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奕 《学理论》2009,(17):97-9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涵盖农村文化发展机制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优秀民间文化保护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养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湛江地区由于其历史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为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使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更加生动、形象,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有: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将乡土教材与统编教材相结合;建立红色文化德育实践基地;将红色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在老军区的志愿活动。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大众性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属性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大众也由过去铁板一块的政治化同义体分化为多元的利益主体,这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方面阶层的分化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加剧了文化整合的难度;另一方面忽视大众生存语境的变化导致对传统宣教模式的路径依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将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寻求社会共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视制度的教化功能,以制度创新推动文化转型。创新意识形态话语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4.
罗亚男 《学理论》2013,(8):142-143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蕴含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培养公民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途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国外文化入侵的重要措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是我国现实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发展的规律,确立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探讨文化建设的政策、体制和发展战略,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拴民 《学理论》2009,(8):23-24
列宁晚年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特别“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在过渡时期的两大主要任务之一”;“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农村文化建设要注意发挥城市的作用,不但要搞好城乡的经济联盟,而且要搞好城乡的文化联盟、文化共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农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作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农村文化工作,党和政府要经常督促检查,要舍得文化投资”等理论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新,就是超越已有事物的发展水平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活动及其文化实践活动。本文认为,文化创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申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强势文化,要以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提高做好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提炼和推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抵御外部消极文化侵蚀的过程中,加强比较性宣传教育,围绕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回答,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根本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灵魂核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娇  张秀荣 《学理论》2013,(12):185-186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交互性的特征。网络文化的这些特征,给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网络文化弱化了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网络文化带来了不同文化间的竞争与冲突。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的形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把握住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内外舆论环境,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了更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蕴含着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文化是民族的灵 魂,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赵绪生 《求知》2008,(10):11-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期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面对新时期和谐文化建设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包容特性.充分体现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保证,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而论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蕴;最后就二者辩证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需要法治文化的参与和共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语境下的法治文化,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法治建设的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之一。党领导人民在法治建设的路径上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成为了领导建设和发展法治文化的核心力量。建设和发展法治文化,也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刘娜 《求知》2013,(6):41-42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近些年,天津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基本文化  相似文献   

17.
加强西安城市文化建设对于西安城市发展和中华文化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安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缺乏活力、不适应新形势等问题。加强西安城市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市民文化建设的热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城市活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城市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8.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理论视野》2008,(5):35-37
列宁晚年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际,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关系,有助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形态,表现为一定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次。实践表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辐射和塑造等功能,对于优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形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从而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有效途径包括构筑全员共建的大学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着重培育"校魂",同时还应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贾玉珍 《学理论》2009,(18):96-9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