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我国解决劳动争议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我国长期处理劳动争议实践经验的总结。适应协调劳动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应当立足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实践经验和本土资源,比较借鉴国外调解制度,改革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格局,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程莉 《工友》2009,(5):16-16
主持人语: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是“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第一关”,及时、高效、经济、简便地调解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何发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本刊特邀请部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者畅谈他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是"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第一关",及时、高效、经济、简便地调解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何发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本刊特邀请部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者畅谈他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懿丁 《工友》2009,(5):19-19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因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的争议。我国的劳动争议调解主要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和法院劳动争议诉讼调解等三个部分组成。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是我国调解制度的基础,是第一道关口。把好第一关,就能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5.
加快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调解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解是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劳动争议调解、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等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调解制度不尽完善,立法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化解矛盾、解决争议的迫切需要,亟需加快立法,制定统一规范。劳动争议调解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并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立法,对于当前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特别是职工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仍处于劳动纠纷的高发期,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对于工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工会以维护企业和职工双赢为目标,肩负着协调劳资矛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局面的责任。一、工会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劳动争议调解是指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纠纷中,劳动争议是一种最常见的纠纷。调解是纠纷解决方式之一,运用调解来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标志着人类社会解决民事纠纷方法的进步。调解有民间调解、法院调解、律师调解、行政机关调解等。在我国,民间调解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制度,劳动争议调解是人民调解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8.
工会代表要承担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的角色程祯鼎,沈祖德劳动争议是《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法》赋予职工的权利。如何正确、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便成为贯彻和实施《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劳动争...  相似文献   

9.
协调好劳动关系对发展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1987年颁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有三个程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人民法院审理。企业调解是处理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它适应我国劳动关系变化了的新形势,符合劳动争议的性质、特点,在协调劳动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使劳动关系变得多样化。随着经济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关于处理劳动争议坚持以"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是协调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中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看我国企业一级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可以说是劳动者权益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实现状况,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否健全。从目前我国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情况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并已经对企业一级劳动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提高企业劳动者收入、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同时建立具有实效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引起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在协调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必须引进和推广程序正义理论,以利尽快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在劳动争议诉讼程序设计及劳动争议诉讼中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仲裁属于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话语体系下的法定仲裁,与以民间合意自治为基础的商事仲裁无制度生成上的关联性。研究认为: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予执行是基于协议仲裁的一裁终局属性所生成的救济途径,不应适用于作为诉讼前置程序的劳动争议仲裁,并易造成重复救济,对效率和保护弱势劳动者的价值追求目标造成损害;相关司法解释为追求社会效果创设了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监督程序,混淆了法定仲裁和协议仲裁的界限,扩大了民事诉讼法第237条的适用范围,易带来法律冲突和适用困境。研究建议,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需尊重其公法属性,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律赋予的救济手段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圳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为社会组 织参与劳动关系治理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实现了劳动关系治理的关口前移,营造了浓厚的和谐劳动关系文化, 有效降低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该促进会体现了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在治理主体、 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推动劳动关系治理逐步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自1950年代,英国的劳动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自愿主义”到“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转变.1997年新工党执政以来,劳动制度的改革在“新自由主义”的继续影响下,反映出政府试图能够在经济效率与工人发言权之间找到平衡.然而,严格的法律规制使劳动争议的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陷入了困局,并导致新的更加灵活的劳资争议处理方式受到广泛认同.这说明英国劳动制度的改善需要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两个方面,才能成为真正调节劳动关系,处理劳资争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坚持《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总结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实践经验和不足,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做了进一步完善,尽最大可能将劳动争议案件解决于基层,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一方面赋予了工会更广阔的履职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公正高效的法律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约用工模式越来越普遍,我国涉网约工劳动争议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突出新问题之一。网约用工因其保留了一定的劳动关系特征,又与劳务关系、承揽关系等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加上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和电子证据适用较难,以及网约工群体的规模性和劳动方式的相似性等原因,使涉网约工劳动争议与传统劳动争议相比,具有争议焦点新、涉案主体多、争议解决难、社会影响大等典型特征。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建议:各级党政、互联网平台及关联用工企业、相关行业协会、网约工及工会组织共同参与,科学合理化解矛盾,形成共建共享共治、高效化解相关劳动争议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因《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存在相左规定,司法实践中,对超龄用工关系性质的认定不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对此冲突进行了补正。然而,因超龄用工关系认定理论的不足,仍未能解决司法实务中判断基准与裁判标准不统一问题,影响了司法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对此问题应以广阔的视角和务实的精神加以检讨:即以"社会保险待遇说"和"特殊劳动关系说"为理论支撑,在辨识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下,从"分类以视之"的分析方式和解决思路入手,厘清超龄用工关系之情形,以准确认定其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19.
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重劳动关系是当前劳动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并不违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而且只有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才更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鉴于双重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应该对双重劳动关系进行规制。最高工时制度、最低保障制度、经济补偿金以及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也应该适用。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劳动关系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积极有为和高效运转。由于片面强调劳动争议的私法性,导致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面临一些困境。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创新,即针对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分别采取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强制劳动仲裁的方式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