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鸡有五德”随想尹常纪儿时,听大人们说过“鸡有五德,故谓之德禽”,而并不深解其意。近日夜读,见《韩诗外传》里有记载:“头戴冠者,文也;足傅钜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文、武、勇、仁和信,是谓五德”。诚然,...  相似文献   

2.
鸡年谈鸡     
1993年是中国农历的癸酉年,也称鸡年。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国来说,鸡可谓“宝物”。汉语中不少与鸡有关的语汇都可证实这一点:“鸡鸣即起,洒扫庭除”,说的是古代钟表出现之前,人们以鸡鸣报时;“一唱雄鸡天下白,”既是昭示鸡鸣天亮之意也喻示光明前景的来临。因此,雄鸡成为勤劳、吉祥、勇敢的象征;而会下蛋的母鸡则是农民眼中的“聚宝盆”。中国每年发行一套的生肖邮票,1993年自然地以“鸡”做了主角。洁白背景上昂首挺立的大红公鸡无处不散发着吉祥、火爆的昧道。有趣的是  相似文献   

3.
有趣的鸡     
鸡是文武兼备、勇耳而仁义且可信赖的动物,雄鸡被人们看成是勇士,是英雄,是前进的响亮号角。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统率鸟类的王者,曰:凤凰。从其被描绘的外形和品格不难看出.塑造凤凰的灵感与原形是鸡。人们认为鸡能报晓,是光明的象征。雄鸡神气傲岸,勇武善斗,是力量的象征;鸡是一些害虫的天敌,又被视为正义的化身。如此等等,使它具备了王者风范。许多属鸡的人都以自己的属相与凤凰相关而感自豪。图中的鸡为北京民间泥制玩具。用嘴吹鸡身上的小孔,可发出鸣叫声。十二生肖之十──鸡@霍建瀛  相似文献   

5.
圣猴辞岁载福去,金鸡迎春送吉来。鸡年到了,总习惯说点鸡的话题。我国民间流传着不少同鸡有关的吉祥象征和喜庆风俗。相传,远古时,鸡是一种飞禽,它的名字是"吉",其漂亮程度与传说中的凤凰无二。至今,有一道蛇、鸡合烹的佳肴,被美食家称为"龙凤汤"。天象二十八星宿之中也有一名"天鸡"。古代颁赦诏之日,设鸡于竿上,口衔绛幡,鸡以黄金饰首,名谓"金鸡"。鸡是十二生肖中的吉祥动物,中国版图犹如一只抽象的鸡。也许有这层关系,加上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因而鸡备受国人喜爱。"五德"出自春秋时,鲁国的大夫田饶  相似文献   

6.
我的故乡福建东山岛与台湾水相连、语相通、俗相似,两地民间有不少奇特有趣的婚俗,令人耳目一新,"引路鸡"、"连尾蔗"便是婚俗中精彩的一幕。"引路鸡"并不会引路,但它婚俗当中必不可少的"演员"。姑娘定亲后,做家长的在准备嫁妆同时,要选购一对健壮无病的公鸡、母鸡,公的要刚会啼明,母的须即将下蛋。把它们养在笼中,不让它们与其它公鸡、母鸡来往,并饲以精料。总之,这两个"鸡演员"看上去必须精神抖擞,不能垂头丧气。到了女儿出嫁这天,做父母的要量两条九尺长的红纱绳,一头绑住母鸡的脚(以能走而不致于逃脱为宜),然后,把它们抱进一个彩绘吉祥图案的新饭篮中,由陪同新娘的傧相(当地人习称"新娘伴")像护送高级贵宾似地送到新郎家。这两只鸡通常安排在队伍中的车前、轿头,像领航员似的,所以就叫"引路鸡"。"引路鸡"到了新郎家后,算是完成了引路的使命,摇身一变,"转变职能"改称"公婆鸡"。这时"公婆鸡"也称"夫妻鸡",象征新婚夫妇恩恩爱爱。还有一种含义是,当地俗信鸡有五德,誉之德禽,  相似文献   

7.
武山鸡,亦称乌骨鸡、泰和鸡,具有凤冠、绿耳、缨头、胡须、五爪、毛腿、乌皮、乌骨、乌肉等“十全”特征。它的正宗发祥地是江西省泰和县城西十八公里的武山汪陂村。据史料记载,武山鸡的饲养历史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民间饲养的各种鸡都传到武山。武山汪陂村一个叫  相似文献   

8.
《春秋》2017,(1)
正今年是十二生肖的鸡年。鸡,意味着"吉",是吉祥、吉利、吉庆的象征,承载着古往今来人们对吉祥如意、大吉大利和吉庆有余等等的由衷期待和向往,也是众多著名国画家热心倾注绘画语言的一个重要题材。面对众多入画的国画鸡,从宋代李迪画有一卧一立两只张大嘴巴呼唤吃食的毛茸茸小鸡的《雏鸡待饲图》,到现当代大量以"雄鸡图"和"金鸡报晓"等命名的一只大公鸡、以"春晓"和"吉祥如意"等命名的一只美丽的母鸡、以"情意绵绵"和"富贵白头"  相似文献   

