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对巴以冲突及其前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争端久拖不决 :一是巴以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犹太人定居点、难民问题、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等都是棘手的问题 ;二是巴以力量悬殊 ,以色列在和谈中拒不让步 ;美国的态度也是中东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僵持的关键。但从长远看 ,和平进程还会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巴以双方在谈判中虽存在根本分歧 ,但并非没有妥协的余地 ,巴以 (中东 )实现和平也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美国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和巴以和谈的调解人,在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美国对耶路撒冷问题的态度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支持国际化;2.默认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以此为首都;3.要求巴以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弄清美国对耶路撒冷问题态度和政策的演变,有利于认清美国中东政策的实质,有利于推进巴以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3年巴以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巴以和平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将在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解决。随着巴以和谈在中断了20个月后再次重启,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和谈的难点之一,因为它涉及巴以争端的实质性问题——土地,所以该问题的合理解决,将是巴以和平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正式重启双方中断近两年的直接谈判,巴以和谈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巴以和谈自1991年启动以来,已走过近20年的时间,虽然1993年《奥斯陆协议》的签署给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是巴以和谈进程并未如人所愿,一直因分歧过大而步履维艰,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讲屠.  相似文献   

5.
阿以和谈已进行了七轮谈判,但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在于双方都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谈判成果。目前叙以谈判是整个阿以和谈的关键,而叙以之间争端主要是戈兰高地问题。阿以和谈的前途决不会一帆风顺。中东各国人民最终会克服一切阻力,在历史潮流面前作出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希伯伦协议》签署以来的中东和平进程陈双庆一、耶路撒冷争夺战提前揭幕按照巴以1月17日签署的《希伯伦协议》,以军应于3月开始分三个阶段撤离约旦河西岸的农村地区。各方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有关巴的最终地位谈判和恢复叙以和谈。然而,正当巴以双方就以军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东和会得以召开是世界格局演变与中东形势发展的结果.和会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中东和平已经到来,中东和谈要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阿以双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的观点南辕北辙,不经过艰苦谈判,难以取得突破. 中东和会打开了阿以谈判之门,使阿以和巴以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中东战争的可能性大为减少,这次和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东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其重要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以来,巴以和谈经过双方7年多的努力,在2000年进入了最后关键阶段。2000年7月,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戴维营峰会上就最终解决耶路撒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巴以虽未能最后达成和平协议,但进一步缩小了分歧。之后,阿拉法特和巴拉克的立场都有所松动,人们对巴以在年内达成和平协议寄予较大希望。然而,9月28日以色列右翼反对党领袖沙龙不顾巴方警告,强行“访问”伊斯兰圣地引发了巴以间大规模流血冲突,使巴以和谈遭到重大挫折,巴以在近期内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终告…  相似文献   

