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城  王翔 《特区法坛》2002,(71):15-18
促使行政与司法分离,必是我国司法领域改革中即将遭遇到的制度性深层难题。行政应当退出司法的领地。让属于恺撤的归恺撤,属于上帝的归上帝。——题记。  相似文献   

2.
审判改革:法院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如何认识司法独立问题 在我国,司法独立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似乎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然而,审判方式改革发展到今天却向人们严峻地提出──司法独立问题是不能回避的;而且理论上必须澄清,制度设计上必须切实可行。 理论上如何澄清,笔者不敢妄言;但我认为:司法独立是人类法律理念与法律制度的共同精神和物质遗产,是经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任何“法治国”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这是因为: 1.法院终极目的所决定。法院与法官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公平与正义的宣誓者、缔造者与捍卫者,其手段就是通过司法审判实现社会公平与…  相似文献   

3.
华锋 《经济与法》2003,(12):29-30
审判权独立行使已被现代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普遍遵从的基本法律原则确定下来。我国虽然在政体上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从国家权力行使分工的科学化、合理化角度出发,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角度出发,通过宪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以及三大诉讼法,已经确立了审判权独立行使的法律准则。然而,在审判实践中,法院独立审判和法官独立审判并未从立法上得到充分的制度保障,人们对法院独立审判和法官独立审判的认识也不尽一致。为此,笔者愿从有关立法状况和应有的确切含义角度对此问题做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自最高人民法院两次制定《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来,加强法院的审判管理便成为深化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我国法院的审判管理具有较强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强调管理者对案件实体裁决权的控制,而对于案件的流程、审判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法官的监督惩戒等,管理者则关注不够,审判的质量和效率难以达到最大化。为此,应当在尊重司法原理或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审判管理机制的科学转变。  相似文献   

5.
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普遍原则。我国宪法第126条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实践中,人民法院正或多或少地受着种种外来压力的影响和干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司法独立应是审判权和检察权的独立这两面三刀者的结合与统一。审判独立必然要求法官独立,而在我国只能定义为法官审判独立。这就要求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必须依照法官审判独立的原则而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明确了审判管理机制的概念;其次,从司法的理念、审判权的性质两个方面论述了审判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然后,回顾了审判管理机制发展的历史,并在理论上指出了当前审判管理体制的缺陷;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审判管理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审判管理,是指法院对审判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方式。①我国人民法院审判管理机制建设,从1999年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正式提出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的任务开始,就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各级法院对审判  相似文献   

9.
王子伟 《人民司法》2013,(11):65-68
从性质上讲,审判管理分为审判权内部的审判管理和审判权外部的审判管理。前者包括以院长、庭长、审判委员会以及法官为主体的审判管理,后者即审判管理专门机构管理,或称为综合性审判管理。20世纪末以来,综合性审判管理逐渐成为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热议的焦点,但院长、庭长审判管理权模糊化、有限化、边缘化异议显现的同时,相关的专门研究却鲜见报端。  相似文献   

10.
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是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的举措,已成为推进法院改革的主要课题之一。审判长选任集法官精英行使审判权,原有法官庞大群体必然受到冲击,审判人员需要重新配置和组合,以充分发挥审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繁重的审判任务得以完成。笔者对审判人员如何合理配置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在此略陈拙见。  相似文献   

11.
审判权是国家判断权。因此,审判权的统一行使,是审判权特性的必然要求,其结果既表现为行使主体的特定性,又表现为类案裁判结果的稳定性。从目前实践来看,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的制度设计和运行结果较好地实现了裁判制度的统一,但审委会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阻碍其制度目的实现的问题,亟需改革。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审委会制度的存废之争等宏观的制度考量,本文将转变视角,从基层法院审委会的微观运行入手,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以期寻求适合基层法院审判权统一行使的最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服务大局的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依法审判与主动服务的关系。依法审判是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基本途径。人民法院服务大局最直接、最重要、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依法审判,而依法审判的过程就是服务大局的过程,依法审判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发展和稳定的环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保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   

13.
按照西方学者的经典表述和分类,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项,主张三项权力相互约束、彼此制衡,保证政治权力在法律规章的限制下运行。审判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自然也应受到严格的限制以避免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侵犯和威胁。如何加强审判权运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审判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学家偏重于研究传  相似文献   

14.
《北方法学》2018,(6):104-116
法定法官作为一项宪法性原则,其核心内涵是法院的案件分配作业必须受制于事先一般的、抽象的法律规定,何等案件由何位法官承审绝不能等案件诉诸法院后再临时委任某个法官。审判委员会闭门讨论决定案件是一种事实上废除法定法官原则的定案方式,它侵犯乃至剥夺了当事人的公正审判权,理应依据法定法官原则对之进行改革。审判委员会改组为刑委庭和民委庭后,所有原本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都由立案庭直接分配至刑委庭或民委庭审理。各级法院应该重新修订既有的案件分配规则,并改革审判委员会遴选机制,以使无行政职务的精英法官能进入审判委员会。此等改革不触动审判委员会的宏观指导职能及其行使方式,改革阻力应该不大。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官在审判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人情”的问题。如何摆正情与法的关系,巧妙化解情与法的碰撞,是每名法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一、审判经验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一)法院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追求关于法院文化的具体内涵,目前尚无统一认识。为此,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的方式,在法官群体中进行了调查。根据总结提炼,目前法官群体对法院文化内涵及其价值追求的理解如图(见图一)所示:调查问卷显示:71%的法官认为法院文化所包含的4部分应齐头并进,属并重关系;64%的法官认为法院文化建设所追求的各类目标应通力推进,  相似文献   

17.
18.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其"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201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再次肯定审判委员会在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引言 近年来,随着法院审判工作的不断发展、案多人少矛盾的逐步凸显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法院管理模式下审判工作出现了越来越多涉及公正与效率等司法审判核心价值的问题与困难.面对新的形势,审判管理工作愈来愈受到各级法院重视.应该说,各地法院就审判管理改革进行的诸如建立统一质效指标体系、设立量化考核体系、成...  相似文献   

20.
现代法院的组织管理在目标上要实现法院系统的内部规范化,以形成合理的权力关系格局,确立适格的职务行为方式,其采用以审判权为主要权力属性所要求的非行政化、分权管理的模式,有别于行政部门等科层制组织的集权型模式。中国法院的审判管理改革需要一种组织构造的视域,审判管理体制的建构不仅应当符合审判权自身运行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在整体上也要遵照和体现法院系统为圆满履行审判职能所必需的组织管理与组织构造机理,遵循结构功能主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