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警惕黄河潜在的水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勤业 《中国减灾》1999,9(3):35-38
近几十年来,关于黄河的灾害,人们更关注黄河下游越来越严重的断流,以及由于断流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然而,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特大洪水以后,似乎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黄河流域会不会出现大洪水和大水灾?早在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先生就认为,黄河是“地上悬河”,“咫尺不坚持,则千里为壑”,在历史上曾北至天津,南夺淮河,不但田园庐舍,皆为泽国,而且泥沙俱下,生命和财产都湮没于地下。“目前形势比过去更险,历史可能重演”[1]。最近以来又有不少学者发出不能…  相似文献   

2.
《湖北宣传》2006,(12):32-32
河湖在哭泣 黄河是我国河流断流中最为严重的大的河流,有专家断言:“黄河将在21世纪成为中国的内流河。”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物生存之命脉,人类灿烂文明之母。自古以来,人类循水而生,傍水而居,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黄河这条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出现断流,且断流的区间和时段有不断发展的趋势,举世瞩目,使人惊骇。断流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形成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的,但...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最初的局部地区缺水和季节性农业缺水,发展至今天的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环境全方位普遍缺水的现象,黄河断流更是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鸣响了警笛。为此,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于1999年4月27-28日在北京联合主办“南水北调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的主议题包括:1中国南水北调线路格局与北方缺水;2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3黄河断流分析及流域减灾发展;4三线调水…  相似文献   

5.
关于黄河下游季节性断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祥 《中国减灾》1998,8(2):30-33
关于黄河下游季节性断流问题的探讨张保祥(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然而,就在这一年,...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一个时期,由于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呈逐年恶化之势,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相继出现枯水期断流,长江等江河湖泊污染进一步加重。“千湖之省”的湖北水资源形势也不容乐观,污染水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地上悬河”,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为解“悬河”之危,许多人建议通过人工改道让“悬河落地”,但治黄专家指出,这种建议并不可行,是“好心办坏事”。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侯全亮说,黄河人工“改道论”历史上就有,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在下游改道,废弃“悬河”,再造新河;二是在上游改道,绕过黄土高原,一劳永逸解决黄河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河断流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利华 《中国减灾》2000,10(3):26-28
从黄河断流的时空特征分析了黄河断流的根源 ,提出了治理黄河断流的生态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记者:去年《光明日报》刊登文章,建议从雅鲁藏布江向黄河大规模调水,从根本上制止黄河断流、彻底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严重状况,立即引起各方面关注;随后一些专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请谈谈您的看法。郭开:那篇文章大致反映了我们朔天运河筹委会提交中央的关于大西线南水北调的建议。这要从我国水的现状谈起。因为对我国水的形势看法不同,解决水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也不同。大家知道,黄河季节性的断流已经多年了,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整个华北已经没有一条常流河。不仅大半个北部中国缺水,水资源一向丰富的南方一些城市和地区,水…  相似文献   

10.
涂晓芳 《时事报告》2003,(2):22-22,30-32
一位学者曾指出:“现代化的问题实质上是合理化的问题”,“现代化是以合理化为目的无限变革的过程。”可以说,政府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反映与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我国政府现代化,就是  相似文献   

11.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于1997年10月28日顺利实现截流。黄河上已经修建了那么多水利工程,为什么还要再建一个小浪底呢?黄河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条平静的河流,2500多年以来,黄河下游就决口1500多次,大的改道有26次。每次决口改道都给两岸人民带来惨重的损失和深重的灾难。据了解,自1972年至1999年的27年间,黄河下游有21年出现断流,对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建国后,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54年开始编制黄河综合规划,选定三门峡为一期工程,小浪底为三门峡以下一系列梯级电站之一,属远期开发工程。由…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 ,民盟中央提交的《加大投资力度 ,依法治理黄河》提案被确定为“一号提案” ,在全国上下引起重大反响。为这一提案的形成提供素材 ,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的民盟河南省委和战斗在治黄第一线的盟员科技工作者为之感到无比振奋 ,并由此引发出我们对作为参政党首要任务的参政议政工作的一些思考。一、选题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从某种意义上讲 ,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也必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资源、环境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母亲河———黄河日益严重的污染、断流、泥沙淤积 ,引起了…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决定,要求省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川是长江、黄河的上游。近年来出现的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肆虐,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第二条古河。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卓越的才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母亲河。黄河水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主要水源。“丰蓄枯用,冬蓄春用,科学引用黄河水”是德州市乃至山东省针对十年九旱、黄河断流、  相似文献   

15.
黄慧 《今日海南》2023,(4):49-50
<正>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3月20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采访团分别走进黄河博物馆、红旗渠、安阳殷墟遗址等地,近距离感受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和绚丽厚重的河南文化。一条河,书写“安澜”和“生态”新篇章走进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博物馆,随着讲解员触发按钮,一扇门缓缓打开,播放着“黄河的形成”视频的LED屏出现在大家眼前……黄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被称为“黄河巨龙的缩影”。它生动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灿烂的黄河文化以及历代水旱灾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开发的远景规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北黄土高坡的庄稼汉们再也不能抱着黄河水肆无忌惮地痛饮了。2006年8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行政法规——《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正式施行。这是中国关于黄河治理开发出台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也是第一部关于大江大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的立法。黄河流域的庄稼们从此回到计划经济,得按条例规定的水量调度喝水了。可是对于黄土高坡的这些庄稼而言,有节制有计划地喝水,总比没水喝要好。由于上世纪90年代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从1972年到1999年的27年中,黄河下游有21年出现断流,累计1091天,对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铝基总理4月访美,促进中美关系的新发展。这使我联想到去年六七月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曾邀请7名中国民间环保人士在桂林举行了一个圆桌会议,讨论中国的环境问题。我所在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会长梁从诫教授参加了这次会议。事先,我们一起商量到底说些什么。梁先生说,外国人最常提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我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是水。必须自己拯救自己中国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中,对民族的生存威胁最大的确实是水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土流失。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太湖、淮河、滇池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李昭阳 《前进》2023,(3):55-5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研究挖掘、继承弘扬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相似文献   

19.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文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前不久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已将水环境危机列为未来10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一段时期由于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遭到破坏,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相继出现枯水期断流,长江等江河湖泊污染加重。湖北是水资源大省,多江相聚,湖泊星罗棋布,“千湖之省”声名远播。然而,形势不容乐观,水污染日益加重,填湖占河现象屡禁不绝,盛世敲响了水危机的警钟。鉴于此,2005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主题为“保护水资源,关注饮用水”,这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11,(1):91-95
140万考生翘首企盼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于2010年12月5日正式落下帷幕。有大家熟悉的社会热点如“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发展乡村文化”,也有爆冷的题目如“开发治理黄河,传承黄河精神”等,分别作为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以下简称“行执类”)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综管类”)考试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