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国贵州西部的乌蒙山腹地,有一个被誉为"中国凉都"的地方,这就是美丽的六盘水市。六盘水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还有中国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即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汪龙舞 《当代贵州》2013,(12):33-35
六盘水古属中原西南边陲之地,美丽的乌蒙山区成为历朝历代各族人民避乱躲灾的世外桃源。继夜郎古国和秦汉粹舸古国之后,彝族从羝羌中分离出来,沿青藏高原南下;苗族从荆楚之地渡江西迁;布依族、水族从骆越族中分离,溯河北上;汉民族因“调北征南”而入……  相似文献   

3.
发挥好、发展好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用好生态优势应有产业支撑,在贵州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乏"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发展旅游业、养殖业以及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都是"大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当代贵州》所讲述的"大生态故事",都有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4.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2,(38):58-59
<正>今年,六盘水市持续推动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建成2万亩猕猴桃“吨产园”、10万亩刺梨“千斤园”、1万亩茶叶“万元田”。正值秋收时节,六盘水各地加足马力迎丰收,“两园一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走进“凉都三宝”种植基地,一个个果实圆润饱满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一颗颗金灿灿的刺梨压弯了枝头,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叶为山披上了绿衣,采摘、分装、过秤、装车……村民腰包鼓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5.
正由六盘水市钟山区承办的"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从2013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5年。作为全国唯一的夏季马拉松,从中国铜牌赛事到金牌赛事,从千人参赛到3万人规模,从专业马拉松拓展到大众健身跑,5年历练,实现质的飞跃。今年,六盘水设立了"马拉松活动日",赛事日益专业化、国际化,更向世界展示了"世界那么热,我要去凉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六马风格"。  相似文献   

6.
张玲玉  尹辉 《当代贵州》2010,(14):52-53
<正>7年来,在六盘水,每年一次的"消夏文化节"可谓隆重。这是一座城市从"煤都"到"凉都"转型自我超越的新符号,也是六盘水找寻城市未来的新坐标。在中国,在夏日,可以消夏避暑的城市有很多,其中,"凉都"六盘水可谓最年轻、最具活力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地处乌蒙山腹地的六盘水,蕴藏着独特壮美的原生态自然风光。这里有世界最高的公路天生桥、有世界最深的竖井白雨洞、有蜿蜒曲折百余公里的北盘江大峡谷,还有"贵州屋脊"韭菜坪、有贵州面积最大高山草场乌蒙大草原……中国凉都六盘水,2005年9月被国家正式批准设立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的壮美风光,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也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数据引领发展的时代,六盘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入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产业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数字凉都建设迈上新征程。  相似文献   

9.
陈高泽 《当代贵州》2013,(20):I0001-I0001
走乌蒙,万仞峰,干沟万壑峰峦起,群山耸立过云丛;夜璀灿,昼凉爽,中国"凉都"好风光,坡上牧场现佛光;煤钢电,兴都市,"十里钢城"挺脊梁、"百里矿区"谋发展;……在气势磅礴的乌蒙高原上,  相似文献   

10.
谌晗 《当代贵州》2020,(2):36-37
7分钟卖出超过3万枚,9小时22分30万枚即售罄!2019年8月21日零点,凉都弥你红”红心獄猴桃在拼多多农货节上线开抢,一上线就广受追捧。活动后,刚下树的狒猴桃经分拣包装等工序后第一时间发往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珊代特色都市,全面建设以“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为显著特征的“五个六盘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2.
谌晗 《当代贵州》2020,(11):64-65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疫情当前,六盘水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俯身躬耕的窸窣声、机器轰鸣声,合奏出悦耳的春之交响。雨水过,春耕忙。连日来,全市座座茶山上,佩戴口罩的茶农手指上下翻飞。去冬今春的精心管护,只为采摘茶青,卖个好价,让更多人品尝到舌尖上的这一抹春天。同为凉都三宝的刺梨、猕猴桃,冬春管护也攒足了劲儿,向着提质增效目标加速而进。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4年六盘水市首创消夏文化节以来,至今已历十五载。从"一"到"十五",不仅仅是数字的顺延,也是节庆品牌效应的沉淀和累加,更是城市名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融相生。7月25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大幕拉开。六盘水,又一次成为国内外游客休闲避暑的焦点。自2004年六盘水市首创消夏文化节以来,至今已历十五载。从"一"到  相似文献   

14.
杨宏远 《当代贵州》2013,(26):22-22
我们在集中精力坚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两加一推”主基调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5.
陈高泽 《当代贵州》2013,(21):54-56
在第二届中国优秀公关案例大赛上拿到金奖,标志着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成功打造了"中国凉都"这一清爽宜人的城市名片。从最初的"烫金"到如今高含金量的"纯金","凉都"品牌影响力越来越深入人心。从靠煤吃煤的"黑色经济"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凉都"城市名片的"色变"背后,是六盘水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在加  相似文献   

16.
彭美玉 《当代贵州》2012,(27):19-20
“开门搞试点”真正做到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转变作风、推进工作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黄瑶 《当代贵州》2023,(43):18-19
秋分时节,稻谷飘香、硕果累累,踏秋赏景正当其时。秋日的凉都大地,以丰收的果实为画笔,让古村落、民族村寨、农业文化遗产等独特价值被更多人看见,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得以进一步彰显,氤氲于丰收喜悦之中的田园生活更让人心驰神往。眼下,正值烤烟采摘、烘烤的季节。在盘州市民主镇锅底塘村的烤烟基地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盘江正忙着带领村民采收新一年的“黄金叶”。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4,(8):I0001-I0001
正六盘水市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产地,多年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压力,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2013年,六盘水市以承办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依托全市旅游资源和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明确"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旅游定位,确立建设国际标准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总目标,激活全市旅游发展活力,拓展旅游发展方向,探索区域经济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路径,开启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新时代,逐步实现由"煤都"到"凉都"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9.
正六盘水市着力打造"康养胜地·中国凉都"特色品牌,夏季旅游持续"井喷",加快从"江南煤都"资源型城市向"中国凉都"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型。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盛夏的六盘水凤池园景区,竹木茂盛,鸟语花香。一湖碧水,安若明镜,倒映着周边林立的高楼。来自重庆的游客钟旭和家人在树荫下谈笑风生,享受着凉爽的午后。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14):20-21
为及时反映各市、州、地因地制宜促开放、抓工业、强招商的对策、举措、突破、成效。近期。由社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带队,本刊先后派出9个专题采访调研组赴全省9市、州、地采访调研。从本期起,本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栏目将连续刊发《工业强省·春天的突破》系列报道,向读者传递贵州大地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铿锵足音。本期请看来自六盘水市、黔南州和铜仁地区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