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源 《党政论坛》2011,(22):28-28
9月17日,一场“美国版愤怒日”在纽约华尔街上演。约1000名示威者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挥舞着红色旗帜,高举着“我们代表着99%民众”的标语,扬言要“占领华尔街”,将曼哈顿变成埃及的“解放广场”。  相似文献   

2.
平白 《瞭望》1998,(43)
牛二在东京天汉州桥耍横,着杨志“防卫过当”,一刀砍了——虽说落了个充军发配,也叫人扬眉吐气。高衙内欺辱林冲的老婆,林冲“防卫”也不敢,更不用说“过当”。气汹汹赶了去,一看是衙内,“先自手软了”,顾着“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该出手时不出手,结果被害得家破...  相似文献   

3.
前言: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摸爬滚打,这是一个特别战线:似一双宽厚的大手,热情地伸向渴望扶助的人们;一扇永不关闭的门,静静地容纳受伤的心灵。在这里,你能捕捉到一个个默默奉献的身影,能触摸到一团团如火的赤诚。“重庆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安信访文明窗口”、“公安部重点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先进集体”、“市局集体二等功”、“全国信访系统优秀集体”……在一面面记载着艰辛与荣誉的奖牌背后,活跃着一群——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4,(9):39-39
在很久很久以前,母亲抱着儿时的我坐在阳台上,等着父亲回家,母亲看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眼神中带着一丝丝不知为何的忧愁,我问母亲:“你在看什么?”母亲回望我一眼,然后又望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唇齿之间吐出一个宇:“家。”我满脸疑惑:“家不就是这吗?”“不,”母亲摇摇头,指向远方:“家在比那里还遥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熊西平 《各界》2011,(2):43-45
宋恭帝德祜元年(1275年),蒙古兵排山倒海般南压,南宋危如累卵。拉着四岁的宋恭帝垂帘听政的谢太后连忙鼻子一把眼泪一把地下“哀痛诏”,急命各地方官招兵“勤王”,抗敌保“国”。谁知“满朝朱紫贵”,真正领兵“勤王”的只有六人,文天祥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化是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纽带,它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政治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转型时型,我国社会政治文化伴随并适应整个社会转型而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革:政治价值观实现着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公民民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扩大,文化冲突凸现。所有这些最终使得政治文化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政治认同、政治权威和公民政治行为,对政治稳定起着二重作用。为此,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实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良性促动  相似文献   

7.
国家“软实力”作为一种竞争力,是伴随着全球国际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而登上政治舞台的。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软实力”成为一种依靠传播而衍生的非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中国新型周边外交政策的走向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国必须更好地利用国际传播因素,提升国家“软实力”,发展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周边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8.
朝阳 《学理论》2008,(5):75-75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因此时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称“龙抬头”。龙一抬头就要云兴雨作,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这是一份各种各样的“最美”集中闪光的名单:“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护士”何遥……他们是一群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有着酸甜苦辣的生活感受。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敬业的精神,演绎感动,诠释“最美”。  相似文献   

10.
桂林 《党政论坛》2010,(22):38-38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顶级茶品,应属青茶.古今中外享有盛誉。所有的经典茶著中都有它的绰约身姿,流传着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记载着内涵丰厚的诗词歌赋……据称,“一日不可无茶”的乾隆皇帝,曾纳贡半斤大红袍,欣喜万分,品后诗兴大起,发出“就中武夷品最佳,香气清和兼骨鲠”的感叹。“骨鲠”之说.当是悟出“岩韵”的第——人.  相似文献   

11.
“一个流浪儿向你问好!”我的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刚从西藏东部山区采访回来,这样向我说。“一个流浪儿?”“是的,农奴制度下的一个流浪儿!”我的朋友补充说,“但是,今天却成了一个保卫人民幸福生活的公安战士!”我开始在回忆中搜索着如烟的往事,竭力搜索着...  相似文献   

12.
李洁非 《各界》2013,(8):74-76
甲乙一瞬 “甲”为甲申年,“乙”为乙酉年。两个年份紧挨着,在干支中分列第二十一、二十二位。干支历时,六十年一轮回,每六十年总有那么一次“甲乙一瞬”,本无甚特别。然而有一回,连续发生塌天大事,宇内骚然,时人遂每以“甲乙”连而并称,作为那特殊历史时刻的标识。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政治正确”是一道看不见的火墙,是制造传媒恐怖主义的“暴君”。它不仅规范着西方媒体自由的“度”和“界线”,而且规范着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是杂合西方中心主义遗产和冷战意识形态的敌意,是一种最为可怕的僵化和禁锢。这种禁锢正在摧毁法国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由精神,这也是法国曾经伟大的文化今天日益趋于单一和褪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马文辉一、“政治文化”的实质“政治文化”的实质,是“政治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它规定、决定着“政治文化”的性质、属性与特征,关系着人们对“政治文化”的认识、理解、评价和借鉴。1.从“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上...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9,(22):5-5
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的搭配,不经意间,迅速蹿红网络与主流媒体,并日渐铺陈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人说,“被”现象折射出了普通百姓挥之不去的“被动性”命运:有人说,“被”现象扭曲了中国社会,背后隐藏着对社会基本规范及公权力的信任危机:也有人说,“被”现象预示着公民意识已深入人心,公民社会正在逐渐成型。  相似文献   

16.
叶子 《党政论坛》2009,(20):42-42
官场“变脸定律”:“对上要笑,对下要跳。”对上级笑,因为人家是领导,不笑行吗;对下级跳,因为经常发怒,不跳行吗。另一种说法是:“对上媚短脸,对下甩长验。”对上媚笑,眼睛眯着,嘴角咧着,是短捡型;对下发威,脸色阴着,肌肉竖着,是长脸型。  相似文献   

17.
暗示力     
一天,史瓦布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对他们当头棒喝,而是悄悄地走过去,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支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说:“走,大家还是到离厂房远一点的地方抽吧!”  相似文献   

18.
暗示力     
陈书凯 《党政论坛》2011,(20):28-28
一天,史瓦布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对他们当头棒喝,而是悄悄地走过去,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支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说:“走,大家还是到离厂房远一点的地方抽吧!”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解名     
薛国林 《党政论坛》2012,(16):49-49
郭沫若先生有一次应邀参加漫画家“廖冰兄”的画展,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自称为“兄”?一同出席的版画家王琦抢着代为回答:“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叫冰兄!”。  相似文献   

20.
楠树和茅草     
田传声 《党政论坛》2008,(18):61-61
一天,一棵茅草对一棵楠树说:“你虽然长得高大笔直,看起来好像很伟大,但是当狂风暴雨来临时,你未必有我抗得住呢。” 楠树说:“或许是这样吧。但是,当面临狂风暴雨的时候,你的态度是摇摇晃晃,低头折腰,那个熊样,我瞅着都不是滋味。我们楠树可没有一棵是熊包,我们总是直直地矗立着,坚强、挺拔,勇敢地抗争着暴风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