9.
自2 0 0 2年以来,苏丹政府和反政府武装加朗集团已进行7轮谈判。其具体是:2 0 0 2年6月中 苏丹冲突双方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首开政治和解谈判。7月2 0日签署了《和平框架协议》。8月1 2日 苏丹第二轮和谈在内罗毕举行。9月初加朗集团的武装力量在苏丹南部东赤道州向政府军驻地托里特发动进攻并占领该城,巴希尔总统下令收复失地、中止谈判。和谈陷入停顿。1 0月1 4日,苏丹冲突双方重开和谈,并在1 5日达成停火协议,规定双方在2 0 0 2年底以前停止一切敌对活动。此次谈判中,双方在权力分配等问题上达成某些一致,但在细节上仍有较大分歧。1 1月…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伊拉克重建有所进展,但安全形势未见根本好转,政局仍面临内战和分裂的危险;巴以和谈有所突破,但和谈前景不容乐观;伊朗核问题仍是热点,有关各方的谈判短期内不会取得结果;美国、叙利亚围绕哈里里遇害事件斗争仍未结束,但双方关系短期内将会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以色列政府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重启直接谈判。这既是美国大力推动的结果,更与巴以双方的主观动机、客观需要密切相关。巴以谈判一路坎坷,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磨砺,已出台各种颇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设想,和平曙光时有显现。当然,此次巴以谈判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取决于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决策能力和施政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政治重建在美国的计划下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其国内安全形势严重恶化,暴力活动愈演愈烈,使得美国在短期内难以从伊脱身;巴勒斯坦领导人更迭,巴以双方表示了和谈的愿望,和谈有望重启,但谈判前景不容乐观;伊朗核问题极为突出,将是今后一年里中东局势紧张的新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巴以和谈艰难重启。2日,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主持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美国国务院进行中断近20个月后的首轮直接对话,寻求达成一项和平协议。第二轮对话14—15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双方同意此后每隔两星期举行一次会谈。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仍是巴以和谈的最大障碍,国际舆论对和谈进程普遍不乐观。埃及《今日世界报》13日分析称,当前巨大的内外压力使内塔尼亚胡既需要维持直接谈判,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的中东动荡对巴以问题具有深远影响。从近期看,虽然巴以问题在中东地区的外交议程上位置后移,但是巴勒斯坦、以色列的战略生存环境均在发生重大变化,双方的内部政治生态也有新的演变。巴以之间不仅围绕定居点、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等核心议题的立场悬殊,还在以色列国家属性、巴勒斯坦非军事化等其他争议问题上较量不休。从中长期看,随着中东地区新的阿拉伯政权的诞生和步入施政阶段,巴勒斯坦问题有可能重新升温,恢复其作为中东地区核心问题的本来面貌,并成为地区国家之间进行竞争博弈的重要外交舞台。然而,由于导致巴以和谈停滞的阻碍因素继续存在,巴以重启和谈的希望仍然渺茫。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巴以双方在安纳波利斯举行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上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力争在2008年底之前达成广泛的和平协议。时至2008年底,巴以非但未就最终地位问题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爆发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巴以双方在1993年签署《奥斯陆协议》时将领土、定居点、耶路撒  相似文献   

16.
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领袖巴拉克当选为以色列总理,7月组阁执政后表示要实现已故前总理拉宾所倡导的“勇敢者的和平”,使长期陷于停顿状态的巴以和谈出现转机。9月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埃及西奈半岛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协议》,巴以双方将于2000年2月达成最终地位框架协议,9月签署最后协议。1999年11月8日,以、巴最终地位谈判拉开序幕,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巴勒斯坦问题能否在短短的百余天内拿出一项永久性解决方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7月 2 5日 ,历时 1 5天的巴、以、美戴维营三方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无果而终。然而 ,在此次谈判中 ,巴以双方首脑首次面对面讨论最为关键和棘手的巴最终地位问题 ,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戴维营会谈将会对未来的巴以和平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今后谈判的前景仍不容乐观。一、戴维营三方会谈的背景巴以 1 999年 9月初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以来 ,以军先后两次在约旦河西岸重新部署 ,使巴方单独和联合控制的西岸土地达 4 2 .9%。此外 ,以方还开通了连接加沙地带和西岸南部希伯伦市的安全通道。 1 999年 1 1月 8日 ,巴以正式开始最终地…  相似文献   

18.
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包括招安与和谈两方面。目前,招安进程已有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各种问题。而和谈进程则步履维艰,前景不容乐观。和谈进程的问题主要是:各方立场严重对立,谈判诚意不足。整体来看,阿政治和解进程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招安与和谈一手硬一手软,严重不平衡;各方内部分歧严重;各方"以攻势促谈判"的策略导致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9.
巴以冲突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不安.尽管巴以双方在5月下旬相继接受<米切尔报告>,6月13日口头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6月底美国国务卿又到中东进行斡旋,布什在接待来访的沙龙时也在停建定居点问题上向以施加了压力,但由于巴以之间诸多根本性问题的存在和有关各方立场的巨大差异,预计国际社会的诸多努力短期内难以挽救巴以和谈.7、8月以来,巴以冲突明显加剧,双方伤亡增多,局势趋于紧张.  相似文献   

20.
一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是目前中美洲地区内战仍在持续的两个国家。去年以来,在中美洲和平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以及世界一些热点降温或政治解决的推动下,萨、危两国争取和平的努力也取得了积极成果。萨尔瓦多政府与游击队“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的和平谈判在克里斯蒂亚尼政府于1989年上台后即已开始,但由于交战双方军事活动升级和谈一度中断。去年4月,在联合国监督下,双方在日内瓦重开新一轮谈判,于5月在加拉加斯会谈中就谈判议程达成一致。双方在6月哥斯达黎加会谈中,就保障人权问题签署了协议。今年4月双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