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软实力日益成为实现一国国际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水平必须重视软实力建设资源的开发。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等功能,决定了其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正向功能,并将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平台。但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影响了其持续发展,限制了其国家软实力建设功能的发挥。有效化解影响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孔子学院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正向功能,从而推动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持续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2.
一月·外媒     
《侨园》2012,(4):7
欧洲“中国控”热衷学汉语孔子学院搭建沟通平台 近年来,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凝聚并形成了“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文以及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孔子学院为这些“中国控”搭起了桥梁,成为了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出口产品之一. 据奥地利当地媒体报道,中国文化浪潮不但流向了法国、英国等欧洲大国,同时流入了诸如奥地利、瑞士这些欧洲小国家.自去年年底孔子学院在瑞士日内瓦揭牌后还计划将在苏黎世、伯尔尼开设学院.除邻国瑞士外,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及工业城市格拉茨也分别设有两所孔子学院.——[法国《耿洲时报》]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开始,中国国家汉办与有关国家的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共建旨在开展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和交流的非营利性机构--孔子学院.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国家汉办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境外为其分支机构.自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建立以来,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而美国就有42所,是各个国家中拥有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外合作办学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师的素养,要求教师不但具有专业知识,还要精通本国和合作国家的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师意识。其次是强调中国合作办学过程中孔子学院的教材编写应该具有针对性,更多地融入双方的文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吸收。最后是提出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孔子学院中推广远程教学,实现中外合作双方的资源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戴廉 《瞭望》2005,(43)
以向世界推广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世界各地已有8家正式挂牌,另有50多家正在与中国积极磋商合作事宜。  相似文献   

6.
萧婕 《党政论坛》2012,(11):26-28
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的一纸限期在美孔子学院执教、持J-1签证的中国教师离境的公告让已经在美国存在了8年之久的孔子学院突然陷入了尴尬境地。然而,时隔8天之后,美国国务院的另一份公告又迅速"化干戈为玉帛",取消了先前公布的种种限制,从而使事件峰回路转。纵观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虽然"签证风波"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这一事件折射出美国在防范中国崛起的经济和政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的担忧和恐惧也在与日俱增。当前,中国文化"走  相似文献   

7.
纵观目前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力的英国文化协会、法国语文学院、歌德学院等欧洲文化机构,皆先是以语言教授为起点,进而弘扬自己文化的。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举行了挂牌仪式。接着,美国马里兰大学、瑞典斯德  相似文献   

8.
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中国成功开办“孔子学院”影响,日韩印等国纷纷提出仿效计划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4年6月15日出席了第一所“孔子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7年1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与来访的葡萄牙总理若泽·苏格拉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了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9.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设立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却突然遭遇“寒流”.从国际形象的视角出发能够看到中国国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国际形象的日益崛起乃是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迅速发展也为中国的发展及国际形象的提升起到了推进作用.尽管孔子学院在美国语言传播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阻碍,如果能够客观地从产生的冲突与矛盾中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身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其发展前景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0.
看到到2008年初,已有210多所孔子学院在60多个国家相继设立(《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18期《汉语文化软推广》),心中感到无比振奋。我们的汉语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正朝着世界通用语言逐步前进。  相似文献   

11.
萧婕 《党政论坛》2012,(21):26-28
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的一纸限期在美孔子学院执教、持J—1签证的中国教师离境的公告让已经在美国存在了8年之久的孔子学院突然陷入了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何对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是目前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以下五条路径进行对外传播:由政府部门成立专家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和对外译介;与地方旅游业进行有效对接;与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合作培养专业翻译人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文数字化信息平台;与孔子学院进行多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13.
北风 《侨园》2011,(12):16-17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很多国家的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在新形势下,中央领导提出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是外交和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汉语国际推广作为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举措,努力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为此,2005年7月,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世界汉语大会.2006年7月,召开了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会议及孔子学院大会.2007年4月,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据统计,到目前已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共322所,遍布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记者就辽宁在海外开办孔子学院情况采访了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目前,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面临如下挑战: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挑战,文化创新人才缺乏的挑战,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挑战,网络文化发展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和谐文化建设就要着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制定广大农村及落后地区的文化发展规划,实现文化的平衡发展;大力加强文化人才建设,为和谐文化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3)
当前,传统村落的文化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重挑战。主要表现为文化安全的意识淡薄、村落文化生态的失衡发展、村落文化产业的薄弱和滞后以及传统村落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文化保护法律的缺失等。通过保护村落的文化遗产、发展村落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以及加强对传统村落优秀文化的教育是提升村落文化安全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党的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及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冲突与融合 ,是全球化的三个主要特征。本文从这三个特征入手 ,探讨了它们给我党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并就我党如何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渗透的消极影响;从国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经济市场化、社会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新的境遇带来的强烈冲击;从主观原因来看,主要在于理论学习、宣传方式和身体力行有效性不足而造成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与现实:党风建设面临的文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铁民 《理论探讨》2002,2(5):81-84
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中外文化碰撞后的文化变异 ,市场经济体制折射出的文化负面因素对党的作风建设带来强烈的影响和挑战。面对挑战 ,我们党应按“三个代表”要求 ,构筑起党风建设的精神防线 ,这就是 :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破立”结合 ,批判整肃消极不良文化 ;“法治”与“德治”结合 ,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管理等 ,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这包括运用国家制度推进文化建设,同时文化建设也是推进国家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当前,我们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挑战,有西方文化的挑战,有资本市场物化的挑战,有文化虚化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要通过文化的创造和创新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5)
企业文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种种挑战。而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建立起极富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周易》为主要文本,通过解析《周易》各卦所蕴含的丰富人本文化内涵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