9.
鸡,是一种鸟类雉科动物。在我国,鸡被人们驯化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远古。据考古学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和旅大市羊头洼遗址,就发现了鸡的骨胳。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发现的陶鸡,更距今有5000年之久了。《周礼·春官》记载,周朝时设有专职官员主管祭祀宗庙用的鸡只,可见当时养鸡已经相当普遍了。 从彝族对鸡的认识和与鸡相关的诸多图腾禁忌习俗来看,彝族的鸡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由于人们的社会阅历、认识水平有限,因此他们往往把某些物类奉为神,加以崇拜。远古彝族先民们便将鸡作为神,列在神的行列之中。从宏观上看这是由于人们对鸡畏惧进而产生崇拜,从微观上看则和雄鸡守夜啼晓,鸡啼对人类起过很大的作用有关。 在《支呷阿鲁》第九节“支呷阿鲁请日月”中记述,“支呷阿鲁请了两次日月都没请出来,他最后只有去觉土木古的突尔啵(山顶)上,找来一只白公鸡,又要杀了白公鸡去请。白公鸡说:‘请不要再犯你那莽撞粗暴的错误,既不商量不考虑,动手就杀,作绝了路的事情,就不好挽救啰!’说完白公鸡便两脚蹬地,伸长脖子,张开尖嘴,亮出嗓子朝西、北、南各叫了三声,没看见太阳和月亮出来。最后,白公鸡把伸长的脖  相似文献   

10.
鸡有鸡路     
俗话说鸡有鸡路鸭有鸭路,一旦把握住其路数,要鸡还是找鸭,多半只是唾手可得的事情。鸡近山鸭靠水,以鸡来说,从昆明出发,哪条路一路有鸡可吃?我的路数是:顺213国道南下。才出昆明一进玉溪,头道鸡就有了——刺桐关辣子鸡。此鸡出名于上世纪80年代,据说是川菜滇做的产物,乃鸡中的重口味,在昆明、玉溪一带,当年的名气,无疑当红头牌鸡。不过话说回来,以  相似文献   

11.
金鸡五咏     
李琳 《八桂侨刊》2005,(1):44-44
“雄鸡一唱天下白”。鸡是曙光,朝霞的引导者:在茫茫的黑夜,在沉寂的荒郊,一声鸡鸣,给多少焦灼若涩的旅人带来温暖与希望!于是,有了“晨鸡唱不绝”的欢愉,有了“鸡鸣茅店月”的诗情,有了“鸡唱干门晓”的兴奋,有策马扬鞭的精神,有了直闯“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勇气!鸡是号角,以不绝的强音鼓舞开拓进取的人们。“元日画鸡于户”,正月初一把画鸡贴在门上,不仅是寄寓着人们对来年鸡鸭满栏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峨山舂鸡     
在云南用鸡制作的美食数不胜数.就制作方法来说,可分为"黄焖鸡"、"辣子鸡"、"洋芋鸡"、"火锅鸡"、"烤小鸡"等等.从地域来讲,又以永平、沾益、刺桐关、昭通、文山、版纳等地较为出名. 一次,途经峨山,时至中午,在去化念的老公路边正好有一家彝族风味的农家饭庄,便停车吃饭.点菜时,店老板热情地推荐了一道自创的特色菜"舂鸡".  相似文献   

13.
鸡有六德     
从前,有个客人去拜访朋友。两人一直谈活,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主人也没有留客就餐的意思。 客人想:要是留我,我未必在这吃饭;既然不打算留我,我却偏要吃你一顿,而且要吃好的。他看见院子里主人家的鸡,就指着鸡说:“鸡这种家禽有六德,你听说过  相似文献   

14.
峨山春鸡     
杨红文 《今日民族》2013,(10):52-52
在云南用鸡制作的美食数不胜数。就制作方法桌说,可分为“黄焖鸡”、“辣子鸡”、“洋芋鸡”、“火锅鸡”、“烤小鸡”等等。从地域来讲,又以永平、沾益、刺桐关、昭通、文山、版纳等地较为出名。  相似文献   

15.
谨防“鸡肥不下蛋”现象木三在农村,老百姓都懂得鸡肥不下蛋的道理。有经验的老农喂鸡时都注意控制喂料,防止适得其反的结果发生。一些有识之士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指出:当前在经济生活中也有一种“鸡肥不下蛋”现象!何为经济生活中“鸡肥不下蛋”现象?这里不妨试举...  相似文献   

16.
鸡过河     
鸡过河小偷拉里偷了一只鸡,正在河边拔毛,一个警察走过来,拉里急忙把鸡扔到了河里。警察问:“你在干什么,河里是什么东西?”拉里说:“那是一只鸡,它要过河去,我在这儿帮它看外衣。”鸡过河...  相似文献   

17.
yilan 《台声》2004,(10):88-89
叫化子鸡,又名“黄泥煨鸡”。此菜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明末清初,在常熟虞山脚下有一个叫化子,一连几天都没有讨得饭食,无意中偷了一只鸡,欲以充饥,但一无炊具二无调料,连煺毛的开水也无法找到,他无奈就把鸡宰杀后掏出内脏,糊上  相似文献   

18.
谨防“鸡肥不下蛋”木三俗话说:"鸡肥了不下蛋。"在前的社会生活中,竟也有一种"鸡肥不下蛋"的现象存在!何为"鸡肥不下蛋"现象?这里不妨试举一例:某乡办企业厂长过去贡献突出,五年中,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办成一个拥有固定资产三千余万元、年利税过二千万元的...  相似文献   

19.
鸡司令     
▲“我是司令!”“别过来!”“干吗围着我?”“我的米饭,哇鸡司令@杨麾...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重视军人素质的培养。军人素质,是军人为适应特殊使命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的综合体。孙子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五条标准,正如梅尧臣所言:“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服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仔细想来,孙子强调的“将之五德”对我们当今军校教育培养将帅素质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一“、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不周密,国家就会衰弱。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