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利花 《前进》2023,(2):63-6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切实在立德树人中实现发展,在守正创新中提高质量,在凝聚师生、引领社会上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骏 《前进》2023,(3):15-18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战略谋划,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月20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23,(8):13-15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安排,调研组通过专题座谈、实地查看、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我省基础教育重点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连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一站式”学生社区在推动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三全育人教育改革进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教育事业作出的总体要求,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对于我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使加强和改进桂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更现实的依据,以便有效地开展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桂林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桂林市所辖十二县五区的未成年人进行了大型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8.
马骏 《前进》2023,(2):31-33
<正>【核心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领会核心要义,坚定推进山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开创山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张志祥 《群众》2023,(11):35-36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从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宏伟视野,为高职院校加强关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导向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为引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努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在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广阔道路上敢为善为、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0.
薛二勇 《人民论坛》2022,(23):16-19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着眼于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基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十种教育类型和六大实施途径,并将其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中,擘画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促进公平的体系构建、推进教育协同性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数字化支撑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林鑫 《公安教育》2023,(9):70-7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公安院校应当始终牢记为公安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忠诚卫士的使命,在怎样培养人上下功夫。公安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实战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安全教育方面也不可或缺。本文旨在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如何立足安全教育的不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不变和变中找准安全教育的路径,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树立以政治安全为核心,兼顾多领域安全意识和素养,从而实现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是培养人才的特殊人才,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云南省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全面准确领会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意义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世情国情,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黄涛  林林 《创造》2022,(7):31-3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要化作现代化的动能,必须提升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战略部署,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人”的教育指向人的基本素质和文明素养的提高,而阅读是最具基础意义的提高方式。  相似文献   

16.
夏旭 《今日海南》2022,(12):39-4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系统部署,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导向鲜明、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工作寄予更高期待、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努力奋斗的目标,让教育工作者信心百倍;同时,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观点和论述,值得教育工作者仔细研读和品味. 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4,(7):25-26
<正>更好的教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以"为民"为根本要求,将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结合,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以"务实"为有效途径,从遵循教育、知识和人的发展规律出发,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内涵建设;以"清廉"为可靠保障,建设正确价值追求、高尚品格修养的道德高地和学术圣地,凝聚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正能量,让人民群众更多  相似文献   

19.
吴善超 《群众》2023,(1):39-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成人在职学历教育面向社会各类从业人员,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成人在职学历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到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