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中美关系是建国前中共与美国关系的继续。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演变时期。详细考察和深入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关系,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秦千里、易豪精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一书,已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全书约27万字。它是一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其特点在于: 一、探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这在学术界还是新课题。近年来,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术界日益重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的研究。不过学术界在探讨这二者关系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1949年以来的历史,相对忽视1949年以前的时期。一种观点认为,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戎马倥偬,致力于摧毁旧世界,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即使有,也无多大影响,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实践集中在建国以来的时期中。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未免失之偏颇,实际上,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的关系在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该书全面探讨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并根据现代化运动发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交往,是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篇章,也是抗日战争这部史诗不可忽缺的一页。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关系的思想、政策、策略及方式、方法,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与灵魂,那时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与中国共产党制定对美政策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颁布一系列文物保护法令,领导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创办博物馆,举办丰富多采的展览,并在战火中抢救和保护历史文物,使文物保护工作在宣传革命、教育军民、打击敌人、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物保护工作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建国后的文物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执行的重要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获取农民支持,最后战胜蒋介石政权.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武器.同样,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以及对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认定是有变化的,这两者间又有着复杂的联系。探讨这一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总结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推动时代前进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当代中国和世界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伟大外交家。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党的外事活动;建国以后,出任总理长达26年并兼任两届外交部长,不仅参与制定不同历史时期对美问题的重大决策,而月集决策与实践为一体,参与中美双方以一系列重大谈判活动,为中美邦交正常化作出最全面、最突出的贡献。一、建国前参与制定和调整党的对美政策如果将我党与美国关系的起源上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可以发现,这种关系的发展曾经历多次重大调整。抗战后期,中国在同盟国中与美国的关系最为密切,中…  相似文献   

11.
建国前后,如何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中美、中苏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一边倒”是新中国在处理同两个超级大国关系上所做出的第一个战略选择。新中国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如果新中国采取中立态度,不偏苏不倚美,可行吗?这些问题引发了本人对“一边倒”政策的思索。本文拟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角度,对“一边倒”的历史成因作一简要分析。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同美国的合作中国共产党同美国政府自抗日战争时期便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直接威胁了美国在华利益。…  相似文献   

12.
李邦松 《党史文苑》2006,(3):20-21,26
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说就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取得执政地位的情况下,就已经认识到对美关系的重要性,并根据时局之变化开展积极务实的对美外交活动.本文把这一时期的对美关系细分为四个阶段,以便更好的看清其发展轨迹,把握其中的规律,为当前发展中美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海大学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干部的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人为上海大学确立了“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教育宗旨,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开设讲座、成立社团等灵活的教育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以党团组织引导学生自觉参与革命实践,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举办高等教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陈洪玲  唐韵娣 《求实》2006,2(Z4):57-5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斗争中的共同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建国前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又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郭永怀     
郭永怀,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过程中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青年时期的郭永怀,拒绝加入美国国籍,于1956年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怀抱.看到建国后发生的巨大变化,郭永怀发自内心地钦佩党的英明伟大,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十大政策之一,通过精兵简政,不仅帮助中国共产党渡过了抗战中的最困难时期,也为建国后如何治理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新探讨“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化,所谓的"红"不单纯地指一种颜色,而是一种政治导向、政治选择和政治定位,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这一伟大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按照文化三层面的观点,红色文化也应包括物质、制度、心理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层面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建造或使用的遗址遗迹、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制度文化层面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的政治制度、政治机构、社会制度以及其他路线、方针和政策,而心理文化层面是指中国共产党人群体及其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的政治信仰、思维方式、生活和生产观念、审美情趣等。建国后的"三线建设"时期与建国前的几个时期一脉相承,是大别山红色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而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大别山红色文化具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等特质。开展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要坚持求真务实原则、综合考察原则和资料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革命建国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等三方面的研究分析,揭示出民主革命时期留学生群体对党的建设、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易霓 《广东党史》2002,(5):32-34
广东省西江地区,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解放前后的行政区域,其所辖约有十多个县,建国后历史上的西江地区改称为肇庆地区。民主革命时期至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对西江地区(肇庆地区)的革命、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西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