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涛 《人民公安》2007,(3):14-14
“写信”也好,“上书”也罢,其本质上仍然是公民向掌握权力的人的一种诉求,这种诉求是下对上的请求,不能从根本上产生对公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子灿 《民主与法制》2007,(2X):11-11
4000多年前,夏禹为治.为广征民意.门悬鼓、钟、磬、铎,轺等五种器具.让那些提意见的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为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民就公共议题频频上书公权力机关或发表公开信,已构成公民社会迅速成长的历史性标记。这波来自民间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热潮,正在有声有色地开掘中国民主生活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宣布:从2007年起,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不再上浮。这一好消息,令亿万受益民众为之欢呼。舆论普遍认为:自2001年起持续六年的“春运涨价”之所以停下脚步,与民意长期的反对有关。而不久前状告“春运涨价”违法一审败诉的知名公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民主渐进的时代,这是一个民意彰显的时代。而上书,作为民意上达的一种便捷方式,正在中国遍地开花。为民请命.针砭时弊.检视法律法规,上书不仅架起了下情上达的桥梁,更成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尝试。唯其如此,更应理性审视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等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已成为公共话题。再往前追溯,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已经在中国立法进程中烙下日趋鲜明的民意痕迹、显出日益强大的民意力量。在民意力量日益强大的年代,更为本质的问题是,如何在民意诉求和法制理性之间作出适当的取舍?如何在"大众立法"和"精英立法"之间作出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作为受人民选举、向人民负责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充分反映民意、着力维护民利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搭建民意"直通车",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和诉求,经九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度中构建和谐社会并不容易。这需要一种协调手段,一种介于政党、国家机器、人民团体、自然人之间的权威性"巨臂"。因此,各级人  相似文献   

9.
开启官智是尊重民意的基础 或许,不能说“南有厦门人,北有天通苑”,但本质是一样的:公民意愿通过理性和智慧的公民表达,从而得到了尊重,最终达到了多赢。  相似文献   

10.
袁刚 《人民论坛》2010,(4):30-31
网络民意是一种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其存在有利于促进善政善治,使公共管理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公民认同。政府应以更为开放和睿智的姿态,善待网民,吸纳民意。当然,网络民意也须自律,不仅要监督别人,也要规范自己,从而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颠覆性地开创了一个时代。互联网民意在敏感案件中异化为"民意病毒",其干预司法的现象日益突出。针对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司法机关若想引导民意,克服"民意病毒"的蔓延,就要设立网络交互机制,发挥自由裁量权并重视群众朴素的正义感,加快推进法官职业化和司法独立,指引公民建立法律信仰,树立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陈力丹 《人民论坛》2012,(13):39-41
在中国,党政权力组织天然拥有主场优势:公权力优势、媒体优势、知情优势。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优势变成了主场劣势,就在于党的领导机关和党报在关键时刻不说话:民众对公权力丧失信任,对司法公正失望,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公开信息,这可以适当扭转主场劣势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7,(24):24-25
最近愈炒愈烈的"虎照"事件再次让我们看到了网民的热情和力量,在历史悠久的天涯论坛,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帖子展开一番口水大战,而真相也在一点点被慢慢挖开,当国家林业局还在对虎  相似文献   

14.
李家泉 《台声》2011,(6):39-40
岛内各种选举一个接一个;为掌握民意动向,这样那样的民调也一个接一个。民调究竟能不能反映民意,各参选政党该如何把握民意等等,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龙海市区一幢60多户居民住宅楼尢法办房产证,住户反映多年,甚至发生近百人冲击政府入院。都无法解决,市人大常委会接访后责成政府分管领导认真办理。使拖了十多年的难案有了结果;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响应人大号召,坚持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我深深体会到,这项工作对于了解民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微博口水战的频发,一方面引发负面消极的社会舆论,干扰社会合意的达成,另一方面又能够宣泄社会情绪,纾解内心焦虑,并为社会管理释放出民意信号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对待群众牢骚"时说:"作为领导干部,要学会倾听群众的牢骚,善于从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进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工作少出偏差、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才能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闻听此言,笔者禁不住要为此种说法叫好。  相似文献   

19.
胡小安  汪萌 《理论月刊》2010,(6):131-134
网络民意是伴随着20世纪最重要的一项科技进步即因特网技术出现而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民意形式。网络民意的出现凸显了我国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诸多困境,对我国民主化建设进程与政府治理理念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提供了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11,(2):2-2
日前,用一周时间公开征求意见的北京治堵方案,共收到意见3000多条,有94.2%是建设性意见,表示反对的占5.8%。但征集戛然而止后,其中公众的具体意见及对方案的影响却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