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同社会经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道德观念的更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道德关系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道德观念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道德观念都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不可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在各个不问阶段的社会生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所决定。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2.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论断,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观点。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践这一要求,需要对中国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对上层建筑的适应与不适应进行客观评估,然后建设性地勾画出上层建筑变革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一种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由众多思想和观点构成的一个理论集群。大体上分为现实主义(又称重商主义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三大范式。在国家与市场的政治经济安排上,现实主义主张政治决定经济,权力统制市场,市场经济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权力的需要,现实主义者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其基本价值观是国家权力至上。自由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之间是自治关系,自由市场与权力机构之间关系本质上是和谐共存的,自由主义者追求个人福利最大化,其基本价值观是个体自由优先。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认为国家与市场之间隐含着内在的矛盾性和冲突性,经济因素是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动力源泉,决定着国际政治的发展与演变进程。马克思主义追求阶级利益最大化,其基本价值观是社会公正和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4.
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已成为共识,而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究其原因,有人主张是“人类中心主义”。然而,形成生态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生态危机的形成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乃至上层建筑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 ,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尤其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 ,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还会对经济基础起决定性的反作用。苏联的发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何吸取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教训 ,科学地运用这一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综合经济基础论”是对唯物史观新的理论贡献 杨献珍关于“综合经济基础论”的理论观点,是针对建国初期在讨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时,呈现出的思想混乱,特别是“单一经济基础论”者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经济一种成分才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和理论建树集中反映在1953年《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和1955年6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相似文献   

7.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重要范畴。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多元的,经济基础也是多元的,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是一元的。经济基础反映的是社会各阶级群体在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思想和组织。上层建筑分为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政治、经济、法律等思想,反映的是社会各阶级群体在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政治上层建筑是政治组织,反映的是社会各阶级群体在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上层建筑是多元的,但占主导地位的上层建筑是一元的。上层建筑具有层次性,思想上层建筑的顶层是制度性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的顶层是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一次集中、完整、简明、科学的表述,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成熟,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显著的哲学思维特色,实现了人类文明成果认同与超越的统一、继承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继承传统文化而又发展传统文化的统一、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愈益凸显。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文明、不同的思维方式,都将在全球化大潮中经受冲击和考验,而决定自己的发展走向和历史命运。作为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科学结晶,作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全球化这一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高度重视了“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研究,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产生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深入细致地分析"反映"与"反应"这两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以及上层建筑在当代发展的新特征,从而来展现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理想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考察,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做出了人类社会将走向共产主义制度的预见。共产主义成为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鼓舞着我们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困难去争取胜利。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与上层建筑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的原生点。马克思指出可用自然科学旁证的仅限于物质生产的变革,精神即文化的生产不在此例。据此,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认知与互动,当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概括可以简单厘定。恩格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补充说明也显示,经济基础很难被理解为一成不变的制度结构,它毋宁说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凡言关系,必首先涉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是观之,"生产"作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就不应该仅仅定位在"基础"之中,仅仅把它看作一个物质范畴;精神生产因此也不仅仅是一种比喻,而是决定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文化就没有生产,也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文化对于经济基础而言具有自足性,是生产活动的特定框架,也是社会关系重组和社会整合的一种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三次衍变。第一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在"社会和艺术"的框架内研究艺术,主要关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决定性。第二次以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为哲学基础,强调艺术的认识因素,主张反映论原理"彻底解决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把美学当成认识论。第三次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社会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问题,并从审美观点看待艺术。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与政治是不可分的一个经济过程,政治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如斯大林说的“经济基础创立上层建筑,就要上层建筑为它服务,要上层建筑积极帮助、形成和巩固,要上层建筑消失已经过时的旧基础及其旧上层建筑,而积极斗争。”(1)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体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尤显强劲势头。”(2)世界经济是个历史范畴,世界经济一体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指世界经济各个组成部份(国家、地区)之间,日益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的状况和进程。我们从战后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肯定其积极性的同时,对其本身具有的政治性加以分析,以此对我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5.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基本命题。在这一命题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作为其内在逻辑线索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近代社会条件和文化机制的选择;三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探索、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人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为基本主题,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在理论和实践上,在政党政治和社会发展中,在国家进步与国际关系中,在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中,在促进上层建筑的变化方面与促进经济基础发展方面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 80多年奋斗的历程和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实践都充分证明 :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引领历史前进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忠实代表的实践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正是由于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才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最近拜读了王永贵博士的新著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感觉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很有益的新探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然要影响到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同时也要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关于经济全球化我国学术界从经济领域研究的多,从政治等领域研究的少,惟其如此,此书才显得格外有价值。全书向我们展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关系,人既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又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普遍联系思想和永恒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