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医疗资源的短缺和服务意识的缺位,老百姓的“看病难、就医难“始终是缠绕政府的社会性难题,是老百姓的“心病“.医疗现状与杭州要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目标极不相吻合.杭州强生泌尿外科医院自成立以来,就力争以“与国际同步“为标准,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业不久就成为浙江泌尿外科的领域标竿,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恢复提供国际水准的诊疗,杭城市民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低收入者的生活、医疗困难等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医疗服务是第三产业,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直接关系着社会公平。惠民中国医疗行动以降低费用、直补的方式,有助于社会再分配的公平,使老百姓在原有的开支条件下,药有所值,享  相似文献   

3.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得病?可如今看个感冒花两三百块钱已不算稀奇,如果遇上稍大一点的病,住个院,没有万把块钱拿不下来……高额医药费使普通老百姓几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时下老百姓反映负担最重的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  相似文献   

4.
《重庆行政》2007,(2):107-109
2006年3月1日,重庆长龙实业集团(以下简称“长龙集团”)联合一些医药企业和医院推出“惠民中国医疗行动”,试图通过构建一种新的药品流通模式,打破现有医药流通体制下的利益格局,使医药企业有利润、医院的医疗行为更规范,患者医疗费用能降低。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惠民中国医疗行动”一年多来在万州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丰都县人民医院、南川市人民医院、垫江县人民医院相继实施,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效显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5.
看病难、买药贵,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近些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医药价格居高不下,医疗事故纠纷复杂、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仍较突出。本刊撷取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药品价格、医疗事故处理、医疗行业改革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所邀作者既有政策制订者,又有法律和医疗行业的从业者,为读者关注思考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狄娜 《小康》2024,(6):66-68
<正>基层义诊旨在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医疗专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无私奉献,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健康,还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灯,让大家懂得预防疾病,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努力推进的社会发展目标。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扩展健康服务内容、完善健康服务方式、发展健康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何给老百姓提供“就近、方便、快捷、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体现和坚持“公益性”。  相似文献   

8.
伊萌 《公民导刊》2006,(7):43-44
在全社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垃圾的处理力度,日益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使得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目前医疗垃圾废弃物增长速度仍然十分惊人,已经成为影响老百姓周边生活环境的一大公害,人民群众要求有效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邓成英 《前沿》2007,(10):81-83
教育、医疗和住房三大消费被认为是三大民生问题;被老百姓称为"新三座大山".收费、质量、就业、公平是老百姓关注高等教育的焦点.近年来,高等教育处于高收费与低就业的困境中,人们称之为"贵族式的投资,乞丐式的就业".要继续保持老百姓投资高等教育的热情高等教育要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社会经济、公平与效率、大学生及其家长就业观念要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大》2013,(4):5-5
希望代表、委员能从关注反腐、教育、医疗、养老、收入分配等方面畅所欲言,促使政府把提高老百姓收入和幸福指数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马鲛鱼的空间对"两会"代表、委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这是在‘医改’过程中被边缘化群体的一次‘自救’行动,被超大医院挤压的中小医院、被医院和中间商盘剥的制药企业、还有苦于承担不断高涨的看病费用的老百姓,在一个民营企业打造的平台上,开始了一场重新分配医疗资源的民间尝试。”这是国内一家著名媒体对“惠民中国医疗行动”的高度评价,而这一行动的发起  相似文献   

12.
十来年前,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寻找老百姓》,大意是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名片大国,有名片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名片上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姓名、通讯地址、电话等等,往往要添加上各式头衔(如官衔、职衔、誉衔、虚衔之类)。这样的名片太多了,铺天盖地,这就会使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我们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人上人”,简直快要没有十足的普通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今年“两会”,医疗问题再度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的根源何在?如何才能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这些问题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两会”中与会者纷纷开出“药方”,以寻根治看病难、看病贵的良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老百姓眼中,“明星”的形象大跌(这里所说的“明星”特指演艺界的“大牌”演员),由于社会的过分娇宠,助长了“明星”们的自以为是,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变得越来越唯利是图、不讲原则。于是,丑闻叠出。当他们的不良行为被舆论界公之于众的时候.便撒娇耍赖反诬传媒“损害名誉”,其实真正使他们名誉扫地的根本原因恰恰是他们自己的行为不检点,所谓自毁名誉,这话一点不假。老百姓也懂得“听  相似文献   

15.
闻道 《创造》2004,(4):10-12
城市的发展,与老百姓的层次需求是相联系的,是老百姓由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的体现.城市化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过程.所以,城市化更应体现老百姓利益的实现,更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机遇,更应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否则,我们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1日,一部被称为"民生基本大法"的《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它的出现使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问题有了法律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生活保障终于有法可依了。  相似文献   

17.
正医疗救助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但目前这项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首先,医疗救助模式落后,困难群众中存在"有病没钱医"的现象。目前的医疗救助资金发放工作主要依赖人员手工操作,申请审批手续繁琐,而基层工作人员紧缺,工作量大,使得医疗救助资金发放时间周期过长,进而使部分困难群众不敢看病。这些  相似文献   

18.
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不容质疑的问题,它是由多种复杂的原因长期积淀造成的,然而最突出的矛盾却主要集中在目前中国医疗执业机构。目前中国医疗执业机构,为什么会沉陷于“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呢?国家卫生部高强部长在今年2月18日“中国医院协会报告会”上的报告精辟分析了导致现行卫生系统“病况”的六大病因: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事…  相似文献   

19.
<正>海口市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铺开"先看病后付费"模式。怎样看待海口这个便民利民措施?怎样继续深化医疗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本刊邀您就此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6,(6):5-5
王吉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当前的医疗改革还是取得一定成就的,特别是医改使老百姓、企业承担大病的能力提高了,因为盘子大了,按照大树法则,毕竟得重病的人少。但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社区医疗和平价医院是当前医疗改革的方向。社区医院建设不应该太分散,这会导致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加强社区医疗不见得就要抓特别小的机构,一些二级医疗机构应该是重点。现在应该把资金用到一些地区的中心医院,比如在北京,就应该加强区县级的医院,像平谷县医院这样的医疗机构。提高了这些医院的水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解北京郊区对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