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的人格风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她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人们淡忘,更不会失去研究的价值。相反,这个课题将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健力,吸引国人不断地探究,从中得到新的启迪和力量。吕志、范英同志撰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的人格风范》一书,就可视作上述看法的见证。周恩来总理逝世已经二十年有余。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和世界,研究周恩来生平的著述林林总总,以汗牛充栋形容也不为过。尽管如此,对这位伟人的研究,恐怕也只能说是开了个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恩来的人格风范》一书把对周恩来的初始研究着实地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淮安市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把周恩来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而亲民理念恰是周恩来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学习实践周恩来精神,无疑为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和有力抓手,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很好地落实了习总书记的嘱托。  相似文献   

3.
戴炜 《各界》2012,(12):22-23
1972年,中国为实现与日本邦交正常化。周恩来总理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作了下述指示: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的行政厚生思想周恩来是二十世纪中国举世公认的行政领袖,其杰出的行政思想始终支配着他既在国运昌盛之时经纬万端,又在国家动荡之际维系全局。一、周恩来行政厚生思想形成的原因。1.行政决策的首要价值取向,奠定了周恩来行政厚生思想的哲学基础。周恩来在漫长...  相似文献   

5.
(续上期)周恩来已经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了。中国如果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最终的胜利固然将是我们的,但人民将要遭受极大的苦难,20年的建设成果将会毁于  相似文献   

6.
张福山 《学理论》2008,(12):77-77
1928年,周恩来作为党的“六大”代表,与邓颖超同志一同从上海出发,前往哈尔滨。一路上,周恩来夫妇引起了日本侦察员的注意和盘查,情况十分危急,但周恩来同志的机警、果断与沉着应对,使他们平安到达哈尔滨,赴莫斯科参加了“六大”会议。  相似文献   

7.
至孝周恩来     
周恩来父亲名叫周贻能,字懋臣,在周恩来出生前两三年时更名为劭纲。周劭纲一生颠沛流离,走南闯北,四处谋生。虽然生活清苦,话语不多,但他十分有主见,对儿子周恩来投身革命“从不阻拦,在内心里他是支持的”。1931年,他曾到上海,冒着极大的危险帮助周恩来做过通信联络工作。后来因斗争形势严峻,父子又分别了。  相似文献   

8.
力平 《瞭望》1994,(39)
《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书,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写作得到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李琦的指导.并由李琦同志审定.作为传记作品.此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材料的丰富与准确.作者力平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空务委员,原周恩来研究组组长,曾主编《周恩来年谱》.此书充分利用包括档案材料在内的各种第一手资料,披露了许多过去未曾公开披露过的材料,澄清了有关周恩来的著作中的一些不实之词.本刊摘登书中有关周恩来的几段史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权延赤 《党政论坛》2011,(14):38-39
周恩来的预见预言是建立在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是掌握了大量事实之后,通过科学智慧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1941年12月13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预言:“太平洋战争将是长期的。初期还会有若干挫败,也许会丧失若干岛屿、某些土地以及某些交通线……解决日本以海军为主,空军陆军只能为辅;  相似文献   

10.
孙维世(1921年——1968年)是烈士孙炳文的遗孤,周恩来的干女儿。1939年,18岁的孙维世随周恩来去苏联,学了6年多戏剧。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选集》,(下卷),已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这本选集,收入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重要著作;记录了他在党、政府和军队的领导工作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珍贵成果,完整地反映了他在建国后的全部工作历程。 《周恩来选集》 (下卷)收入的《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特别是为保护一大批党外朋友所作的不朽贡献。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围绕这张名单所进行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这张凝聚着周恩来心血与智慧的名单所包含的感人至深的内容。 本刊发表这篇文章,是对《周恩来选集》 (下卷)出版的庆祝,也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自述立志篇●曹应旺编者按:周恩来是极富个人魅力的一代伟人。中央文献研究室曹应旺同志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撷取周恩来对自己在人生各方面的叙述,编纂成《周恩来经历记述》一书,有很强的史料性和可读性。本刊分两期摘发“立志”和“交友”两部分,作为对周恩来...  相似文献   

13.
全国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政府建设研讨会综述高安宁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全国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政府建设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举行。会议提交的84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周恩来26年任总理期间在政务行政方面做出的丰功伟绩,一致赞誉他是位行政雄才、奇才、...  相似文献   

14.
黄剑羽 《学理论》2013,(21):157-158
领导者的领导力包括专业能力、公信力、魄力、感召力等,其中体现人的能力素质高低的领导者的品格直接影响其领导力。作为出色的外交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周恩来同志,他的修养要则又是怎样在"中国共产党因为有周恩来而增添了光辉,中国人民因为有周恩来而增强了自豪感""、周恩来的人格真是伟大"等极高评价中体现的?以下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5.
试论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河北省委党校刘土尧程瑞山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和世界最有影响的外交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同志长期从事并直接领导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外交战线上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16.
比金子还贵重的友情———周恩来与金日成杨明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朝两国人民,就结成了传统的战斗友谊。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的目标、相同的命运以及传统的友谊,把中朝两国紧紧地连在一起,周恩来与金日成,在这种交往中成为情谊深厚的朋友。周恩来强调:帮助朝鲜恢复...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通权达变”、“相忍为党”的领导艺术武纪荣在周恩来五十多年旷世罕有的领导生涯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丰富领导实践。在周恩来长期担负领导职务的活动中,体现着他的卓著功绩和彪炳青史的睿智思想。周恩来的业绩和思想,是品位很高、蕴含丰富的人类社会精神宝藏,值...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自述———交友篇●曹应旺周恩来好交友,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更与他救国家尽力社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有关。大事业是群众的事业。有大志向者必须乐群、合群,绝不是脱离群众的孤家寡人。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写的《爱国必先合群论》,初步表达了对合群...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我国行政活动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周恩来在26年的总理生涯中,将其和谐理念成功地运用于行政管理活动之中,文章分析了周恩来和谐行政理念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行政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如何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所认真探讨、仔细研究的问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美国的“大国责任论”,前苏联的“有限主权论”。周恩来从世界和平的角度出发,依据中国人民的利益,经过艰苦的摸索,提出并推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已被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国际关系准则。 一、周恩来提出、完善并推广和平共处思想 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的和平共处思想已初见端倪。1952年4月30日,周恩来在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表示外交上的严肃性,我们又提出建交要经过谈判的手续。我们要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正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在这里,周恩来的和平共处思想已有所体现,但内容还不够完整清晰。他的这一思想是在1953年12月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判中国西藏问题时首次完整提出的。周恩来在谈判一开始时就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后来,双方又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