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瞭望》2000,(38)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79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 159.1万多人,成为全国第一个“老年型”城市。1990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的比重为10.27%,进入“老年型”城市的行列。截至1999年10月 1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表明中国已提早进入老龄社会。而且,中国的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亿左右。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52)
20世纪最后一年,中国已步入了老年型人口国家,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怎样一个前景呢?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萧振禹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第一大国位置虽已被印度取而代之,但依然是老年人口策一大国。届时全世界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老人,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将达到75.7岁,老年人为4.4亿。20世纪50年代,中国总人口占世界的22%,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3%,到目前两者比例均占世界的21%左右,是世界上总人口与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下个世纪,中国的人口发展变化将对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在世界上老年人口已达5.5亿,老龄化国家已有66个。我国老年人口1.2亿,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1/3以上省市人口已呈老龄型。老年人生大幅度延长,老年群体急剧增大,老年问题确实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看待老年群体,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实践证明,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一、正确看待老年人群,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摒弃将老年人看成黄昏末日、社会包袱的陈腐观念,树立科学的观点,是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的前提。首先,老年人群不是社会包袱,是宝贵财富、重要的人才资源。在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李丹 《理论探讨》2006,(4):76-78
老年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尤显重要。在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但直至今天仍没有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选择适合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能够推动整个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缩小城乡老年人口生活差距,促进城乡养老社会保险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8)
按照国际界定标准,世界范围突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化的问题更加引发学界的关注。本文尝试对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以及余热等相关概念进行探析,借助于对中国老年群体生产性老龄化事实的描述,强调老年群体的贡献绝不能用"余热"来表述,呼吁重新界定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对老龄化问题有更加理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困扰我国与世界多国的现实难题。促进老年人就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深圳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同样面临老年人口持续增加的压力。深圳应从本地老年人口的实际就业条件出发,积极借鉴新加坡与香港政府的相关经验,转型对老年人就业的理念,为老年人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打造老年人就业服务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7.
试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梁中堂,翟胜明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人的权益保障问题愈来愈突出地被提了出来,已经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老年人的权益并不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衰减老年人权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通常理解的“人权”;二是指“公...  相似文献   

8.
人口规模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巨大的人口规模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拥有显著的大国优势,也遭遇了许多风险挑战。人口规模巨大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促成了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规划。改革开放后,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区域竞赛”机制等大国优势的释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在巨大的人口规模基础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利用好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为核心的大国新优势,构建大国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1亿。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已成为“人口老龄型”省、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有专家预计,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将比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快得多。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极为庞大,研究农村老年群体养老生活状况尤为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更是如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老年群体养老生活状况,努力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刘云仪 《民主》2008,(2):27-29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还将继续以年均约3.2%的较快速度增长。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政府财政要加大老年抚养比例:伴随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十分突出;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参与社会发展的热情不断提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12.
众多老人缘何选择社会养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3亿,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8900万,分别占总人口的10%和7%,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这么多的人口进入老年,给“未富先老”的我国社会带来一个紧迫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0,(38)
中国的老龄事业从 1982年开始。 1982年,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老年大会。此次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各国建立起自己的老年机构和老年组织。1982年4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简称老龄委)。1986年4月、5月,中国老年学会和中国老年基金会先后成立。1987年1月,湖北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老年法规,使老年工作步入法制轨道。中国75%的老龄人口在农村,为此国务院于1991年推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老年长期护理保障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护理保险模式,二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社会护理保险模式。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失能老人的比例不断增加,长期护理欠缺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巨大威胁。在中国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高龄化带来的护理问题,应使老年长期护理保障覆盖所有城乡老年人口,以"部分积累模式"为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集资金,制定合理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和待遇标准等措施,推进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1,(12):5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二是老年人口增加快。据"国家应对人口  相似文献   

16.
陈彩珍 《学理论》2009,(24):47-4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显现,老年心理健康的维护既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建立社会、家庭、社区和老年个人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是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前所未有的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现象现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世界老龄人口的大国,至本世纪末,我国老龄人口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10,进入老年型社会。为给老人营造一个“共享尧天娱晚晴”的金色环境,老年学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徐雪 《学理论》2009,(6):25-27
人口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思考人类自身数量规模的扩大与地球所能够提供的资源如何协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和学者们的同时,人们又观察到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些经验性的规律性,即人口规模大的地方往往比较贫穷。这样一来,人口规模问题与反贫困问题交织在一起。中国历来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背景因素已经长期成为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世界以及中国人口数据的整理,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2022年,我国首次出现自1961年以来年度新增人口少于死亡人口的人口负增长现象,表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标志性变化。我国的人口负增长是世界人口总量第一大国、世界经济体量第二大国的人口负增长,是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型中的人口负增长,是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人口负增长。同时,人口的长期负增长所带来的少子化、老龄化、人口结构失衡等现象,也会给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全球视野下把握好人口负增长先发国家的共性特征和客观规律,又要深入研究基于我国国情与本土文化的中国特色和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陆铭 《党政论坛》2009,(22):34-34
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