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产权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产权改革的必要性、有效性等问题,理论界争论异常激烈,歧见甚多。本文拟就当前理论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争论的热点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承认而斗争”是当代西方国家一种日益凸显的社会运动。围绕它出现的承认政治理论当前存在两种典型模式:认同模式和身份模式。两种模式之间围绕正当性问题展开的争论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群体本真性、目的论和义务论、承认和再分配、批判理论的建构。从这些争论的角度,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理解这两种模式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张强 《北京党史》2007,(6):60-61
近年来对于经济全球化争论较多,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大多认为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其进程不可阻挡。争论集中在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而缺乏对经济全球化整体历史的把握,因而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西方政抬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古希腊、古罗马肇始以来便对西方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无数的争论。这些争论源于自由本身所固有的限度,由于这些限度,自由先天地具有两种面相。要准确理解自由以及自由主义,我们就必须把握好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单一”自由与“多元”自由这些概念及其关系。基于这些认识,才能使得自由主义在新的时期更加健康、持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们党内及理论界、学术界,对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有了一系列的理论争论。对这些争论进行清理,分析其与执政党执政理念和政策的影响和互动,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推动执政党的理论创新均有重要参考意义,也可为今后把握类似争论提供一个明确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李绍来 《实事求是》2012,(1):109-112
民主有无姓“资”姓“社”之分?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提姓“资”姓“社”?这些问题在近年来引起学界的热烈争论,本文对这些争论进行综述与评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思想不利于坚执党的某些基本原则,有时甚至会与这些基本原则发生抵牾。其实,不争论思想只是邓小平同志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实践检验标准”的特定表达而已。对此,我们必须对不争论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环境、理论内涵及其重大意义进行全面的考察,以澄清理论事实,斧正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传记文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陈永贵热”,短短十年间,就有六七部著作相继问世。这一现象,在同时代的众多“劳模政治家”中极为罕见。但是,随着这些作品的出版,在陈永贵的评价问题上也呈现出较大分歧,引起了激烈争论。这里,笔者无意参与这些争论,只想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怎样科学评价陈永贵的功过是非。一、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树立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正确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根据这一基本原则,我们在评价…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从早年到晚年终其一生,他说的话也不是每次都能被别人接受,也曾经历过数次与他人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对象的涵盖范围很广:有在早年求学时代的同学和挚友,有在革命和建设生涯中患难与共的战友,有党外人士,也有自己的亲人。这些争论可以说都是主义之争,而非私人恩怨之争。  相似文献   

10.
一、哲学创新问题争论的焦点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我国当前哲学界学者的共识。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则存在着颇多争议。争论的焦点表面上看是如何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崩溃后,有关未来新格局的争论一直此起彼伏。近段时间来,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科索沃战争的爆发等原因,关于格局的争论又一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若干论争中的有关观点,结合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状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必须科学对待,不能盲目突破和妄自修改、取代;同时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其更加丰满和富有生命力。从分析当前我国学术界争论的视角看,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收入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当前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一个重要的起因在于有人把劳动价值论当作社会分配制度的基本理论前提。认为既然承认和实践劳动价值论,就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其他的分配形式;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是一种剥削社会,就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土地…  相似文献   

13.
吴敬琏  林毅夫  周其仁 《党课》2014,(5):123-123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4,(2):52-52
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我们的前途,正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会管理环境的变化对社区党组织的功能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当前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因此,要调整和重新定位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并使它的功能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乔新生 《廉政瞭望》2014,(24):48-48
最近,围绕着反腐败绩效评价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如“大老虎反扑论”、反腐败“过头论”、“刮风论”、“影响论”等,这些观点是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反映,同时也启示我们,对我国反腐败进行绩效评估,需要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此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却历尽波折。国际代表马林和张国焘对合作的具体形式就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本文将就此争论的经过、内容及原因作些浅层的探讨。   [1]西湖会议期间,马林与张国焘发生首次争论。   1922年 8月 29— 30日,中共中央西湖特别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陈独秀、李大钊、马林、蔡和森、张国焘、张太雷和高君宇 7人,这次为时两天的会议,专门讨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对这一问题,马林是有顾虑的。在 1922年 4月,他曾同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  相似文献   

18.
对干部的问责和复出之所以存在争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争论的各方对于问责中的责任有着不同理解。 在中国,官员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党的干部,也是国家的公务员。因此,对于他们的问责,往往很难将行政问责与政治问责区分开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领导干部既是政治体系长期培养的对象,又是高度职业化的官员。除非受到严厉的政治法律处罚,否则很难退出政治体系,尤其是已经获得的政治行政待遇难以被取消。  相似文献   

19.
程新友  王芳 《理论文萃》2010,(1):40-45,39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对农民合作的研究就是源起于对当前学界关于“农民合作难”的争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组织化要求的思考。中国目前的农村制度,确实解决了农业产量与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但是引发了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后果,千百万分散经营的农户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会管理环境的变化对当今社区党组织功能转换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但是当前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尚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因此新形势下要调整和重新定位社区党组织功能,并使它的六项功能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