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人物     
《今日浙江》2013,(3):60-60
方增先出生于浦江县西塘下(今属兰溪),是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广具影响的“新浙派人物画”奠基人和推动者,在中国水墨画传统基础上博采中西绘画特点,创立了一套融合写实造型的中国画人物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灼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画人物画家。然而,最早知道先生的名字,并不是因为看过他的国画人物画,而是他的油画作品。学习油画是李灼先生早年的孜孜追求,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毕业于四川美术  相似文献   

3.
孙明南 《现代领导》2010,(12):41-41
写意人物画是上海知名画家许亚君的神来之笔。生动鲜明的意象,简约精练的笔法,浑厚豪放的气势,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力。许亚君的写意人物厕遵循中国文人写意画的美学核心原则,以变形的手法、传神的形象刻画人物。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为许亚君题了“意笔传神”四个大字。中国国家哂院国画院院长方增先也为许亚君题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4.
中年画家李延聲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正气篇人物画展”。全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在画展的前言中写道:“把爱憎分明的正气歌吟和胸怀壮烈的人物联系在一起,用中国画为他们的精神风貌造像,这一设想无疑是新颖的、美好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这组人物画生动地再现了古代科学家、著名诗人及民族英雄,如张衡、李白、郑成功等人的形象。这是作者以《华夏正气篇》一书为主,精心研究每位英雄的诗作和生平事迹,选用他们或别人歌颂他们的正气歌吟的意境,尤其在缺乏视觉形象参考,全憑文字资料和想像来造像的情况下,为了体现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生活行动特点,画家奔走於博物馆、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进行艰辛的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李延聲早年毕业於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後  相似文献   

5.
<正>苗再新先生作为一位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一直执著地追求着他的艺术理想。长期以来他勤奋努力、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他品位格调高雅,造型能力坚实,笔墨功力深厚,绘画技巧娴熟,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领域都成绩斐然,尤其在人物画领域,他的创作才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在军旅画家中名列前茅,在中国画坛备受关注,众多美术评论家和学者都对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等撰文评论。笔者在采访苗再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政协常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郑军里教授,作为一位在当前中国画坛较为活跃的人物画家之一,在写意人物画领域成绩斐然。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觅到了表现自我情感的艺术语言,既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与内涵,又给传统中国画赋予了新的语言,创作出前人未有、笔墨意趣相结合的作品。郑军里早年主攻工笔人物画,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专心研究写意人物画,并创作出了120幅优秀的历史人物画。  相似文献   

7.
瓷上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多以人物肖像或人体为主,风格、技法多以写实为主。始创于19世纪末的江西,迄今逾百年。这个画种既是中国传统人物画、陶瓷彩绘和西洋写实人物画的有机结合,也是绘画艺术与火的结晶。这种江西特有的绘画艺术,以其造型准确、色彩丰富、生动传神,可永久保存,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瓷上肖像画制作工艺复杂,在洁白细腻的景德镇瓷胎上逼真地绘画人物肖像,再经过多次填彩、反复烧制,从而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冯杰创作的瓷上肖像—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8.
王金泰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又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任编辑时曾画过二十多本连环画和数以百计的插图。正是这些艺术实践,为他成为一名国画艺术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近去他新居小坐,入厅映眼的便是王金泰得颇有韵味、墨色淋漓、立意新颖、构图奇特的水墨人物画新作。画中人物之造形变化多样,不乖于传统的笔法,又善刻画人物内在情感。王金泰水墨人物画善以古代人物和佛家人物为主题,画面生动有趣,又赋予禅意。其魅力在于:用笔简约、放意写神、离形而得似。  相似文献   

9.
林涌 《人民公安》2023,(22):57-57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欢迎的植物之一,以其高雅、清高、高洁、高贵的身份,被视为花中的贵族。历史上,喜爱画兰的文人雅士众多。明朝周天球善画兰,喜欢用淡墨,得宋末画家郑思肖风格;同时期的画家马守真善画兰,用笔滋润恬雅,富有风致;清代郑板桥更是画兰、竹高手。到了近现代,画兰名家有陈师曾、张大千、诸乐三、陈少梅、溥松窗、董寿平、孙其峰等,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水墨语言创作出了颇具时代特性的兰花作品,传统功力深厚,笔墨苍劲老辣,反映出兰花典雅高洁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当代写实人物画,就不能谈到不苗再新。写实人物画的根本任务首先在于塑造形象,否则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看到的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概念化,或呆滞无神,或刻画草率,而存在造型不准等硬伤者更不乏其例。纵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4)
<正>崔虹简历崔虹,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2004年至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首届人物画高研班,200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访问学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国韵文化书画院艺术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创作委员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北京汉唐华夏美术馆人物画创作研究室主任、京华女子十二画坊艺术总监,山东文轩画廊推荐画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画家张英,被称为"神"画家而闻名.这位六十四岁的老画家有一枝"神"笔,他笔下的人物呼之欲出,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同时,他擅长画"神",无论弥勒、观音、罗汉、或是各种神话人物,在他笔下,都是那么生动、传神.他所作的佛像、神像及古典人物画,深受旅居东南亚、日本的侨胞和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所喜爱.我到张英的住所访问他时,有幸欣赏  相似文献   

