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论上而言,人的城市化与物的城镇化并举发展应该是现代化发展的理想模式,因为现代化发展的本源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现代化。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的城市化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产物。然而,当前我国以物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却有悖于人的城市化发展理念。为此,重新审视城市建设发展思路,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性障碍,形成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使城市发展聚焦于人的发展,这理应是人的城市化所追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黄东旭 《法制与社会》2014,(13):208-209
社会的现代化在观念、形式、途径和表达上都表现出其自身与时俱进的特点,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城镇化不可避免。城镇化不仅意味着空间位置的转移、生成方式的变更,最为重要的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社会学研究来说,城镇化也被看作乡村城镇化或者乡村城市化,是乡村社区以城镇社区为发展目标的一种综合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换是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魏萍 《江淮法治》2009,(22):34-35
让乡村成都市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已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内广阔的市场在农村,可挖掘的潜力还很大,要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首先必须解决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生存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而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建设的方针战略是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乡结合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其文化发展将给整个新农村文化产业以示范。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大意义,而中部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状况要求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发展道路.作者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做了简要分折,在此基础上提出T完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治理的思者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综观西部的特殊现状和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教育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特殊意义。首先,发展教育是改善西部当前经济状况的突破口;其次,发展教育是改善西部自然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第三,发展教育是增进西部地区民族团结的重要渠道;第四,发展教育是促进西部地区家庭幸福和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3,(8):76-76
辜胜阻、李眷在《中国金融》撰文认为,城镇化的建设,不仅要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在当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趋利避害,防止陷入五大误区:一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8.
霍珍珍 《中国司法》2014,(10):43-47
正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对社会治理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研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既是律师建设法治中国的职责所在,也是律师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使得西部地区社会治理问题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显得尤为突  相似文献   

9.
我国以户籍为身份标志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剥夺了农村居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资源的权利,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对立和社会分化,背离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普惠和公平目标。笔者认为,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强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制定符合中国社会类型和社会结构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规划,做到初期重点突破,中期整合衔接和终期城乡并轨,是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黄金时期.回溯既往,新型城镇化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在总结过去经验和立足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以推进人口的城镇化为目标,注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加强城市社会治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务使新型城镇化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引擎主攻点,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条合乎国情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我国农村的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进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精准扶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变化,我国的农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治安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的社会秩序,建设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加深警民关系交流,对我农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农村现状着手,分析农村治安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农村治安问题,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笑铭 《中国审判》2013,(11):40-41
<正>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和北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妥善处理城镇化进程中引发的各类纠纷,保护城镇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成了首都法院系统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民生为基,积极为首都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司法支持,妥善审理城乡结构调整中引发的各类案件,维护土地流转和城乡拆迁中的合法利益,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构建打工子弟的保护机制,助力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为农民权利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社会语境,也为农民权利发展的价值证成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在新型城镇化的视野下,农民权利发展的价值根基不仅隐藏于道德道义论与效果论的融合之中,而且体现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以及法治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中。农民权利发展离不开以平等、公平和正义为核心的价值构造,而推进农民权利制度的优化与权利机制的更新,培育与塑造现代法治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真正促进农民的人的尊严的实现,则是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农民权利发展的价值目标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陈银英 《法制与社会》2011,(19):223+233-223,233
我国刚迈入"十二五"时期,该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本文指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随着加快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检察工作必须自身定位准确,在科学发展中强化检察执法效能,努力探寻服务科学发展的实现路径找。  相似文献   

15.
对于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我国西部地区而言,在技术落后、人力资本匮乏的制约下发展农村经济,资金要素至关重要。良好的农村投融资体制能够将农村资金高效地转化为农村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村产出的提高。然而,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并不能适应"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造成西部农村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与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瓶颈"。从法经济学视角可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变迁轨有着特殊的演化逻辑与规律,为此,应有针对性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实现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刑警与科技》2014,(13):86-89
智慧城市被视为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路径。有别于传统项目中硬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智慧城市以软件建设为重点内容,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内涵为目标,是"信息化"、"低碳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14,(11):50-52,54-56
新型城镇化,正在以巨大的能量改变着中国的命运,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为各行业带来巨大商机。甚至有专家预言,未来十年,安防企业都将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国家之本在农业.农民之本在土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石家庄市97%以上的耕地还在96%农户手中分散经营,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经济要发展,城市要扩张,生活要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已经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吴铭知 《法制与社会》2011,(32):230-2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不少困境,包括社团定位模糊、自治不足、活动受限、内部官僚化等。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与学校选择模式高度相关,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必须从学校选择模式过渡到学生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结合所在的池州市,笔者认为,目前,池州市的城镇化水平还不高,截至2012年,城镇化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约低4个百分点,既存在着差距,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立足实际,池州市应以推进城镇化为抓手,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加快全市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