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校企互动培养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的学生管理工作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毅  何伟光 《学理论》2009,(20):239-240
通过长期的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本文主要针对动物生产类专业特性、学生生源状况、学生对该类专业思想状态以及社会对该专业需求情况,探讨了在校企互动下培养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校企互动培养动物生产类人才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周治军 《学理论》2014,(12):223-224
校企合作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宗旨,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和专业针对性。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介绍出发,讨论了该培养模式的开发理念和原则,并分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规划策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高职院校的办校宗旨,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依据。当前培养和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包括培育其非认知技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引导和教育,形成正确的择业心态,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产学结合水平,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4)
政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是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的新内容、新思路。从政行校企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党员的后续培养发展、政行校企各方在培养发展学生党员中的地位作用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问题,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何平 《各界》2009,18(4)
本文从校企合作的机制和过程层面对高校动漫教学内的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其中关于合作机制方面涉及到评价机制的改进、专业培养的特色,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则结合了制订教学实施方案、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共同编写动漫教材、校内建设企业工作室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6)
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应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全面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学结合、与英语翻译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开展"订单"办学,坚持服务船舶行业,拉近学校英语翻译教学与企业实践翻译的距离。为此,应采取建立船舶英语翻译实训基地;建立船舶英语翻译工作室;改变传统的船舶英语教学方法等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翻译职业素质和英语翻译职业能力;构建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9)
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性素质具有显著优越性,包括激发雇主培养人才的动力、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有价值的成长、揭示校企培养人才的有效路径、促进大学生培养与雇主需求直接对接。构建解析大学生可雇佣性素质因子结构的"冰山"模型,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性素质的"二元协同"模式,并将其管理流程分解为以下有机衔接的各环节:校企协同关系建立、雇主需求信息管理、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绩效评价、颁发证书、计付教学者报酬等。  相似文献   

8.
刘伊  吕筠  王洁 《学理论》2014,(32):231-232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提出了、建议如下:多层面解决高职学生就业观念问题;以日常养成训练为核心,实现职业素质的巩固提高;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职业人"从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三赢”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在“大专业,小方向”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和定向,培养能够迅速切入社会职业岗位的“楔型”人才已成当务之急。以项目为纽带,实行校企联合,强调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激励和激发学生学习、创造、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近年来与上海市奉贤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数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初步实现了校企的合作双赢。一、多方联动,深化校企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推进社会服务,关键在于发挥合作双方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7)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层次参差不齐,大多数停留在较浅的合作层次,合作也缺乏稳定的长效机制,导致合作质量不高。文章以与通信行业骨干企业中兴通讯校企合作成立电信学院为平台,通过研究深度合作的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和运行机制,强化校企共同体在运行管理、资源协调、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关系,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学生管理设计,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共同体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诚  谭静 《团结》2008,(4):40-4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大学生村官工程”对学校在“村官”人选选拔、培养和人才推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科教兴农、科技兴村的国家战略也对即将进入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提出新的挑战。进入基层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因此需要有新的培养理念和模式与之相适应。但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2)
专业学位较之学术学位有很大的差异,其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各高校而言,紧靠自身的实验条件和经费很难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均衡发展,基于此,采取校企协同培养的模式,这样既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构建更好的产学研平台,实现校企双赢。但是目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政府、高校和企业角度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孙伟清  陈文伟 《学理论》2012,(10):208-209
"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慢慢地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小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很多的矛盾与问题,提出新"订单培养"模式,即战略联盟订单,解决了"小订单培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探索了战略联盟订单中的运行保障机制和校企合作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兴永 《学理论》2014,(9):212-213
校企合作体现了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把合作企业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对象融入教学,以生产企业专家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组织形式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相对接,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6.
闫影  刘艳 《学理论》2009,(10):157-158
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本文在认真剖析了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包含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夯实基础、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激发学生创造欲等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中达吴江电子有限公司以重金聘走了南昌理工学院工程系模具专业的郭闽秀、林丽明、郑金娅、余威威四位毕业生。该公司在协议上承诺。只要这四名学生在公司干满六年,公司给予每人40万元薪金。5月中旬,广东忠仪集团到南昌理工学院又一次聘走120多名毕业生,并提出来年续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斌  孙标 《学理论》2010,(14):188-189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背景下,我们通过建立校企互动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实施跟进式教育与管理,实行2+1导师制度,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发挥育人功能和发挥企业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高云崇 《学理论》2014,(6):293-294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面对开放的社会大环境,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以能力本位构建主体性心育课程;校企合作重新整合设计心育教学体系和内容;精细管理,优化高职心育过程。科学化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罗平 《学理论》2013,(23):313-314
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虽然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改革,但现阶段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顶岗实习、校企联办、订单式办学、校企一体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对比,本着"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遵旨,"零距离就业"视角下的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