13.
李延声1943年生,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画家,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正气篇》大型系列人物画广博好评,邓颖超同志专为题词“中华正气”。1997年创作的《魂系山河》中国画长卷被誉为“历史画和人物画的传世之作”。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贵宾;法国总统希拉克称其为“富有才华的现代艺术家天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其作品具有“美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正梁启德,祖籍广东顺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联画家,广西文学杂志社原副社长、美术副编审,擅长人物画创作,兼山水画和花鸟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80年代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及书籍插图,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西等多家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国画作品《光明行》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吉祥颂歌》入选七彩云南·多彩贵州——中  相似文献   

15.
2012年2月10日,《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刊60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政协礼堂盛大召开。步上三楼,一幅精美的中国画长卷吸引了到场的中外嘉宾们的目光,不少《今日中国》的新老朋友在画前久久驻足,饶有兴致地观看画中的人物,回味和感慨《今日中国》60年来为中国外宣事业所做的成就。这幅画是中央民族大学美术教育系副主任、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人物画家付爱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第一位花鸟画博士吴冰和解放军总装备部文化创作室画家、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范琛  相似文献   

16.
女画家杨春华是近几年活跃在画坛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她那才情兼备、写意人生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艺术界和美术收藏界关注,先后被中国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和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杨春华是一位颇具艺术天份、画路宽广的画家。美术界普遍认为,她的国画创作既保留了中国画传统的线条和笔墨情趣又与传统的国画明显拉开了距离。她笔下的人物、山水和花鸟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真实的生活感受和鲜明的时代风貌,以灵动飘逸的线条、典雅艳丽的色彩及祥和富贵的意境在当代中国画坛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国论坛》2009,(10):122-122
画家简介:王林[笔名云梦老林]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光明日报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和平文化大使清新书画院副院长王林现为中央直属媒体光明日报出版社职业出版人,同时又是活跃在中国当代画坛的实力派画家。王林1985年投师漫画大师方成门下,20年间在上海、广州、青岛、北京、深圳、中山等地举办"方成王林师徒画展",并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荷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巡演中国水墨人物画,与91岁高龄的漫画大师方成先生一起被《美术》杂志和国内评论界誉为当代中国谐趣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人物,引起国内外美术界  相似文献   

18.
当代山水画     
1959年新中国建国10周年大庆之前,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落成,正厅需要一幅代表中国形象的绘画作品,经中央反复研究,决定请傅抱石(1904-1965)、关山月(1912-2000)两位画家创作一幅大型山水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接见两位画家时要求以毛泽东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这幅画要能代表当代中国的绘画水平,还要通过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体现新中国繁荣昌盛的景象。历时近两个月,  相似文献   

19.
陈师曾是民国初年北京画坛的领袖,是“南风北渐”的重要画家,他的艺术思想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北京乃至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陈师曾的艺术思想较集中地体现在其1921年发表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陈师曾在学习和创作中也身体力行他的文人绘画主张。陈师曾的绘画才能是全面的,山水、花卉、人物无所不精,技法也相当纯熟。 师曾在人物画方面虽不专长,但各种体裁内容、各种表现方法,无不兼擅并长,既能师古,又能创新。画人所不能,特别是风俗画的创作,具有较高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北京画家陈冰先生从事绘画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涂抹”水彩、临摹名作入手,经师从秦岭云、黄均先生,系统接受素描、速写、水彩、山水技法严格训练近20年后,才真正地走上了艺术之路。留心陈冰的作品和作品照片,其中“思想葱茏”,时见新意,人体构成了陈冰绘画的主旋律。蔡若虹先生在《看画人的独白》一文中说:“思想葱茏便是新”。又说“看画看多了,就有两种忌讳。一忌思想空虚,看来看去,看不出什么意思;二忌内容重复,翻来覆去老一套。”陈冰的创作从最先发表在《中国土地》杂志封底上的水彩小品,到现在林林总总的人物画、花鸟画,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