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黎城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黎城是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区、完整县、模范县和试验县。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等党政军高级领导人曾在这里战斗生活,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黎城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军力(兵员补充)上,为抗战做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现在,黎城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留有抗战的红色印迹,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掘、弘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齐国海 《实践》2009,(9):22-23
桥,是人们生活出行的必经之路。人生70年,我曾经历和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桥:从影视上了解到红军强渡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曾在海河大桥上留影;也曾在南京长江大桥漫步……这些名桥,不仅让人感受到桥的伟大和壮丽,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和壮丽。然而让我感触更深、更加亲切的,还是我们通辽家乡的一座座"桥"!  相似文献   

3.
启蒙镇党委副书记邓平菊,心系侗乡人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侗乡群众修建了三座桥,赢得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4.
程言君 《探索》2012,(5):44-5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创造了政治历史前提;又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模式,不断充分地保障了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经济上人力产权自主实现,使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和日益强起来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复兴崛起。而这一切功绩最根本的历史见证,是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建构发展中竖起的四座里程碑——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先后建立起"单一公有型"、"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将来将建立"公优充分型"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皖南泾县西乡,距离县城25公里的叶子河上,横跨一座石木结构的小桥.当年的新四军称她为“军民桥”;后来,当地的老百姓叫她“叶挺桥”.因为,“叶挺桥”是新四军军长叶挺亲手设计、亲自参与施工、又亲笔在桥中间的木坊的横匾上题写了“军民团结,抗战到底”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所以,称此桥为“叶挺桥”,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西线工作室坚持走属于自己的创新建筑之道,立足贵州、扎根贵州,用建筑讲述贵州故事。冬日里的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显得格外安静。九龙坡、水车水渠、苗戏台、石坝子,以及矗立在斜坡上的青灰石板房,和谐地存在于车田这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古老村寨中央,完美呈现了传承400年的车田青石板历史文化记忆。"这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建筑,更是一种民族自信的明证。"这是车田村文化中心获2018年"德国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漳州城区芝山南麓的漳州市政府机关大院内,有座3层砖石结构的西式小楼,漳州人民亲切地称它为“芝山红楼”。这不仅是因为小楼的外墙由红砖砌成,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8.
柳霞 《湘潮》2018,(1):56-59
正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著名的太行山革命老区。在当地,有一个被干部群众称为"红色通"的人。他就是中共黎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黎城县八路军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尚军。不忘初心:在党史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1991年6月,杨尚军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县委党史研究室。当时,黎城党史研  相似文献   

9.
地名街名记录了社会的变迁,是历史的化石,沧桑的见证,往往寄寓了当地的人情世态,是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成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最好的见证,是成都城市文化个性和传统价值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人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纽带,也构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的重要背  相似文献   

10.
红军桥在瑞金城东6公里处叶坪村,有一座木头搭建的桥,横跨绵江河,是洋溪村的主要通道。它的旁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驻地,即叶坪革命遗址群。这座桥被群众称为"红军桥"。这座桥是毛泽东、也是党和苏维埃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面抗战的艰难历程中及抗战胜利之后,全国各地树立起相关的纪念碑、塔很多,其中,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黎城县所立的碑塔是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一座,1965年被山西省人民委员会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塔创立与迁建"抗日三周年纪念塔",现位于山西省黎城县西井镇下寨村西南的土坡上,坐北朝南,塔基为长方形,东西长9米,南北长30米,高1.8米,  相似文献   

12.
南诏之光     
有个叫大理的地方,盛产一种石头,一种充满幻想图案、天然而成的美丽石头,人们把它叫做大理石。世界上的大理石,虽以意大利的为最多,但却以大理的最为奇美。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大理石,但知道大理石的人未必都知道大理。大理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文化是大理历史的重要篇章。现在的大理,已经是一座充满现代色彩的城市,但  相似文献   

13.
正在黔北的莽莽深山里、悬崖峭壁间,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日夜流淌,这条盘旋在绝壁上的"天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涓涓流入团结行政村的民主自然村(旧称草王坝)。上世纪50年代末,为解决草王坝千百年来的无水困境,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支书黄大发带领当地百姓艰苦修渠,历经多次挫折失败后,水渠于1995年终于通村,彻底结束当地"滴水贵如油"的  相似文献   

14.
唐福敬  杨舰 《当代贵州》2012,(10):32-33
地标是城市的回忆录。城市地标是沉淀在建筑里的文化与传奇。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是历史在城市留下的足迹。它见证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燃情岁月;它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它引导着一座城市文明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李洪敏 《世纪桥》2010,(20):24-31
<正>千百年来,大沙河见证了边城重镇——丹东(原安东)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见证了丹东人民在  相似文献   

16.
正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此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这是一座充满故事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桥梁,它承载了无数建桥人的梦想,见证了新中国造桥史上的辉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2017年10月15日,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6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图片展上,那些与武汉长江大桥合影的老照片中,一张雷锋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这张照片是何时拍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7.
在小兴安岭脚下、松花江北岸,有一座以盛产煤、木、粮为主的"三金"之城--鹤岗.就在这座祖国北疆的城市里,笃斯湖的神女在见证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鹤岗的建设和发展;鳞次栉比的大厦在昭示着鹤岗近年来城市建设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滚滚的乌金、无垠的麦浪和悠悠的林涛在吟唱着市委市政府忠实实践"三个代表"、一心带领全市百万人民"建设北疆名城,实现富民强市"宏伟目标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该书为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它通过细致刻画新中国历史上"大事件"中的"小细节",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功密码。以宏大视野全景呈现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全书包括开国大典、抗美援朝、重返  相似文献   

19.
以碑纪事,以碑颂人,是世人的传统习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简陋的四合院内就矗立着两座石碑。一座是10年前当地百姓为实验站立的碑,碑文先后请了3个人写,修改了无数次,“希望每个字都能表达谢意”。另一座是去年10月22日,永州市委、市政府为感谢实验站科技人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深情厚意而立的碑,碑文写道:“对红壤实验站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敢于创新,勇攀高峰;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团结协作,永葆先进的精神,永州人民永志不忘。”这两座石碑不知收藏了多少“光阴的故事”。它是耸立在中国农业科研的历史上,耸立在…  相似文献   

20.
<正>闽西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之一,有着"20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丰富翔实的闽西红色档案是闽西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它真实地反映革命战争年代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基本概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闽西人民进行艰难曲折斗争历程的历史见证。着力开发利用闽西红色档案,拓展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