战斗部署而坐失戎机;他们虽然远离驻地长期流动作战,却没有固定的军需供给,不时枵腹上阵。以致常胜之师,因外交谈判失策而不断后撤,最后,连保胜一隅也不能保全,被迫含恨回国。  相似文献   

14.
在大家畜中毒、急性肾衰、休克的救治与研究过程中,欲想进行血液交叉循环、就是通过健康马和病马建立起血管桥,使健康马和病马血液进行交叉循环,以借健康马的良好的内脏器官功能排出病马体内有毒产物,来改善病马急性肾衰、中毒、休克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病马的目的。我们曾为8匹马和2头驴建立起血管桥,并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血液交叉循环实验,有两例血管桥保留了12天,为血液交叉透析实验创造了条件,其方法是可行的,现将血管搭桥术和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在北京的西直门外,明清时期,那里是低洼地,有河,有湖,有沟,有堤,自然也有桥。高梁桥,即其中之一。刘侗的《帝京景物略》里提到:"水从高梁桥而又西,萦萦入乎偶然之中,岸偶阔狭,而面以阔以狭。"在明代,湖中植荷花,堤上栽垂柳,水面似还可以行船,可以垂钓,是当时京城的一处风景。现在的高梁桥,只是西直门外的一个公共汽车的站名,既无桥,也无水,全是城市风光  相似文献   

16.
本底国考     
本底国是十七至十八世纪在现今越南河仙一带由华侨建立的一个自治体,历时一百余年。因其国小与历史短,素为史家所忽略。其实,无论从华侨史、中外交通史、或东南亚史的角度看,本底国都颇具研究价值。本文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亲情难却     
从小开始,我对桥就有了一份特殊的印象。还有那力大无比的“守桥人”,对我更是一个至今仍然无法见证的神秘人物。这应该是四十年前的事。 父母亲带着我们三兄姐回“唐山”,要把我们那条连自己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尾巴”斩掉。 在乡下住了差不多一个月。一天早上,妈妈告诉我们三兄姐,过一会端姑会带我们去溪南凤姑家里玩。  相似文献   

18.
父亲     
正丙戌岁元宵节,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印象中,父亲是那么的年轻、潇洒且风流倜傥。其时,全家人随父亲住在永定县湖雷三中。每年新春闹完元宵花灯后,欢喜雀跃的我们兄弟俩便随父母从老家高陂镇北山村步行前去坎市镇码头。途经高陂桥时,父亲便会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关于高陂桥的传说及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在坎市镇码头搭乘上篷篷船,小船一路绕着青山绿水摇  相似文献   

19.
好东西     
从那个小纸箱子上用笔标着"好东西".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个小纸箱子就静悄悄地躺在我书房里的书架上面.我喜欢抬头就能看到纸箱子的那种感觉.纸箱子里装的是那些多少次想扔而又没扔的零零碎碎的东西.这个箱子伴随着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也不知道在多少个阁楼上默默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如果小偷把箱子打开的话,他不会拿任何东西.可是,如果我们家着火的话,我在向外跑时,一定会带上这个箱子.  相似文献   

20.
张人苓 《新青年》2022,(1):40-41
<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一道并肩前行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经过一百年的浴血奋战、顽强拼搏,中国大地换了人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激励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