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研究了人的有限欲望的生理机能及相关的情绪现象。在此基础上,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痛苦现象,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有限欲望转变为无限欲望有关系,而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具有平衡社会心理状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戏剧大师田纳斯.威廉姆斯的代表作,它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想要努力与生活抗争以获得幸福,却最终事与愿违。她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女性只有从思想及经济上真正获得独立,才能扭转自身命运,因此,深受男权社会影响的布兰奇所做的不彻底的反抗无济于事,她的命运注定了是场悲剧。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度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能力。本文拟通过探析小说主人公富贵在极度苦难的生存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生命承受能力,来分析支撑其坚强生存理念背后的精神源泉:对命运的顺从与认同,亲人间体现出的脉脉温情,以及富贵深厚的家庭情结。富贵所持的那种面对苦难而活着的“在世”态度,不仅是一个农民的生存体验,也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现象学叙述始终是以其思辨逻辑作为根据的.这个逻辑就是从抽象同一到差别再到真的同一的内在的必然进程.欲望的自我意识恰恰处于这个进程的第一阶段.基于其必然性,黑格尔以同一性为整个自我意识奠基,自我意识其后的进展都是同一性自身演证的结果.于是,抽象同一性即自我=自我的表达式终将演化为自我=非我的表达式,它们构成了欲望的自我意识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作为“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分子典型,至今仍散发着特殊的时代魅力。高加林身在农村、心在城市的存在特征使他成为一代农村知识青年的代表,他在爱情方面的遭遇也是当时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高加林的心理欲望以及与刘巧珍、黄亚萍的情感纠葛进行解读,可以发现高加林在刘巧珍和董亚萍之间遭遇的取舍难定、藕断丝连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悖论。  相似文献   

6.
张倩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1):164-165,170
《窝头会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种延续——对于北京人艺"血脉"的延续。是什么让我们在观演话剧的时候会不断回响起北京人艺的经典之作——老舍先生创作的《龙须沟》、《茶馆》。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充满着京腔略带调侃的台词,也可以说因由是它延续并拓展了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形式,而细细品读这部话剧,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不管是台词还是结构,都是依托在剧本的主题立意之上,换言之,正是因为本剧处处充盈着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开掘和人物人性光辉的发扬,才使我们深感此剧之丰满灵动。  相似文献   

7.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一部代表作,而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笔者试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影片中布兰奇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性格中的种种矛盾,指出正是源自于布兰奇内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造成她最后因"自我"调节失效导致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8.
马原阔别文坛20多年之后的新作《牛鬼蛇神》显示了其转型的意图,却难以给当代社会提供有意义的鲜活体验。个中缘由自然耐人寻味,值得深思。小说观念和个人体验的滞后是主要原因,同时还在于作家想象力和叙事语言的衰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中的"礼物"这一双关语的分析,透过表面上洪堡死后留给西特林的礼物--两个剧本提纲,看到了代表美国作家的洪堡的命运.洪堡的遭遇象征着美国整个文化界的精神危机以及现代人的精神苦难.  相似文献   

10.
《人性的污秽》是菲利普·罗斯的“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重点。小说主人公科尔曼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也是悲剧的一生。该文从拉康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欲望”概念来探讨科尔曼的命运悲剧,指出科尔曼的悲剧其实是欲望的无止境追求和人类心理结构三秩序的特点所决定的,是自我的回归与异化相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城邦或国家的概念以及"本性原则",还原柏拉图论证的本真目的,分析城邦正义与灵魂正义一致性的内涵,将护卫者阶层纳入到城邦之中;进而,借助希腊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设身处地地理解"欲望"的内涵,从而解释性地补充柏拉图论证缺失的一环;最后回应Bernard William对柏拉图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马秀萍  陈强 《工会论坛》2003,9(5):100-101
简·爱作为执著地追求男女平等的艺术形象,其追求的目标是女性的尊严和独立,小说细腻地刻划了一个女性走向社会时心理成长、成熟的历程,对现代的女性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发掘了但丁《神曲》对人的精神心理成分的形象深刻揭示。但丁的地狱、炼狱、天堂即是人的精神机制本我、自我、超我的生动直观呈现。  相似文献   

14.
一 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舞蹈、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作为人类特殊的审美意识,彼此间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有的作用于视觉,有的则作用于听觉;有的占有空间;有的则依存于时间;有的是再现、有的则重于表现。而它们共同之处便是通过塑造一种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认识、教化、审美、娱乐、借鉴等社会功能。因此,艺术最  相似文献   

15.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忧患与图强的互动中奋勇开拓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彰显的政治智慧、理性精神和战略擘画。那么,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应该怎样解读呢?最近,魏继昆教授的新著《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对此作了深入探索和系统解答。  相似文献   

16.
电影<色·戒>是在消费主义背景下拍给男人看的,目的是满足大众欲望化窥视.它的核心情节围绕着男女之间的情欲展开,把女性作为纯粹的欲望化客体.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洁白的"床"成为女性的生存空间和男权社会宣扬男性至上的新隐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来解读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美国历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结合《俄狄浦斯王》、《美狄亚》和《希布吕托斯》这三部希腊神话故事,对剧中女主人公爱碧与伊本乱伦的母子关系、杀子和具有俄狄浦斯式的母亲这一形象进行重新解读,从而进一步体味这位"灵魂戏剧"家创作的震撼人心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在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了该法的目标,但是如何解读该条规定,以及该条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发挥指导功能,学界仍然存在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反垄断法的目标究竞是“竞争机制”还是其他“利益”或“价值”以及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过渡关系等。在反垄断法即将生效的今天,对其目标的理解已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对警察含义的研究是警察学和警察法学的研究基础。警察含义有学理上的警察含义与实定法上的警察含义之分。实定法上的警察含义是动态的,其内容取决于宪法、警察组织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人民警察法》上的警察含义与《人民警察条例》上的警察含义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应以学理上的警察含义为基础,考察动态的实定法上的警察含义,以探究我国警察组织法的发展方向和警察问题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