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 ,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日关系也随之加以调整 ,由初期注重经济关系到中后期注重安全合作关系 ,美日同盟关系的加强 ,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冷战两极体制结束以来,中日俄三边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因素的重要性凸显;美国的世界战略对中日俄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中日关系和中俄关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日俄关系正逐步升温,三国间的互动格局渐趋形成.  相似文献   

3.
由中美关系史研究会、西安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联合举办、西安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于4月16至18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9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提交论文共40余篇.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维和政策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从有效的国际主义到坚定的多边主义,从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到美国式的国际主义,最后回归到有效的多边主义。虽然变动不居,但从本质上讲,美国的维和政策基本上遵循着一条主线,即美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支持和参与程度,取决于美国政府对维和行动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关系的认知,以及国内压力(国会、民众)与这一认知间的复杂互动。  相似文献   

5.
陶文钊 《美国研究》2001,15(1):132-137
由中央党校姜长斌教授和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哈佛大学研究员罗伯特·罗斯(陆伯斌)博士主编的<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以下简称<再探讨>)一书新近出版.拿在手上,书沉甸甸的,很有份量.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印斯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辉明 《当代亚太》2005,(1):52-56
20世纪80年代印度插手斯里兰卡民族问题,导致两国关系倒退.冷战结束后,印度调整了对邻国政策,不再干预斯里兰卡民族问题,印斯关系逐步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受冷战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的东南亚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外源型向内生型的方式转换。外来因素不仅塑造了东南亚区域主义基本样式,决定了区域合作的性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众多的外部因素中,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阵营的主导性国家———美国的外交政策发挥着关键作用。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也经历了由积极介入、强力主导到施加间接影响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东约( SEATO)和东盟( ASEAN)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区域合作组织采取不同的政策。本文即选取这两个区域组织为案例,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不同类型的区域组织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和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青 《当代亚太》2003,(12):49-54
如何评估中国的崛起 ,美国应采取何种对华政策 ,是冷战后美国学术界特别是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着力研究的问题。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还是“战略伙伴”;美国应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还是“接触战略”,或者二者兼而行之 ;如何认识九一一事件与伊拉克战争后的中美关系 ,都成为学者争论的焦点。但无论观点如何 ,其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中马政治经济关系非常密切.马来西亚大幅度调整对华政策以及中国的积极回应,是中马政治经济合作明显增加、达至双赢的主要原因.马来西亚对华政策调整和中马关系的良性互动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中国和邻国关系的有效准则;中国和平崛起对邻国不会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11.
《中东政策》2004,11(4):26-36
The following report was sponsored by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The meeting that generated it took place in Bellagio, Italy, July 19–23, 2004. The authors of the report are Clifford Chanin of the Legacy Project and F. Gregory Gause, III,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  相似文献   

12.
13.
论蒙古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90年代起蒙美互称邻国,到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访蒙,两国正式确认互为邻国.蒙古视美国为"第三邻国",认为美国是其政治和军事安全的保障.而美国愿做蒙古的"第三邻国",看重的是其在中俄之间的战略地位.近年,蒙美政治关系不断深化,特别是双方超乎寻常的军事合作引人瞩目.美国一旦控制蒙古,将形成"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战略态势,进而可使其在东亚和中亚的战略部署连成一片.对美国而言,蒙古是其在太平洋地区战略棋盘里的一颗棋子,不仅是战略遏制的基地,也是制造中国周边不宁的一张牌.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冷战后的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2,16(4):21-47
本文扼要概括了冷战时期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特点和基本状况,着重分析了冷战后这些特点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具体分析了影响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一些持久的双边和战略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未来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冷战的结束对传统的、基于北约联盟基础上的美欧防务安全关系带来严峻的挑战.随着欧洲安全环境和防务性质的变化、美欧各自战略重点的转移、欧盟一体化的进展和美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性质和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9·11事件并没有改变美欧关系裂痕加大的趋势,反而使美欧防务安全关系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美欧之间在安全防务问题上虽然存在众多的分歧,但不会走的太远,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总体上仍以协调和合作为主.  相似文献   

18.
张曙光 《美国研究》2006,20(4):140-149
外交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历史档案和文献的解读。如何解读?这牵涉到史学界争论已久的一个命题:从学理的角度看,历史研究到底是科学(Science)还是艺术(Arts)。前者要求对档案和文献的解读要严格地忠实于原文;后者则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再创造”。②那么,对由国家核心机构形成、保存并选择解密的外交和国防档案文献的利用和解读要遵循哪些原则?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利用美国外交和国防档案研究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越来越深入。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越来越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也开始引用美…  相似文献   

19.
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美国和印度之间的三边关系近来比较引人注目。冷战期间三方中的两方经常联合起来反对第三方,中印在经历短期的友好以后,也曾相互开战,之后美国因素逐步变得重要。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国和印度都在积极与美国发展关系,同时中印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当前在恐怖主义的共同威胁和全球化的推动下,过去那种对抗和遏制的模式将不会再现,三个国家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尽管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依然重要,但在现实中其作用正在降低。  相似文献   

20.
The following is the edited text of a discussion held November 28, 2000, at the Sadat Forum at Brookings, cohosted by Richard Haass, vice-president and director of Foreign-Policy Studies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Shibley Telhami, the Anwar Sadat chair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