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公证程序规则是保证《公证法》正确实施、规范公证法律服务的重要基石,公证程序规则从广义上理解应当包括所有有关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的程序与规则制度,从狭义上理解主要是指《公证程序规则》以及具体的一些办证指导。在《公证程序规则》的协调规范下,我国的公证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公证质量和公证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公证逐渐成为维护社会公信力、预防纠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服务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14,(3):31-31
正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青年公证人的论坛。我先讲一讲公证程序规则和公证法律服务作为现象时的一些关系的表现。公证活动如果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的话,公证程序规则,或者说公证程序,它相对于公证法律服务来讲就是内在的。在当事人面前的显性层面,就是公证法律服务。如果把公证活动分为过程和结果。程序影响的是公证活动的过程,比如说有咨询,有受理、审查、审批、制作,包括到最后的投诉、应诉、理赔,这些过程应该说是程序的过程。而公证法律服务它体现的是公证活动的一种结果,也就说公证法律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拿到了公证文书,获得了公证的法定效力,这是一种结果。我们还可以把是公证活动分为经络和血液。程序作为经络是导向性的,它是一个载体。而把法律服务理解为血液,实际上就是把它看成是在经络里面活动,所以说这里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中的公证法律服务市场化定位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提供公证法律服务的专门机构--公证处的性质是"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业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事业法人".  相似文献   

4.
李淼 《中国公证》2013,(10):26-26
担心权益被侵害但不知道该如何维权.想办理公证但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想多了解公证程序和法律知识但缺乏相应渠道,怎么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公证处于2013年7月初.开通了全省公证行业首家实名认证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此后涉及公证法律问题。民众只需借助手机微信终端就能够与该公证处实现便捷互动。  相似文献   

5.
陶峰 《中国公证》2014,(4):29-31
正一、"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当事人视角下的公证失信公证受理标准不一是指在面对相同的公证申请人和相同的公证申请材料时,同一执业区域内的不同公证机构、不同公证员是否予以受理的结果不同。通俗一些的表达就是"某项公证业务在这个公证处不能办的,到那个公证处就可以办"、"某项公证业务找这个公证员就好办,找那个公证员就肯定办不成"。这样的情况在公证实践中确有存在,给当事人留下了办公证"因人(处)而异"、"没有统一要求"的印象,对公证公信造成负面影响。从实践中看,"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6.
法制发展的内在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有效运作,均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公证制度的有效运作也是这样,即离不开完备的公证法律规范。因此,有关公证立法问题,应当说是公证制度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地说,公证立法从根本上规定着公证业务的范围以及公证制度的目标与任务,左右着公证制度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影响着公证机构以及公证人员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威信。因此,广大公证人员对于公证立法问题总是给予高度的关注。公证国家立法问题、公证实体立法问题、公证程序立法问题、公证地方立法问题等等都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此仅对于我国2002年8月1日起施行的现行《公证程序规则》的“立法”得失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公证是什么?在保障和服务民生方面,公证处承担了怎样的社会职责?要是在很多年以前问老百姓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彩票开奖时旁边站着的"大盖帽",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公证已成为一项源于经济发展,贴近百姓生活的日常法律服务。记者于近期走访了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了解了公证处近几年在服务民生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吴凤友 《中国公证》2008,(11):F0002-F000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字号当中,“方”象征规则、标准,代表着法律和严谨;“圆”代表沟通、和谐和圆满。公证工作就是要通过沟通和法律服务的手段,使得公证申请各主体在法律的框架内,达成圆满与和谐。而作为服务者本身,从机构的建设,到队伍的建设,从工作的程序,到具体业务的开展,都要依法合规。  相似文献   

9.
不予办理公证是指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公证机构发现证明对象不真实、不合法或者有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不予办理公证的决定。这是《公证法》和新修订的《公证程序规则》规定的一项新的制度。它和终止公证一起构成公证程序的终结制度。法律法规列举了9种情况不予办理公证的情形。笔者认为,不予办理公证的情况还应特别程序(《公证程序规则》表述为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中的终止公证阶段。一、不予办理公证的法律意义、作用(一)有利于体现公证的职能作用公证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公证机构的职能是由国家法律授予规定的,具有唯一性、专属性…  相似文献   

