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琼 《法学》2018,(12):130-144
在法律萌芽之过程中,私权(私有财产所有权)文明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私法文明研究的各类文献,从中提炼出私权文明起源的研究进路,重点就原始社会末期之民事主体的雏形、所有权的诞生及成长两大专题展开分析,明晰私权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法律文明进步的重要一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过失责任等近代私法文明的基本原则均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2.
姜登峰 《政法论坛》2012,(2):173-181
法律起源是一个复杂的法学理论问题。从人性冲突的视角看法律起源,法律几乎在人类社会的伊始就诞生了。由于人性的矛盾冲突破坏着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因此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法律如影随形地一直担当着调整和规范人性冲突的重任。人性的冲突既是法律起源的推动力,又是法律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无论是现代国家的治理抑或是法治精神的构筑,人性都始终是法律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解读的重要核心。只有深谙人性情理的法律,才能真正发挥理民治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本体的人文主义基础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的起源与人类趋向文明的脚步有着不解之缘,也就是说,一定意义上,法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本性的产物,有其坚实的人文基础,并持续于人类文明的岁月递嬗之中。直言之,以人为中心旨归的人文主义旨趣构成了法律的基础,法的经丝纬线均交织在整个人文主义的织锦之中。  相似文献   

4.
何勤华 《法律科学》2004,22(2):85-92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 ,萌芽于 19世纪下半叶 ,诞生于 2 0世纪初叶的清末修律 ,成长于 2 0世纪30年代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完成。回顾总结这一段历程① ,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历史起源 ,也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律传统的理解 ,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新时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法律诞生之初,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不管是东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正统法律思想的逐步形成,还是西方罗马法的诞生,这一过程标志着道德的法律化。但随着社会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文明的进化,要求法律内化为更高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更是强烈。由此可见,从道德法律化到法律道德化是人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然趋势。文章力求通过考察法律秩序与道德秩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浅析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过程与道德法律化到法律道德化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众多研究表明,法律起源及其执行质量会影响投资者权利的保护程度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但关于法律、投资者保护与公司融资的研究比较零散,为此,本文就相关的研究文献作简单的整理。  相似文献   

7.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法制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法学界正在深入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此文对法制现代化的概念内涵作了较为深入的开掘。作者在对现代化、法律与法制的文化品格、法律发展等概念范畴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指出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包涵了人类法律思想、行为及其实践各个领域的多方面进程,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法制现代化也是一个法律发展的多样性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何勤华 《法学家》2004,(4):49-60
本文通过对清末与民国时期我国国际法文献的系统梳理,对该时期国际法研究领域中若干代表作品的评述,以及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科诞生与成长过程中之基本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一个缩影,国际法学科的成长与进步既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结果,也与学术界的自强不息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何勤华  胡骏 《法学》2007,(6):64-70
古代希腊是人类最早诞生法律文明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前20世纪就出现了立法和司法活动。本文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古希腊民商事立法的具体内容和规范效力,阐述了古希腊民商事立法对后世罗马法和大陆法系的影响,并就大陆法系的起源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各个民族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由祭司把持。希腊在进入城邦时代以后,在当时的法律人——作为“立法家”的政治家——的推动下,法律迅速摆脱了宗教的控制,转移到了民众手中,变成了富有弹性的制度。希腊未能发展出形式理性的法律制度,而罗马则在不同时期不同“法律人”的直接推动下,法律最终达到了形式理性化。罗马最初的法学家是祭司,他们将祭司法中的形式主义色彩带到了世俗法中;后来,裁判官在共和国政制下发挥着造法功能,丰富了法律内容;最后,罗马法的抽象性和系统性完全得益于职业法学家们的学术研究工作。由此可见,西方法律在文明起源阶段就已经经历了韦伯所概括的法律发展的四个阶段,其发展过程是曲折的,融合了多个民族的智慧,综合了多种不同法律人的连续努力,而职业法学家团体在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Federal register》1998,63(145):40534-40536
This notice, in accordance with section 1153(i) of the Social Security Act, gives at least 6 months' advance notice of the expiration dates of contracts with out-of-State Util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Peer Review Organizations. It also specifies the period of time in which in-State organizations may submit a statement of interest so that they may be eligible to compete for these contracts.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Federal register》1992,57(116):26871-26875
This notice describes requirements for the review activities of Util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Peer Review Organizations (PROs) under contract extensions of the Scope of Work for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Puerto Rico, the Virgin Islands and all States except Delaware, Florida, Missouri, Montana, Nebraska, Nevada, Oklahoma, Rhode Island, South Carolina, Washington, and Wyoming. Section 1153(h)(1) of the Social Security Act requires us to publish any new policy or procedure adopted by the Secretary that affects substantially the performance of PRO contract obligations at least 30 days before the date the policy or procedure is to be used. Specifically, this notice describes the way in which PRO contract requirements are changed and explain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RO program (e.g., the way in which cases will be selected for review) and also describes continuing requirements. This notice also implements provisions of the 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Act of 199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