10.
正强势宣传助推公证服务民生2014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司法局、盐城市公证协会精心策划,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报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高强度宣传公证,介绍各地公证机构关爱和服务民生、保障发展的新举措.扩大公证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增强了群众的公证意识,推进了法律服务"全覆盖"。主要做法:一是广场集中宣传。"3·5"、"3·15"及每月18日,在"18法制广场"集中宣讲公证法、合同法、劳动法及土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上海市东方公证处):精细化的公证法律服务,本是我2014年打算研究的课题,接到《中国公证》杂志的"指令",没有多想,就把这个题目定为这次沙龙的主题。我知道中国公证行业发展的多样性,所以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公证员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精细化要求公证不仅仅是证明廖丽(云南省昆明市中衡公证处):精细化公证法律服务,当我听到这个论题时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居然是左  相似文献   

12.
《公证程序规则》争议问题研究(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疆 《中国公证》2006,(11):23-28
“法律必须通过解释才能适用。”“任何法律、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受合同约束的协议在能够恰当地适用或执行之前都需要解释。”《公证程序规则》作为公证机构独立行使公证职能的基本规范,在适用中必然被各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反复地解释。由于所处的环境、自身的业务素养不同以及个案之间的差异,必然导致各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对《公证程序规则》的解释不尽相同,甚至发生争议和冲突,本文试就《公证程序规则》实施中争议较多的一些问题作一浅析,以就教同仁。  相似文献   

13.
陈刚 《中国公证》2006,(6):41-42
公证告知义务写入立法是法治的进步,其将公证行业的执业规则用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形式予以体现,反映了立法者对公证义务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作为一种执业原则,它是刚性的,但在公证程序的执行过程中,这一原则如何得到恰当的落实,并在法律上得到认可和保障呢?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13年年末举办的中国公证协会"青年公证人讲坛"上,与会人员围绕着"公证程序规则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进行了交流。其中就有人提到,"如果说当下让公证程序对公证执业带来积极意义,可能最立竿见影的举措就是明确公证人员按照程序尽职审查,公证机构不承担审查不能的责任"。这个愿景在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具体表现在两个地方。一是《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5.
王京 《中国司法》2013,(5):56-59
2006年7月1日实施的《公证程序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至今已实行七年了。七年来,公证行业一方面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下严格遵循立法精神,规范公证操作,提升公证质量;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质量安全与服务效率之间的平衡之路,努力使公证的效能更贴合社会使用的实际需要,促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证》2006,(6):14-16
据悉,在公证业内具有小公证法之称的<公证程序规则>,已于2006年5月10日经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吴爱英部长于5月18日签发第103号司法部令予以发布,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此次发布的<公证程序规则>是对2002年<公证程序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修订,与原<规则>比较,修订后的<规则>在内容上有什么变化?在公证业务实践中又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司法部赵大程副部长.  相似文献   

17.
正公证是一项智慧活动,公证书是这一智慧活动的最终产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公证书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难以完整反映公证的智慧活动过程,这造成公证书的社会评价不高,进而影响到公证公信力的增强及公证价值的实现。必须承认的是,公证书首先是一份严谨的法律文书,这样的法律文书有着自身的一些规则要求,如果把这些规则要求作为底线要求的话,在满足底线要求的基础上,公证书还可以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为包括公证在内的法律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拓展与规范公证法律服务,在新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拓展是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对公证法律服务提出的要求,既包括公证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对象的增加,也包括公证服务方式的改进、服务内容的丰富及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的提高:而规范则要求公证行业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树立诚信、高效的公证行业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证》2012,(5):62-64
第一条 为规范公证机构办理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事项,增强公证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守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是法律行为的适当表达,同时也是对法律行为的必要约束。同样的,公证程序是针对公证法律行为所作出的要求,是开展公证活动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该行为准则的意义在于倡导一种科学、灵活的公证行为,其本质是引导公证主体获得法律"有限度的自由"。关于公证程序的价值,学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大体为:厘清公证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公平、正义、效益的制度价值,以及保障公证文书的法律效力等。这些价值的阐述谨以成文法的要求为准,从公证的社会管理职能出发,围绕公证公信力建设而展开,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